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著作翻译工作的一些感想
2015/5/19 中科院之声

     过去五年里,我利用业余时间翻译并出版了三部物理学著作。首先是科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的《半导体中的自旋物理学》一书。这本书的主编是迪阿科诺夫,全书共13章,作者有23人,几个人合写一章,全面介绍了半导体自旋物理学研究的最新进展。接着是科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的《激光光谱学》一书。这部著作已经有30年的历史,是一部经典著作,我翻译的是最新版本(第四版)。全书共分为两卷:第一卷《基础理论》和第二卷《实验技术》,作者是戴姆特瑞德。在书中,作者详细介绍了激光光谱学的基本知识、测量仪器、技术手段和实际应用。最后是史拓和希格曼合著的《磁学:从基本知识到纳米尺度超快动力学》一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出版。这本书不仅包括磁学的简史和基本知识,还介绍了当前磁学研究的最新进展,特别是偏振X射线技术和自旋极化电子束技术在磁学研究方面的应用。

     以上几本书的原版都是由斯普林格出版社出版的,它们都跟我的研究工作有很大关系:半导体一直是我的长期研究领域,激光光谱技术是重要的研究手段,自旋物理学、半导体磁性以及半导体/金属混合体系的磁性是当前研究的热点。翻译了这几本书,算是为这个领域的发展尽点力吧,希望能对以后的工作有一些帮助。此外,还有一个原因:这几本书都有电子版,翻译起来相对便利一些。

     翻译是件挺累人的活儿。虽然这些翻译工作大多是在业余时间完成的,但是对我的本职工作也许不免有些负面影响。Mahan写过一本书(Many-Particle Physics(2nded.).PlenumPress,1990),是一千多页的大部头著作。他在序言里面说,每页大约要花费4到5个小时,大致平分在写作手稿、编辑文本和查阅文献这三个方面。相形之下,翻译的工作量则要小许多,就我个人的经验来说,大致是每页一到两个小时,但不包括为了理解原著所投入的学习时间。其中,大约有一半的时间用于翻译初稿,另外一半时间用于第二稿(有时还会有第三稿)和出版前的校对工作。许多问题理解起来容易,换个语言表述清楚却比较困难,为了找到恰当的描述方式,有时不得不再三斟酌、甚至夜不成眠。“都云译者痴,谁解其中味?”。

     现在的时尚是多个作者凑在一起写书,每人写一个章节。优点是可以尽快地反映前沿领域的最新进展,缺点是每一章的写作风格各异,采用的符号也不完全一致。阅读的时候还不特别明显,翻译的时候就觉得别扭极了,痛苦得很。只有一两位作者的书则流畅得多,但作者的写作负担就太重了。翻译也是如此:组团翻译当然快捷高效,但是难免风格不够统一、质量参差不齐,而一个人翻译就不得不辛苦一些。专业词汇的翻译主要参照《英汉综合物理学词汇》(编辑组编,科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和《中国大百科全书(物理卷)》(周光召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出版)。当前科学发展日新月异,新概念、新词汇层出不穷,翻译的时候经常感到捉襟见肘,即使屡加斟酌也难免翻译得不够妥贴。

     另外,在校对过程中有一个明显的感觉:专业编辑对字词和格式非常敏感,而译者对排版失误造成的科学内容的缺陷和失误很敏感。只有编辑和译者密切合作,才能尽量减免译作中的差错。

     再谈一点与科技图书价格有关的事情。虽然现在已经有很多人在抱怨图书的价格了,但是从价格上来说,译本的价格只有原版著作的十分之一左右。这有利于科学知识的传播(从阅读文献的角度来说,我还是愿意看中文。我是在国内获得的博士学位,但二十年来读得最多的还是英文文献,即便如此,我看中文文献的速度还是读外文速度的两三倍。我想这有一定的代表性),但要求译者有奉献精神。如果有适当的报酬,合格敬业的译者,只需五年时间,就可以把全部重要的物理学著作翻译过来。长远来看,这将在全国范围内极大地提升物理学教学和科研的水平。

     作者姬扬,系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人员

     来源:《物理》2013年第10期,《物理》杂志是由中国物理学会、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主办出版的物理学学术期刊,1972年创刊,国内外公开发行。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科院之声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