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社会发展的融合
2015/10/8 子曰师说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近年习近平同志和其他中央领导对“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频繁发声,意识形态领域的传统文化的底色日逾浓重。中华文化至今生命力旺盛,葆有强大的活性和能量。今天社会上更喜欢使用“国学”概念,实质上与官方沿用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是一致的。教育、文化、传媒部门和机构,民间社会团体和国学爱好者以各自不同的视角和方式投身国学传播,为优秀传统文化回归和文化的发展繁荣做出了不懈努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提出了“轴心时代”的概念,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人类的精神基础近乎同时在北纬30°附近的中国、印度、波斯、巴勒斯坦和古希腊开始奠定,产生了一大批思想家,他们的思考和创造对后世影响既深且巨,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人类文明每一次面临跃升时都回顾这一时期,并被它重新燃起火焰。直到今天,人类仍然依附在这种基础之上。哲学家怀德海曾经说过:“全部西方哲学史只不过是对柏拉图思想的注释”,这句话对我们很有启发。2500年间,中国经历了那么多的天灾人祸,思想领域也随之发生过一次次同样波澜壮阔的交锋,孔孟之道经过了一次次怀疑、批判、否定和篡改,特别是刚刚过去的20世纪,欧风美雨、侵略战争、极“左”思潮几乎断绝了传统文化的命脉(比如子女和父母划清界限、断绝关系的热潮曾一度将孝老爱亲的社会准则破坏得惨不忍睹)。但到头来,中国文化的发展,在一次次否定孔子的过程中证明:孔子是对的,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是适合植根中国这块土壤的“精神作物”。中华民族能够走到今天,依靠的不是强悍的武力,不是繁盛的经济,而是中华文化的生命力。

     无论你认为5000年的文化传统积淀是财富、还是包袱,无论今天的文化事业怎样创新、怎样发展,都不能背离这个传统。在现当代中国革命和建设伟大事业中,我们的指导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而国学是这一指导思想的重要渊源之一:毛泽东同志面对革命危局,提出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一思想最初出现于东汉史学家班固撰写的《汉书·河间献王传》中;邓小平同志面对百废待兴的国民经济,描绘了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蓝图,“小康”一词最早出自儒家典籍《礼记·礼运》中……

     由此可知,传统文化是取之不尽的思想资源。振兴经济,寻求发展,必须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当前,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进程中,存在着许许多多复杂棘手的问题,这表明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还远没有做好。我们知道,基督教文明和资本主义的结合,实现了欧美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这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将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这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历史任务,不可能三年两年内实现,可能要几代人,甚至更长的时间。

     今天,传统文化的研究、学习和宣讲,受到了从中央领导到城乡大众的普遍重视,《论语》《道德经》及《弟子规》等传统书籍得以广泛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出现了种种不尽如人意的现象:宣扬封建迷信者有之,反对科学精神者有之,否定其他民族优秀文化者有之,不学无术胡诌骗人者亦有之。笔者所遇,有国学传播者大谈沙发不能坐,微波炉不能用……照此说来,难道中国人应该永远生活在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取暖基本靠抖的时代?

     传播国学,我们不能僭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反对科学精神,不能拒绝优秀的外来文化。今天我们研究和传播国学,有超越前人的视野和手段,要运用世界一切文明成果,承接历史、立足现实、开创未来。一言以蔽之,叫“做有传统文化修养的现代公民”。具体而言,就是要用科学眼光扫描古今中外学说,用当代话语解析经史子集要义,用精英智慧冲破治乱兴衰困局,用实际行动锻造忠孝义勇人格。

     弘扬传统文化,最高的理想是宋代大儒张载在无比广阔的视野下,概括出的言简意宏的四句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图片来自网络)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子曰师说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