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丨科学家、科普和媒体
2015/3/3 中科院之声

     ‘宽容的基础是理解,你理解吗?宽容不是道德,而是认识。唯有深刻地认识事物,才能对人和世界的复杂性了解和体谅,才有不轻易的责难和赞美的思维习惯。’ ——柴静

     周六晚上我回到家,弟弟在看柴静的片子,跟我说她自费一百万拍的,我想已经几百年没跟弟弟一起看过电影了,放下手头的工作,跟他挤在客房的椅子上看。看的时候情被煽起来了。睡觉前上了一下微信,全是转发这个片子的,我没转发,因为看的时候我一个问题接另外一个问题冒出来,觉得这个片子逻辑问题多多。周日早上工作到十点多,休息时候上了一下微信,发现满屏的点赞,我突然觉得我群里的高知难道都没看出逻辑漏洞吗?于是写了些评论,列举了几个逻辑问题,还特别提到之前我曾经提到的道德许可效应(moral license effect),表达了我的悲观,认为大家点完赞宣泄完情绪之后估计没几个人会不开车,会举报跟自己无关的污染。然后我一个朋友说我太理性,只能孤芳自赏。这两天也忙,偶尔看到网上的评论,点赞和批评的都有,但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不管是点赞和批评,情绪和个人喜好痕迹很严重。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我好几次差点忍不住出来高呼,理性理性。

     然而,就在刚才我改论文时候翻到我以前写下的一段话,我不禁自己笑了起来。To scientists and institutions, however, getting publicity in science news is “a low status activity, unrelated to research work, which scientists are often unwilling to do and for which they are ill-equipped” (Whitley, 1985, p. 3). Scientists considered science news to be “incorrect, oversimplified, or sensationalized” (Lewenstein, 2001, p.13655). The dissatisfaction with media reporting of science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power of science as a key discourse and institution of modern society” (Reed, 2001, p. 286).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employs various communication processes and structures in a strategic manner that help the community preserve the privileged status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Jarvie, 1990, p. 72), and the status of science is partially maintained via the suppression of popularization (Bauer & Gregory, 2007, p. 36).

     我做博士论文的时候回顾了西方近百年来科学家与媒体科普之间的恩仇录,应该说是很清楚科普语篇和论文的差异,但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我却情不自禁地去质疑了。

     柴静片子引起的争论不管是正面还是负面的,于科普而言,都是有意义的。对于阴谋论,如果是科研工作者提出来的,那就不应该了,因为学术讨论最忌讳的就是以恶意揣测对方的出发点。

     从科普的角度出发,我想这个片子最大的意义是告诉科学家们一个丝毫不懂专业的公众群体到底希望以一种什么方式去了解跟他们息息相关的科学知识。很多人说柴静没有讲什么新东西,都是炒冷饭,但是我们都不缺乏这样的常识:冷饭加点油盐炒炒就香了。我想这个片子如此popular,有几点很重要的:1)它将相关性信息集中起来在两个小时内推出来,帮助公众完成了各自进行片段阅读需要完成的信息联系工作,就是build connections between information;2)将相关信息用观众群体最受欢迎的方式表达出来,比如她的个人故事,她动画制作风格,她信息呈现之间的间隔等等都是非常迎合社交媒体环境下读者的信息获取习惯;3)用了一个problem-solution结构(不能去看这里面的具体逻辑紧凑性),每一步都是跟民众息息相关,而且最后的解决办法很多人说是落点轻了,其实也是非常迎合社交媒体用户的心理,我能做点什么,action-oriented是社交媒体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如果她提的政府措施,那给用户带来的无力感会给她的片子打个大折扣。

     这个片子我也有不喜欢的,比如她将问题过度简单化,体现在她的访问,很多都是yes/no问题,站在制高点让对方做出她期待的回答,这是一个深度访谈的大忌,也是寻找解决方法的大忌。她以往的采访都很注意人性的因素,而这个片子似乎忽略了人性在这个复杂的社会现实中的作用,或许跟她过于想快速确定雾霾原因找到解决办法有关。但是我们有任何一篇论文是完美的么?有任何一个研究是完美的么?

     无论如何,如果从她这个案例讨论中我们意识到科普该怎么做,每一种方式背后的长处和危险是什么,同时也意识到我们可以对一个事物点赞但也知道它的问题在哪,我想,这就已经是很significant了。

     '唯有深刻地认识事物,才能对人和世界的复杂性了解和体谅,才有不轻易的责难和赞美的思维习惯。'

     文章略有删减,可点击“查看原文”阅读

     来源:张艺琼科学网博客

     作者张艺琼,系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博士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科院之声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