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科研人员别在“沉默”中自毁形象
2015/1/12 中科院之声

     编者按:有“布鞋院士”之称的李小文院士病逝,引发公众和媒体的高度关注。公众在追思李小文院士、关注李小文院士、赞扬“布鞋院士”的同时,更多的表达的是对现代科研人员的舆论形象的不满。在此,编辑特选登《科技日报》的评论,供读者参考。

     一段时间以来,各种关于科研人员剽窃造假、乱用科研经费的负面报道频现报端。对科研人员创新绩效和科研道德的质疑成为时下一股强烈的公众情绪。在部分人眼中,科研人员不再淡泊名利、刻苦踏实,而是唯利是图和心浮气躁。

     对科研管理制度以及科研工作规律稍有常识的人都会知道,公共舆论的上述转变,事出有因,但并不够客观。虽然各类媒体有意无意的歪曲、片面报道难辞其咎,但一个巴掌拍不响,科研人员出于不敢、不屑而刻意地回避、远离和沉默,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误导性的舆论,自毁形象。

     公共舆论研究中著名的“沉默的螺旋”理论认为,人们由于害怕孤立,不愿意成为少数,在公开表达时往往更容易随大流,即使自己赞同反方的观点,也会保持沉默。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变得更加强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

     更重要的是,舆论不擅长讲道理,而更喜欢博感情和表情绪。舆论不讲道理,不是因为民众真的不懂道理。而是因为一方面讲道理者往往是所谓的强者或精英,民众与他们之间的距离感,会滋生出一定的逆反情绪,一旦被某个触点点燃,情绪被突然释放,常识和本来懂得的道理会随之被抛诸脑后;另一方面人们吸收信息时,通常是选择性的,喜欢捡自己爱听的,相信与自己“成见”一致的。

     由于科学研究、科研管理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普通民众和科研人员之间的距离感总会存在,在一定条件下,民众中的逆反情绪还可能被激活、放大。与此同时,对信息的选择性吸收有其特定的认知基础,很难改变。因此,短期来看,让科研人员敢于、愿意在公开场合发声,跳出舆论形成过程中的“沉默的螺旋”,对于形成比较符合实际的科研人员公众形象非常重要。

     科研人员的公众形象会直接影响公众对科学的看法,也会影响儿童和青年的职业期望。在科学活动透明化程度逐步提高,科学研究、科研人员越来越“去神秘化”和“去崇高化”的背景下,如何形成科研人员的公众形象是各国面临的一个共同挑战。从近几十年的实践来看,各国都越来越强调和鼓励科研人员以更加平等、开放的态度与公众进行沟通,积极参与到相关舆论的形成过程中去。

     没有人会天真地认为,只要科研人员敢于、愿意发声,其公众形象就自然会“好起来”。但不这么做的话,科研人员的公众形象可能会在“沉默的螺旋”的裹挟下变成舆论的“板上肉”。不必也不应刻意美化、高大上化科研人员的公众形象,但从改善公众对科学的态度以及保持科研职业的吸引力来说,人们对科研人员及其从事的科研工作有一个更理性、客观的形象评价和调整机制至关重要。

     来源:科技日报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科院之声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