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亚地区更新世晚期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古生态研究获进展
2021/1/7 7:30:00 中科院之声

     更新世晚期北半球的

    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Mammuthus-Coelodonta Faunal Complex)以真猛犸象(Mammuthus primigenius)、披毛犀(Coelodonta antiquitatis)、草原野牛(Bison priscus)等食草动物的繁盛著称。然而,在更新世末期之后,该动物群中近一半的物种都走向了灭绝。国际学术界非常关注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但在该动物群分布的东南界——东北亚地区,相关研究在近几十年来停滞不前。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复旦大学,与德国图宾根大学等合作,综合利用多种生物地球化学的研究手段,对黑龙江省阎家岗遗址及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地理学会洞穴(Geographical Society Cave)的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开展系统的古生态研究。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揭示出两个遗址点的真猛犸象均以禾草类及苔草类(grasses/sedges)为主要食物来源,而披毛犀和野牛等动物的食物来源相较于真猛犸象更为灵活多样。基于质谱的动物考古学分析(Zooarchaeology by Mass Spectrometry,ZooMS)提供了精确的动物种属鉴定结果,并准确鉴定出一例阎家岗的王氏水牛样品。多个样品的碳十四测年结果为43,447/>41,964-38,204 14C BP,比阎家岗遗址在20世纪80年代发表的测年结果明显偏早。近日,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国际第四纪》(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中纬度东北亚地区的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与高纬度地区相比呈现出独特的面貌,由于我国东部地区地形平坦,大型哺乳动物在气候动荡的MIS 3阶段可能经常发生南北方向的迁徙活动,从而塑造出真猛犸象、披毛犀等冰期耐寒动物与喜温的水牛共存的独特面貌。此外,研究还揭示了地理学会洞穴所处的古环境与我国东北地区明显不同,并反映出猛犸象平原东南界的环境复杂性。未来对我国北方不同地区的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进行系统的测年及古生态研究,将重绘该动物群在我国独特的演化道路。

    

     图1.“猛犸象平原”的分布范围与本次研究中的三个遗址点

    

     图2.阎家岗和地理学会洞穴动物群的碳氮同位素数据分布图

     来源: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温馨提示:近期,微信公众号信息流改版。每个用户可以设置 常读订阅号,这些订阅号将以大卡片的形式展示。因此,如果不想错过“中科院之声”的文章,你一定要进行以下操作:进入“中科院之声”公众号 → 点击右上角的 ··· 菜单 → 选择「设为星标」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科院之声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