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员发现阿司匹林抗肿瘤转移的作用机制
2017/9/22 中科院之声

     阿司匹林是经典的非甾体类抗炎药,从发现至今已沿用百年。在过去的三十年间,大量流行病学、临床试验、动物实验研究发现,长期使用阿司匹林能显著降低肿瘤发生率、延缓恶性肿瘤病程、减少肿瘤远端转移发生风险以及降低肿瘤死亡率,但其抗肿瘤作用机制仍不明确。

     为剖析阿司匹林的抗肿瘤转移的作用靶点,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人员从药物-蛋白质组学研究出发,首次发现乙酰肝素酶为阿司匹林潜在的抗肿瘤转移作用靶点。乙酰肝素酶是哺乳动物体内唯一能够识别 HSPG 多糖侧链-HS结构的内源性β-葡萄糖醛酸酯酶,与肿瘤的转移密切相关。研究表明,阿司匹林通过结合于调节乙酰肝素酶的酶活关键氨基酸 Glu225 位,抑制酶活功能,调控相关信号通路,从而抑制肿瘤的血管新生和转移。

     该研究为全面认识阿司匹林抗肿瘤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同时,考虑到目前处于研发前沿的乙酰肝素酶抑制剂均为肝素类似物,而相关的小分子抑制剂研发工作无突破性进展,该研究也为乙酰肝素酶小分子抑制剂的研发提供了新的方向。

     研究成果于近日在线发表于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研究工作得到了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海洋科学联合基金等有关项目的资助。

    

    

     研究发现阿司匹林抗肿瘤转移的作用机制

     来源: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科院之声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