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艺术精神与文化空间刍议
2016/5/6 子曰师说

     “梅派”表演构成梅兰芳艺术的基础和主体,是一个比较清晰的概念范畴,其传播和弘扬均有着相对明晰的指向和目标,但梅兰芳的历史文化意义,却远不止“梅派”一词所能全部归纳,梅兰芳艺术精神即是“梅兰芳”这一文化符号更具涵盖、也更为核心和本质之概括,也是诠释梅兰芳之为梅兰芳、“梅派”之为“梅派”、梅兰芳所以能够缔造京剧之崇的索解之码。而这,显然远远不局限于舞台氍毹。梅兰芳艺术精神是一个综合体,是人与艺、艺与时与世的复合,是艺术与思想、精神的统一。护国寺九号梅兰芳纪念馆前身为梅兰芳故居,新中国成立后梅兰芳北京寓所。从其文化空间来看,每一平米其实都有历史和文化的印记。就纪念馆而言,不能仅仅停留于对故居的定格和“静止化”,而应追寻这种定格与“静止化”背后的历史记忆、真实生活和故事细节,这样与拜谒参观者所形成的互动和交流应该是最为生动和有效的。

     关键词 梅兰芳 艺术精神 文化空间 纪念馆

     梅兰芳演出《宇宙锋》

     梅兰芳纪念馆藏

     梅兰芳的表演,对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上海人,一时风靡,“一有梅兰芳到上海来的消息,上海的茶馆酒铺里,大家兴高采烈,谈论的无非是梅兰芳。家人聚话,店伙闲谈,谁也不要提及他?而浴堂里的扦脚匠,搁起了人家的脚,理发店里剪发司,揿住了人家的头,尤为津津乐道。梅兰芳一到上海,居住的旅社门前,聘他的舞台阶下,人头济济,都想一瞻他的风采,究竟比天上安琪儿胜过几分?梅兰芳不来上海便罢,梅兰芳既来上海,上海人不去看他的戏,差不多枉生一世。所以当去包脚布,也要去看他一回。梅兰芳一到上海,上海人有儿子的,就发生教儿子将来也要唱戏,做第二个梅兰芳的心思。”③ 梅兰芳鹊起于二十世纪一十年代的上海,这是二十年代初上海人对于梅兰芳到来的反应,一种全民性的喜欢与痴迷,其热烈程度通过文字叙述犹觉历历在目。抗战期间,梅兰芳闭门不出,蓄须明志,但是梅兰芳及艺术的影响丝毫不因为他几年淡出舞台而稍减。“梅兰芳三个字在大部分人的脑筋里,已经成为一种古代东方美的代表型,而不仅是一个艺人的名字了。我相信许多真的古代美人未必有他在舞台上所表现的那样美,而且他以前到世界各国演戏的时候,各国艺术界人士曾一致承认他全身的动作是合于最新的美学原理的,虽然他们不懂得旧剧的唱工,但他在美国表演时,有一天唱完以后,观众大受感动,鼓掌不止,只得出场致谢,启幕达二十余次之多,打破全世界歌唱的记录,你能说这是偶然的吗?”④ 他的影响和流行,不仅成为“古代东方美的代表型”,也得到各国艺术界的认可,“打破全世界歌唱的记录”。这就是梅兰芳及艺术地位与成就。

     梅兰芳离世已有五十多年,然而“梅派”艺术及梅兰芳艺术精神绵延不绝,始终活着并被发扬。二十一世纪,在走向文化自信和民族复兴之路上,梅兰芳对于我们依然是一个典型,一个代表,一个象征。梅兰芳所开创的“梅派”艺术风靡一时,今天“梅派”传承剧目和唱腔依然是人们所乐道和追逐的,“梅派”艺人也是薪火相传,努力将其发扬光大。梅兰芳留给后人一笔丰厚的艺术遗产,这笔遗产不仅使京剧表演艺术在二十世纪达到了高潮,也使“梅派”艺术光彩夺目。它对京剧艺术的丰富和滋养、它对京剧地位的确立和巩固,不以梅兰芳的离世而有所逊减。今天,“梅派”表演构成梅兰芳艺术的基础和主体,是一个比较清晰的概念范畴,其传播和弘扬均有着相对明晰的指向和目标,但梅兰芳的历史文化意义,却远不止“梅派”一词所能全部归纳,梅兰芳艺术精神即是“梅兰芳”这一文化符号更具涵盖、也更为核心和本质之概括,也是诠释梅兰芳之为梅兰芳、“梅派”之为“梅派”、梅兰芳所以能够缔造京剧之崇的索解之码,是梅兰芳自身之因与社会时代外因互相扭结、交织的体现。而这,显然远远不局限于舞台氍毹,而这种艺术精神体现为遵循规律、掌握规律和顺应时代与社会审美变化的创新发展,体现为一种艺术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相融合和正能量。梅兰芳艺术精神是一个综合体,是人与艺、艺与时与世的复合,是艺术与思想、精神的统一。

     其实早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梅兰芳影响如日中天时,有学者已经不局限于探讨他的天生丽质及其艺术作品,并认为梅兰芳是艺术界的梅兰芳,不是戏剧界的梅兰芳,是人格上的梅兰芳,不是优伶界的梅兰芳,是历史上的梅兰芳,不是现时代的梅兰芳。“时势造英雄,而英雄亦造时势。有了英雄没有时势,所谓英雄无用武之地;有来时势没有英雄,这时势也就糊里糊涂地过去了。故当时势制造的时候,到底人人不能尽是英雄。既称英雄,必有堪当英雄的必要条件。例如豁达大度,礼贤下士等。就是演剧的英雄,也是如此,亦必具相当的必要条件:(一)须有创造的精神与艺术,(二)人格的修养,(三)能适应时势的需要与奋斗的能力。”在作者看来,以上三种条件具备,方才配得上说为时势所造。而梅兰芳就是一个这样可造人材,“能应时势之要求以造成艺术家的身份者,这也是不可不算他一个时世的产儿”。⑤ 真正认识和理解需要深入研究和归纳,而这需要理论界加大研究力度,需要时间做工作,也只有真正认识和理解了,才能真正去弘扬梅兰芳艺术精神。否则,所谓弘扬梅兰芳艺术精神,就是一句空话。

     从文化空间看,北京与上海最具地理之优,这两地不仅是京剧流行代表南北流派最重要的区域,也是梅兰芳之成为梅兰芳的两大福地。舞台自然是演员表演绽放的最绚烂的空间,北京、上海许多舞台因他的艺术创造而更具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1913年梅兰芳在上海丹桂第一舞台首次以《穆柯寨》唱大轴戏,轰动上海,名声鹊起,也从此与上海结下不解之缘,上海观众对梅兰芳的追捧已见上述报纸记载。梅兰芳多次前往演出,并于1932年至新中国成立后的这个阶段,滞留久居。上海思南路87号(原马斯南路121号)是梅兰芳于1932年从北京搬到上海后的栖居之所,也是他于新中国成立后回京前的寓所(1938年至1942年期间他滞留香港)。

    

     抗战时期梅兰芳在上海马斯南路寓所“梅花诗屋”

     梅兰芳纪念馆藏

     据许姬传回忆:“这所洋房是义品洋行的产业,后来辗转卖给湖南省政府主席程潜。它是民国初年英国式的建筑,底层地下室,二层客厅饭厅,梅氏夫妇住第三层,第四层是梅先生的岳母和葆琛、葆珍(后改名绍武)、葆玥等居住(葆玖是1934年出生在这所房子里的)。当时梅兰芳觉得日本军阀有进窥华北的野心,就带了剧团到上海天蟾舞台演出,演毕把剧团的人送回北京,他和夫人福芝芳及子女在沧州饭店住了半年,冯幼伟给他租了这所房子(按:冯幼伟住在前面第一条弄堂。1945年抗战胜利以后,周总理领导的中共驻沪办事处就设在马斯南路临马路一所较大的房子里,上海人称“周公馆”。许涤新同志就住在梅家对门,夏衍、周而复同志住在隔壁弄堂内),没有暖气设备,以壁炉取暖,有一个不小的草坪,可以练拳,打把子,梅兰芳觉得建筑和家具陈设是比较调和的”。⑥ 1937年淞沪抗日战争爆发,1938年梅兰芳避居香港,香港沦陷后,1937年12月梅兰芳蓄须,并于1938年夏天回到上海和家人团聚。回到马斯南路家中,“他平日杜门不出,敌人找上门来,就虚与委蛇,相机应付。可是有一个绝对不可动摇的原则,如果要他演出、播音,以至参加集会或任何形式的社会活动,不管他们说得怎样天花乱坠,总是打定主意,坚决拒绝。”⑦ 这也是梅兰芳一生一个艰难的时期,受到政治上和经济上“双重压迫”,却不为所动,以告贷、卖画为生,坚拒演出,充分展示了梅兰芳的节操和爱国之情。

    

     上海斯南路87号(原马斯南路121号)

     梅兰芳旧居

     2015年12月刘祯摄

     2015年12月2日,本人借梅兰芳纪念馆在上海壹号美术馆主办“梅兰芳书画及藏品展”之机,前往思南路87号考察。梅兰芳旧居为一幢坐北朝南四层洋房,已经为一家高档酒店所有,不在街道边,在别墅群内,不能看到。本人经向酒店管理人员说明来意,得对方理解和认可,绕过几栋别墅,寂无一人,对方带领走到一别墅楼前,门前挂牌书“梅兰芳旧居”几个大字,一幢坐北朝南四层西班牙式洋房静静地矗立在那里,该处就是梅兰芳在上海栖居最久之所。本人遗憾未能进入楼内,据介绍楼内格局已完全变化,按现在酒店要求布置,不复保存过去面貌。良久,不忍离去,凉风瑟瑟,梧桐叶遍地,思绪纷繁,位于思南路87号的这幢别墅是梅兰芳与上海紧密关系的见证和象征,也是人们瞻仰和敬奉的存在空间,它所蕴含和寄托的则是梅兰芳艺术及思想精神,特别是抗战期间梅兰芳闭门谢客、不登舞台所体现出的民族大义和爱国情怀之象征。

     北京与梅兰芳之地缘更是难分难解,1894年 10月22日梅兰芳出生于前门外李铁拐斜街的梅姓梨园世家,其父早卒,1900年因家道中落,梅家迁至百顺胡同,与杨小楼为邻,梅兰芳就读私塾。1907年梅家移居芦草园,梅兰芳正式搭班“喜连成”。1908年梅兰芳母亲病逝后,梅家迁居鞭子巷头条,两年后梅兰芳与名武生王毓楼的妹妹王明华结婚。梅兰芳可谓是地道的北京人(梅兰芳自谓祖籍泰州),在其为生计无数次的搬迁中,有两处居所从时间上来看是最长的,从文化价值上看也是最有意义的。一为无量大人胡同五号⑧,一为护国寺街九号。

     无量大人胡同一传说为吴良大人胡同。吴良者,乃朱元璋手下的大将。又有人认为无量寿庵故址在无量大人胡同。无量大人胡同的宅院为梅兰芳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所购,由两个四合院连为一体,内中还有一座在当时颇显新式的洋楼。在此居住期间,梅兰芳艺术和影响臻于极盛,接待过诸如印度大诗人泰戈尔、美国好莱坞影帝范朋克、意大利女歌唱家嘉丽—古契、日本著名歌舞伎表演艺术家守田勘弥以及当时的瑞典王储古斯塔夫六世夫妇、美国总统威尔逊的夫人等众多国际上的名流大家。

    

     梅兰芳在无量大人胡同书房

     梅兰芳纪念馆藏

     1932年梅兰芳离开北京,南行赴沪。梅兰芳也是著名的收藏家,缀玉轩藏有大量曲本,在戏曲界被称为缀玉轩藏书,“缀玉轩”即为无量大人胡同居所书斋。某种程度上,“缀玉轩”就是梅兰芳的文化符号。梅兰芳儿媳屠珍在《京城艺术沙龙——无量大人胡同24号》一文中写道:“无量大人胡同内梅先生的客厅缀玉轩成为人文荟萃的地方,真可说是京城一处‘艺术沙龙’。梅先生的文学修养和历史知识,就是在众多友人谈文论艺,臧否人物,上下古今,无所不及的氛围中,得到了熏陶和提高。”从历史与文化空间看,无量大人胡同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无量大人胡同长廊内景

     梅兰芳纪念馆藏

     无量大人胡同位于米市大街东侧,呈东西走向,1965年改为红星胡同,红星胡同11号即原无量大人胡同5号梅宅。由东城区文化委员会编著、2005年9月出版的《东华图志》,记载了梅宅的位置,并证实2005年时梅宅已经成为“无存建筑”,完全不存在了⑨。昔日胡同被拆迁,代之而起的是通衢大道金宝街。无量大人胡同五号及缀玉轩承载着梅兰芳鼎盛时期的艺术及思想文化,这种不可弥补的破坏,伤害的岂止仅是一座宅院!

     护国寺街九号原为护国寺街一号,1951年7月梅兰芳一家从上海迁回北京定居于此,直至1961年8月梅兰芳去世。梅兰芳人生最后的十年就是在这里度过的。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成立,中国历史掀开崭新的一页,建立起与前迥然不同的新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梅兰芳成为杰出戏曲演员的代表,有了人民艺术家的头衔。梅兰芳的人生进入了他一生的最后辉煌,拥有了诸多头衔,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京剧院院长、中国戏曲学院院长等。戏曲进入五十年代备受关注,毛泽东有“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题词,中央政府颁布了颁布了《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全面进行改戏、改人、改制,文化部成立戏曲改进委员会,梅兰芳成为其中重要的成员。护国寺九号不仅是他的休息和生活之所,也是他工作、写作之所,今天我们在1955摄制的电影《梅兰芳的舞台艺术》中,依然可以看到那时护国寺九号是戏曲界、文化界雅集、交流的重要场所,是人们心目中的圣地。1986年10月27日梅兰芳纪念馆在其故居建立,并正式对外开放。开馆仪式由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习仲勋揭幕,邓小平题写馆名。梅兰芳纪念馆也是迄今保持最为完整的梅兰芳旧居,是一座典型的两进院落四合院,占地1200平方米,原为清末庆亲王奕王府的一部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修缮后,梅兰芳搬入居住。一进门青石砖瓦大影壁前的翠竹中安放梅兰芳的半身雕像。正院北房正中为客厅,里间为起居室,东西耳房为卧室和书房,书房的书柜里收藏大量珍贵手抄剧本,墙上悬挂张大千、齐白石、陈半丁等著名画家的作品,各项陈设均按梅兰芳生前生活原状布置。东西两边厢房原为梅兰芳子女的居室和餐厅,现在东厢房辟为梅兰芳书画及藏品展,西厢房展出梅兰芳戏衣、道具和表演指法图示。外院南厅是纪念馆主要展室,展出大量珍贵照片和实物,还有视频影像播放。近来在南厅院子里增加一展廊,展出梅兰芳访美图谱。故居成为一块圣地,纪念馆承载着“梅兰芳”三个大字所蕴含的文化与精神。

    

     北京护国寺街九号梅兰芳纪念馆大门

     就纪念馆空间来看,一千多平米非常有限,但纪念馆不仅在寸土寸金的护国寺街上,而且每一平米其实都有历史和文化的印记,正院北房的原状布置,以凝固、静止形式定格历史,是对纪念馆主人的一种尊重,对于参观拜谒者来说,会油然产生仪式感,从而生发的敬畏之心与敬仰之情,这正是主人公作为公共人物之被“纪念”的意义,这种仪式感某种程度要比我们直接予以纪念主人盖棺论定的伟词更为润物无声,更具意义。就纪念馆而言,当然并不能仅仅停留于对故居的定格和“静止化”,而应追寻这种定格与“静止化”背后的历史记忆、真实生活和故事细节,这样与拜谒参观者所形成的互动和交流应该是最为生动和有效的。

    

     北京护国寺街九号梅兰芳纪念馆院内

     如何解决空间有限和展览展物的丰富是多年来困扰和制约纪念馆发展和发挥更大效益的瓶颈。在这方面图片展示不仅是形象的,也是最为节省空间的,南厅以图片形式扼要地介绍了梅兰芳一生的主要艺术经历和社会活动。纪念馆收藏有梅兰芳亲人捐献给国家的3万余件照片、剧本、纪念品等文物、资料,如何利用和开发这些资源,是纪念馆面临的课题和挑战。作为文物文献,保护好当然是第一位的,但也不能永远把它压在箱底,那会是对文化的延宕和浪费。这方面,纪念馆以专题形式向社会公众开放,但似乎还远远不够。另外,就是以影印出版的方式将其推向社会,包括梅兰芳的照片图片、书画藏品、访美图谱、古籍善本等,其中“梅兰芳艺术大系”是纪念梅兰芳诞辰120周年一个比较系统和全面的以文献性为主的出版项目,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梅兰芳,了解和认识梅兰芳纪念馆的文化资源,扩张其文化底蕴和厚重。“走出去”也是纪念馆囿于空间所限所采取的一个有效方式,变被动为主动,走出纪念馆,走向社会,走向学校,走向全国各地,走向世界。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在与社会接洽、交流过程中,社会的需求会改变我们过去闭门造车的思维,对我们展览内容和思维方式多有启发,从而调整我们的思路,创新我们的思维和展览模式。以2015年为例,梅兰芳纪念馆先后到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密云、新疆霍城、重庆万州、上海、广州及非洲肯尼亚进行主题为“文化名人与民族精神”、“中华名人展”、“梅兰芳书画及藏品特展”等等,受到广泛好评。具体以肯尼亚展览来说,应肯尼亚国家博物馆、内罗毕大学邀请,梅兰芳纪念馆于2015年10月25日至29日赴肯尼亚首都内罗毕执行“中华名人展——梅兰芳”展览任务和博物馆交流活动。该展览为大型图片文献展,旨在宣传梅兰芳为中国文化、中国京剧艺术事业所作出的杰出贡献。一同展出的还有来自宋庆龄故居、郭沫若纪念馆、鲁迅纪念馆、李大钊故居、茅盾故居、老舍故居和徐悲鸿纪念馆等八家单位。出席展览开幕式的肯方人员有肯尼亚国家参议院副议长金比·吉图拉(Kimbe Gitura),肯尼亚国家博物馆馆长米扎兰朵·吉布贾(Mzalendo Kibunjia)等,参加开幕式的中方人士包括内罗毕大学孔子学院院长撒德全等。吉图拉、吉布贾分别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祝贺本次展览顺利举行,并欢迎纪念馆代表团的来访。

    

     2015年10月“中华名人展——梅兰芳”

     在肯尼亚内罗毕国家博物馆

     梅兰芳纪念馆书记、副馆长刘祯代表八家名人纪念馆在致辞中指出“我们希望此次展览能进一步推助中肯两国的文化交流,增进肯方民众对中国的了解,进而为中肯传统友好关系增光添彩。希望肯尼亚人民通过此次图片展能够认识这8位伟大的中华名人,并从他们的人生轨迹和伟大事迹中感受到百年来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以此增进肯中之间的文化交流,深化两国之间的了解和友谊。”刘祯与吉图拉、吉布贾、撒德全等共同剪彩后,展览正式开幕。代表团与嘉宾和孔子学院师生们一同参观了展览,并就展览内容进行了交流。孔子学院学生们还演唱了中文歌曲《肯尼亚、中国是一家》、《同一首歌》等,将活动推向高潮。中国在肯的华人华商、留学生以及肯尼亚各界人士约100人出席了当天的活动。新华社驻肯尼亚记者及肯尼亚相关新闻媒体第一时间对活动进行了报道。本次肯尼亚展出是首次访问非洲国家,将梅兰芳与其他中国二十世纪文化名人推介过去,意义重大。

    

     梅兰芳《天女散花》舞台照

     梅兰芳纪念馆藏

     梅兰芳是京剧表演大师,对其展示更得需要体现形象性和生动性。梅兰芳主要艺术与活动在二十世纪前六十年,彼时录音技术、电影技术还是新生事物,使用不易,尤其电影技术也较为罕见,而梅兰芳却是一位极有见识的艺术家和思想家,二十年代初即在百代公司录制唱片,到三十年代已与多家公司合作录制唱片,如高亭、长城、百代、蓓开、胜利、大中华等。“兰芳每灌一片,在事前,选剧择词,运腔使调,以至胡琴过门,鼓板点子,靡不缜密考虑”。⑩ 所以,梅兰芳唱片质量也是最好的。早在1920年,梅兰芳应上海商务印书馆之请,拍摄无声片《天女散花》和《春香闹学》。

     1924年应华北电影公司之约,拍摄了《黛玉葬花》等5出无声片片段,又在第一次赴日演出期间,应日本电影公司之邀,拍摄了《虹霓关·对枪》和《廉锦枫·刺蚌》两个片段。1930年访美演出,应美国派拉蒙公司所约,拍摄有声片《刺虎》。1947年丰子恺拜访梅兰芳,亦有劝请,“今后多灌留声片,多拍有声有色的电影”。? 1948年梅兰芳主演的戏曲电影《生死恨》是中国电影有史以来第一部彩色影片,于1949年3月在上海首场公映。梅兰芳喜欢拍电影,著有《我的电影生活》。目前,纪念馆现有的影像展示还比较初级和低端,纵观世界博物馆发展,高科技多媒体趋势已汹涌澎湃,当下几乎所有的西方博物馆都处于虚拟化的完成或正在进行中,面对这样的潮流,如果我们不能跟上,就会进一步拉大距离,有逐渐被淘汰的可能。而就博物馆、纪念馆发展这种趋势,作为梅兰芳纪念馆有其资源优势和库存储备,这不仅是作为表演艺术家的梅兰芳本人的影响所确立的,同时也与他留下的大量音频、视频和图片资料密切相关,把这些形象、生动的资料借助多媒体高科技,以创新思维加以开拓,而不仅仅停留于这些音频视频资料的原生态保留,将其数字化、信息化是必然,那么对认识和理解梅兰芳就会有新的升华,并且,制约纪念馆发展空间的瓶颈也会改变,参观者接受、认识的主动性和趣味性甚至现代性都会加强,而这也应该是纪念馆加大工作力度、投资力度和创新力度的主攻方向。

     纪念馆的质量和厚度还在于它是否有研究、研究能力和研究成果。面对3万多件文物、文献和藏品,完整地予以保护、保护好自然是第一要务,但这不是纪念馆的所有和最终目的,这些文物文献不是为藏而来,更主要的需要发挥它作为梅兰芳文物文献所具有的价值,这些文物文献藏品需要能够让公众去参观、领略,点点滴滴,一件一件物品,一个一个侧面,作为一种媒介,建立起一种互动、交流和对话,汇聚、构成人们全面和深入了解、认识梅兰芳、梅兰芳艺术和精神的元素。这就不仅需要我们是一位保管员,还应该是知情者、研究者。对于纪念馆,固然不能缺少门卫、售票员、保管员,也需要讲解员,但纪念馆质量如何其实更取决于是否有研究者、专家,这样一支队伍的建立事关纪念馆质量和水平,也事关对馆主思想精神弘扬的程度。这种研究,当然包含着对纪念馆历史、陈列及藏品文物文献的认识、解读,也包括对馆主生平、思想和艺术的研究。就梅兰芳纪念馆而言,他也应该是世界梅兰芳信息研究中心。进入二十一世纪,梅兰芳纪念馆发展应该有这样一个定位,进入这样一个层级,或者应该明确这样一个方向。尤其是近年来隶属关系的调整,管理和人事划归中国艺术研究院后,依托中国艺术研究院深厚的学术资源和丰富资料,加强横向联系和建立课题合作机制,也包括与社会其他学术资源的整合合作,实现这样一个目标的可行性、容易度显著提高。学术需要积累,而人才则是当务之急!

     在走向文化自信、重视传统文化的二十一世纪,“梅(兰芳)学”热和升级也是必然,而作为梅兰芳纪念馆该有所担当,有所作为。护国寺九号,不仅是那片雅致幽静的四合院落,也不仅有一俟秋天即果实累累、梅兰芳亲手所植寓意“事事平安”的柿子树与海棠树,更有对梅兰芳艺术和思想的互动、对话、阐释和弘扬,从而能够营造出一个更有魅力、更加多维和更具思想与文化的精神空间!

     2016年3月23日定稿于北京

     作者:刘祯,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导,中国文化网络传播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傩戏学研究会会长,梅兰芳纪念馆副馆长。

     【出品】

     中国文化网络传播研究会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子曰师说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