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脊椎动物中存在新型干扰素
2022/3/17 中科院之声

     干扰素(interferon,IFN)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有颌脊椎动物并以alpha螺旋为结构特征的细胞因子,在机体炎症免疫应答特别是抗病毒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功能。目前,干扰素被分为I型、II型和III型三种类型,分别利用不同的受体复合物IFN-αR1/IFN-αR2、IFN-γR1/IFN-γR2和IFN-λR1/IL-10R2。

     近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聂品团队发现在上述三型干扰素之外,脊椎动物还存在另外一类干扰素,即IV型干扰素。

     通过基因序列比较、系统进化分析、基因敲降、基因敲除、病毒感染以及功能分析,研究团队在脊椎动物中鉴定到了IFN-u,证实其利用II类细胞因子受体成员IFN-uR1和IL-10R2的为其受体复合物。此外,研究还在斑马鱼(Danio rerio)、非洲爪蟾(Xenopus laevis)中发现IFN-u基因的表达和抗病毒活性有关。在脊椎动物中进行进一步比较发现,IFN-u和IFN-uR1分别位于独特且高度保守的基因座上,不同于之前报道的所有其他三种类型的干扰素,IFN-u和IFN-uR1分别与II类细胞因子和II类细胞因子受体在系统发育上聚集在一起。因此,除脊椎动物中目前公认的三种类型干扰素外,该研究所发现的IFN配体受体系统的发现可被视为IV型IFN。

     相关成果以Identification and establishment of type IV interferon and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interferon-υ including its class II cytokine receptors IFN-υR1 and IL-10R2为题,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来源: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温馨提示:近期,微信公众号信息流改版。每个用户可以设置 常读订阅号,这些订阅号将以大卡片的形式展示。因此,如果不想错过“中科院之声”的文章,你一定要进行以下操作:进入“中科院之声”公众号 → 点击右上角的 ··· 菜单 → 选择「设为星标」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科院之声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