【国学小常识】我们也来“八卦”一下
2015/3/28 子曰师说

     今天人们说起伏羲,话题最多的就是他根据天地间阴阳变化之理,创造了八卦。这件事不是记在杂家、野史、小说之类的旁门中,却是堂堂正正地记载于包罗万象的“群经之首”《周易》中。

     那时候,智者伏羲每天都观察着他所生活的这个世界:

     天地无言,覆盖与承载着一切生命;四季循环,变换着严寒酷热,就是在这样的时空中,万物化育。那些臣民,大多顺应这样的自然,得过且过。穿着树叶、羽毛或兽皮做的衣裳,天冷时下到洞穴中避寒,天热时则到上到窝巢中消暑。饿了就四处去觅食,捡回来一些草木果实,或者抓回来几只鸟兽,放在石头上烧熟,连毛带血地吞下去,再到蓄水的土坑中捧水来喝,吃饱了就找地方休息。剩下的食物,曾经是辛辛苦苦,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弄来的,人们也不知保留下来,而是随意丢弃。他们闲着的时候,会用木头、石头和泥巴做些奇奇怪怪的东西;兴奋了,就呼朋引伴,一起敲打这些东西,大呼小叫,蹦蹦跳跳。当有人死去的时候,人们会望天招魂,掘地藏尸——他们相信,死者身体虽降到了地下,精气却升到了天上。

     伏羲思考着生活中涉及到的天文、地理、术算、历史、乐舞、医药和技艺等林林总总,按照他的分析,浩瀚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包含着两个方面。例如天地、山泽、水火、风雷,以及雄雌、刚柔、动静……万事万物,都可以按照其性质分为阴阳两类。

     阳代表刚健、运动、积极;阴代表柔顺、静止、消极。阳是主动的,阴是被动的;阳是主导的,阴是从属的。太阳是最大的阳性自然物,月亮是最大的阴性自然物。而阴阳之间既互相对立斗争,又相互滋生依存,“阴阳”的消长会改变事物的状态,这是世界的一般规律,也是事物产生与毁灭的根由所在。

     伏羲进一步研究,事物在分出阴阳之后,如果再考虑阴阳消长时强弱、多少的状态,则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太阳”“少阳”“太阴”“少阴”。比如由寒暑可分出春夏秋冬,由昼夜可分出子午晨昏,等等。这四类仍可以再分别一分为二,这样天象、地法、鸟兽、草木、人身和器物等等事物,就都可以归为性质特点不同的八类。他给这八类属性起的名字分别是乾、坤、巽、兑、艮、震、离、坎。

     在当时没有文字的情况下,为便于人们沟通理解,他就用符号来帮助演示和记忆。于是以“—”代表阳,以“--”代表阴。任意三个阴或阳的符号排成一组,就相当于将事物分了三次阴阳后确定的属性。按照排列组合规律,这样一共能形成八种不同的属性符号。伏羲用这八种形式简单、寓义深刻的符号来概括宇宙之间近到身体、远到天地的万事万物,就叫做“八卦”。

     八卦创立以后,人们就拿它来记载生活上发生的各种事情。因为八卦表达的事物特性较为丰富,包括了天地万物的种种情况,所以它逐步取代了简单模糊的“结绳纪事”。秦汉以来许多学者认为,八卦也是中国古文字的发端。伏羲创制八卦的传说没有超越自然力的情节,在知识界的认识中,伏羲创制八卦已成定论。

     文/刘金桥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子曰师说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