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黄海绿潮可能促进抑食金球藻生长
2022/3/2 中科院之声

     2007年,南黄海海域首次出现浒苔(Ulva prolifera)形成的绿潮,截至目前绿潮已连续15年暴发。每年绿潮发生过程中均有大量绿藻在南黄海沿海一线堆积,对沿海地区旅游业和养殖业等社会经济活动构成威胁。在大规模绿潮暴发后期,仍有大量漂浮绿藻在南黄海海域沉降、腐烂、分解,然而,绿潮后期大量漂浮绿藻死亡分解对海域生态环境影响的相关认知仍不足。

     围绕黄海绿潮对海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于仁成团队查明了南黄海海域绿潮后期大量漂浮绿藻的沉降区,揭示了沉降区生态环境在绿潮发生前后的独特变化。相关研究成果以Green tides in the Yellow Sea promoted the proliferation of pelagophyte Aureococcus anophagefferens为题发表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上。

     研究人员以表层沉积物中28-异褐藻甾醇(28-isofucosterol)作为石莼属绿藻生物标志物,基于多年现场调查数据,发现绿潮后期大量漂浮绿藻主要沉降在山东半岛东南部海域(36-36.5°N, 122-124°E)。研究应用扩增子高通量测序和qPCR等手段分析了绿潮发生前后沉降区浮游植物群落的变化,发现大规模绿潮消退后,沉降区浮游植物中抑食金球藻(Aureococcus anophagefferens)丰度及优势度均有明显增加;综合相关调查结果,推测浮游植物群落变化受到绿潮发生前后沉降区环境变化和黄海暖流形成的双重影响。抑食金球藻是一种典型的生态系统破坏性藻华(Ecosystem disruptive algal bloom, EDAB)原因种,2009年以后在黄渤海海域多次形成褐潮,对海域贝类养殖及沿海地区经济动物苗种孵化产业造成破坏。深入探究绿潮与褐潮之间的潜在关联,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黄海绿潮造成的生态环境效应。

     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专项、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等的共同资助。

    

     绿藻沉降后促进褐潮原因种生长示意图

     来源: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温馨提示:近期,微信公众号信息流改版。每个用户可以设置 常读订阅号,这些订阅号将以大卡片的形式展示。因此,如果不想错过“中科院之声”的文章,你一定要进行以下操作:进入“中科院之声”公众号 → 点击右上角的 ··· 菜单 → 选择「设为星标」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科院之声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