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闻”为什么受热捧?
2014/8/21 党建网微平台

    

     昨天中国各主要商业网站在显要位置刊登一篇文章,题目是《正在唤醒中国的习近平》。由于该文是从外媒转引过来的,行文没什么框框,因而广受欢迎。迅速出现在该文后面同样不那么正规的海量跟帖,成了人心的一次检阅。

     十八大以来,中国经历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再出发,这不到两年的经历令人震撼。中国的民心伴随着改革进程起伏,一点点积累变化,直到今天,它的面貌大致形成新的轮廓。

     这个新轮廓的突出元素有,第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相信,腐败这样的重大痼疾在中国是可以医治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会以此为突出使命之一,不断将其推进下去。对中央的这一信任,成为民心的新支柱。

     第二,人们普遍看到官员作风的变化,并通过这一“老大难”问题顿然改观,对社会建设核心领域的其他变化寄予希望。尽管未来什么样难以细估,但乐观已然是社会情绪的主要方向。

     第三,发牢骚的现象在中国早已司空见惯,但经过互联网舆论大风大浪的历练,面对全面改革开放的现实,舆论场真实的正面和积极元素逐渐成长,与改革开放同风雨共命运的意识形态面貌有了更多扎根民间和基层的支撑点。

     第四,民间对习近平等国家领导人有了更多老百姓式的亲近突破,人们称习主席为“习大大”,媒体上可以画领导人的卡通形象,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其实是代表着重要改变的新气象。

     第五,对国内改革的信任和对国际形势的认识渐渐融会贯通,在对国家政治道路的态度上,民众与中央的一致性在增加。在香港政改、乌克兰变局等重大事件上,媒体和互联网上的看法从分散变得相对集中,这是对舆论深层变化的一种验证。

     第六,最极端的东西在中国舆论场上变少了,而且极端声音在互联网上联合形成压倒性舆情的情况少了,这大概不完全是管理之功,正面信息显然起了更重要作用。比如,这两年抓的贪官比过去多多了,但他们绝大部分都是纪检机构揪出来的,他们的东窗事发让人们同时看到腐败的严重性和中央治理腐败的决心,这与网上曝光贪官、而官方一开始时帮着背书导致的汹涌舆论完全不同。

     第七,当国家政治道路得到空前巩固时,各种不确定性导致的不安就变得局部和微观化,虽然改革面临大量困难,包括有抵触情绪,有些地方甚至有“懒政”现象,此外国民经济面临着近年来最严重的下行压力,但中国社会的从容感反而增加了,对国家稳定的预期无疑是社会主流。

     第八,以反腐败和改革为中心的当下现实得到中国民众由衷的支持,对可能遇到的困难社会有了更多承受力,这恐怕是中国民心轮廓最抢眼,也最有力量的线条。

     民心是一个国家政治中最核心的资源,它的向背和整齐度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国家所遇重大困难的性质。改革已进入深水区,一些问题的严重性超出了不久前很多人的想象。但社会的总信心仍然很高,最关键的就是人民支持改革,力挺反腐败。正所谓人心齐,泰山也能移。

     (本文系《环球时报》时评 选自2014年8月20日《环球时报》)

     关注公众号:党建网微平台

     微信号:zxbdjw

     党建网微平台——传播全国宣传思想文化相关信息 传播全国各地党的建设相关信息

     温馨提示:获得更多分享方法:

     1、点击屏幕右上角按钮,【查看公众账号】可关注我们

     2、打开微信-->通讯录-->右上角【添加】-->【微信公众账号】中查找:zxbdjw

     3、通过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添加: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党建网微平台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