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经典】 夏海:诸葛亮《出师表》给后人带来哪些启示
2014/10/13 党建网微平台

    

     在《出师表》中,诸葛亮坚定地表达了为国家“鞠躬尽力、死而后已”的决心和情怀。

     《出师表》对后人的启示是多方面的,但更多的是给官员的启示,核心是要求官员为国以忠。为国以忠,既是官员的本分和职责所在,也是官员的基本品格。

     诸葛亮是汉末三国时期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是中国历史上家喻户晓的人物,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称颂,让人生出无限的崇敬和无尽的怀念。人们普遍评价诸葛亮为千古贤相、治国能臣、军事奇才和君子典范。任何一个历史人物,即使得到其中一项评价,都是很值得自豪的,而人们对诸葛亮的评价可谓不吝其誉,涵盖了做人与做官、治国与治军的统一。诸葛亮因感激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提出《隆中对》,为刘备争雄确定了东连孙权、北拒曹操的方针和先取益州荆州、再出师北伐兴复汉室的战略;辅佐刘备建立蜀汉政权,与曹魏、孙吴政权形成三足鼎立之势。这是诸葛亮的文治武功,但更让诸葛亮名垂千古的却是其智慧和人格力量。《出师表》作为千古传诵的文学名篇,字字恳切,句句肺腑,处处关情,集中体现了诸葛亮的智慧和人格力量,一般认为,不读《出师表》,就不知道什么叫忠。在《出师表》中,诸葛亮坚定地表达了为国家“鞠躬尽力、死而后已”的决心和情怀。

    

    


     (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出版发行)

     “表”属于章奏一类的文体,是古代臣子对于君主有所陈情而使用的一种上行公文。《出师表》有前后两份,前《出师表》是蜀汉建兴五年,诸葛亮率军北伐之前给蜀主刘禅的上表,主题是劝刘禅保持蜀汉政治清明,使他能够专责北伐,而没有后顾之忧;后《出师表》是第二年诸葛亮率军屯驻汉中给刘禅的上表,主题是说明在汉、贼不两立和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为了实现先帝刘备的遗志和确保蜀国的安全,应该抓紧出师北伐,希望刘禅不要因为有不同意见而动摇意志。通观前后《出师表》,前者苦口婆心,讲君主“亲贤臣,远小人”之理;后者披肝沥胆,讲为臣“鞠躬尽力”之责。诸葛亮在这里鲜明地提出了一个明君贤臣的政治标准。《出师表》文风质朴,很少用典,但起笔峥嵘、文势跌宕,声调和谐、气韵流畅,首尾呼应、条理分明。更重要的特点是“理周情切,志尽文畅”,字字句句饱含忠贞的思想情感和坚定决心,极富感染力,从而使《出师表》不仅存之典册,而且灿然于文苑,不愧为“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品读《出师表》,我们既为诸葛亮勇于进取的精神和修明政治的主张所折服,更为诸葛亮忠心报国、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所震撼。《出师表》的核心是为国以忠,忠心报国。虽然诸葛亮忠于的是一家一姓的刘家王朝,有着明显的历史局限性,但其中蕴含的为国以忠的爱国主义思想却是永恒的。这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最为宝贵的组成部分,也是确保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撑。因此,《出师表》所表达的爱国主义思想和精神永远不会过时。况且,《出师表》还展示了诸葛亮深刻的治国理政思想和丰沛的人格力量,每每读来,都为其凛然正气所感召,为其忠义之举所激动,为其智慧才华所倾倒。

     忠君报国是《出师表》的核心主题。在封建社会,忠君报国是爱国主义的主要表现形式。在短短六百多字的前《出师表》中,诸葛亮先后十三次提及“先帝”,七次提到“陛下”。“报先帝”、“忠陛下”思想贯穿全文,时时不忘先帝“遗德”、“遗诏”,处处期望陛下能完成先帝未竟的事业,这就是“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诸葛亮的忠君报国固然有着个人的感情因素,他要报先帝刘备的三顾之恩和托孤之责。因为诸葛亮原本是一介布衣,在南阳躬身耕作,从事农业劳动,只图在乱世之中保全性命,并不向往在诸侯间奔走以谋求显赫名声和地位。但刘备不嫌诸葛亮年轻和出身卑微,以近五十岁的年龄三顾茅庐问计于二十多岁的诸葛亮,并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成就大业。正是由于刘备以千古未有的求贤之诚深深打动了诸葛亮,才使他毅然决然步出茅庐,一匡天下。“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这是三顾之恩,更有托孤之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所谓大事,是指蜀汉章武三年(公元223年),刘备因关羽被东吴所杀,大举伐吴,在夷陵之地被东吴大将陆逊战败,在白帝城气病而死,临终托孤,祈求诸葛亮辅佐刘禅,实现兴复汉室的大业。但是,诸葛亮的忠君报国主要不是出于个人的知恩图报,而是为了兴复汉室、实现国家统一。这就使诸葛亮的忠君报国实现了超越,具有理想信念的支撑。《出师表》说:“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军阀割据,社会凋敝,民不聊生。在这一分裂混乱的历史时期,兴复汉室、实现国家统一,不仅体现了儒家正统思想,也符合社会趋势和人民愿望。

     为了实现国家统一和人民安居乐业,在履职方面,诸葛亮忠于职守,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懈怠。前《出师表》说:“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意思是,自从接受先帝遗命以来,白天黑夜都在忧虑叹息,唯恐不能办好先帝托付的大事,从而损伤先帝知人善任的名节。后《出师表》又说:“臣受命以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更重要的是,诸葛亮忠于职守、勤于政务,不仅仅是托孤以来的四五年所作所为,而是始终如一,即“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在内政方面,诸葛亮坚持“信赏必罚”,整顿吏治,维护蜀国社会秩序和稳定,取得明显成效。陈寿在《三国志》中评论蜀国政治是“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在巩固后方方面,诸葛亮以怀柔为主,采取恩威并济的举措。一方面,提出了“西和诸戎,南扶夷越”方针,运用怀柔手段,取得西部和南方少数民族的合作,使他们不至于牵制后方;另一方面,则是“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郡,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取得了七擒七纵孟获的战绩,平定了包括现今四川南部和贵州、云南的南中地区。即使在对南方的征战中,也贯穿着怀柔政策,因而既有七擒孟获,又有七纵孟获,以致孟获投降时说:“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保证了西南后方的稳定。史书记载:“自是终亮之世,彝不复反。”在北伐中原方面,诸葛亮立志恢复汉室。先后六次积极组织力量北伐曹魏,最后一次病死在军中,正是蜀军与魏军对阵于渭南五丈原时,真正做到了“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上述诸葛亮内政外交所作所为,尽管有着浓厚忠君色彩,但本质上可以理解为是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忠贞、忠心,因而千百年来始终赢得历史的赞誉。

     坚贞不屈是《出师表》的内在品格。忠心报国,既体现在日常履职之中,更集中体现在国家困难和危急时刻的行为,需要有坚韧不拔、顽强不屈的意志品格。三国时期,曹魏最强,孙吴次之,蜀汉最为弱小。前《出师表》说:“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面对敌强我弱的局面,有两种不同的策略可以选择,一是防御策略,另一是以攻为守策略。这两种策略孰优孰劣,很难给予简单的评判,而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般来说,以攻为守要积极一些,也需要更大的勇气和魄力。诸葛亮正是采取了以攻为守的策略,表现出忠贞不屈的品格和矢志不渝的意志。后《出师表》说:“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在这段话中,诸葛亮不仅表达了“北伐中原”的远大抱负,而且也透露着“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苍凉悲壮。无数人为之扼腕叹息、仰天长叹,“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应当指出,诸葛亮坚持出师北伐,并不是盲目的行为,而是审时度势的决策。当时,蜀汉刚刚平定南中地区,保证了后方安定,武器也已经准备充足,而曹魏恰好正在疲于应付西部边境的叛乱,又与孙吴在东部作战,蜀汉所要进攻的关中地区比较空虚。诸葛亮认为:“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即按照兵法原则,应当趁敌疲劳时进击,现在正是发起攻击的时机。同时,诸葛亮也清醒地看到战争结果的不可预测,“夫难平者,事也”。诸葛亮为什么对战争结果不乐观呢?一方面,是因为蜀国“民穷兵疲”,不可能长久地支撑战争;人才不济,“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即刘禅的能力水平比不上汉朝开国皇帝刘邦,手下的谋臣也不如刘邦的谋臣张良和陈平,这些年还损失了赵云等名将和部分精锐力量。另一方面,是因为敌方强大,“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孙、吴即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孙武和吴起。诸葛亮还通过叙述蜀汉与曹魏此起彼伏的历史,说明风云变幻,战事难料。这就是当年刘备在楚地兵败,曹操拍手称快,以为天下大局已定。后来,刘备东面与孙吴政权联手,向西取得了巴蜀之地,出兵北征,大败曹操,眼看复兴汉室大业可期。然而,孙吴却违背盟约,关羽战败身亡,蜀军在秭归受挫,接着曹丕称帝。所以,诸葛亮感慨地说:“凡事如此,难可逆料”,“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尽管如此,诸葛亮还是坚定地认为,北定中原,兴复汉室,实现统一,是他的职责所系、忠心所在,“此臣之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明确地表示:“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意思是,希望陛下把讨伐贼臣、兴复汉室的大事交付给我,如果事情没有成效,就惩治我的罪过,以此禀告先帝英灵。最后,诸葛亮在后《出师表》写出了“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这一震古烁今的名句,充分表现了尽忠报国的高尚情怀和坚贞不屈的顽强意志。

     修明政治是《出师表》的思想财富。诸葛亮两次上表刘禅,都与蜀汉内部的政治形势不稳定有关。前《出师表》是因为一些奸佞近臣利用刘禅的昏庸无能,有意挑拨宫廷与相府的关系,这很不利于诸葛亮安心北伐;后《出师表》则是因为蜀汉内部对北伐有不同看法,诸葛亮希望通过上表,坚定刘禅的北伐决心不动摇,也是为了安心北伐。那么,怎样才能使蜀汉内部的政治稳定呢?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明确提出了修明政治的主张。这些主张集中体现了诸葛亮的治国理政理想,是诸葛亮忠心报国的实践举措,至今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在诸葛亮看来,修明政治,首先是广开言路。“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意思是,要广泛听取意见,以此光大先帝遗下的德行,发扬有志之士的正气,不应该轻率地小看自己而精神不振,更不该训喻浅俗、有失大义,以至于阻塞了群臣尽忠进谏的言路。这一建议不仅对刘禅那样的昏庸君主有益,即使对比较圣明的君主也是有帮助的,很值得人们的重视。这是因为人的能力和精力总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清楚和事事正确,而人总是有偏好的,总是愿意听顺耳的话、恭维的话。“开张圣听”,就是鼓励人们讲真话,道实情,反对阿谀奉承、溜须拍马;就是要求不要偏听偏信,而要全面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不要只听好的消息和正面的意见,而要重视听取不好的情况和不同的意见,甚至是反对的意见。其次是公正执法。“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意思是,宫廷和相府是一个整体,对待两处的官员,赏善罚恶,不要有所不同。如果有作奸邪之事和触犯法令的,或者有尽忠为善的,都应当交付有关部门评定他们的刑罚和奖赏,以此显示陛下的公正贤明,不宜有所偏袒,使得宫廷和相府在法度上不平等。在这段话中,诸葛亮已经认识到依法办事、秉公执法的重要性,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诸葛亮的法治意识,这对一千多年前的政治家来说,是难能可贵的。其三是举贤任能。在前《出师表》中,诸葛亮一一列举了宫廷和相府中的贤能之士,宫中有侍中郭攸之、费祎,侍郎董允等人,他们志向忠贞、思想纯正,都是忠良可靠之臣;府中有将军向宠,性格贤良,行事公平,通晓军事,当年先帝也称赞其能干。诸葛亮希望刘禅对宫中、府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则于宫中“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府中也“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也”。其四是亲贤远佞。这是诸葛亮反复叮嘱刘禅要牢记的原则,也是古今中外治国理政必须坚持的原则。“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桓、灵,即指东汉末代皇帝汉桓帝和汉灵帝,两人皆宠信外戚和宦官,无道而昏庸腐败,为亡国之君。刘备每与诸葛亮谈及桓、灵两帝,莫不痛惜感慨,深以为憾。诸葛亮从兴复汉室的高度告诫刘禅,只要亲贤臣、远小人,“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古。”《出师表》对后人的启示是多方面的,但更多的是给官员的启示,核心是要求官员为国以忠。为国以忠,既是官员的本分和职责所在,也是官员的基本品格。只有官员忠诚,才能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造福于民。为国以忠,需要理想信念支撑。当然,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理想信念。凡是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和群众愿望的,就是先进的理想信念。诸葛亮的理想信念是兴复汉室、实现国家统一,这在当时有着积极意义,也反映社会上很多人的愿望。只有坚定理想信念,才能使官员在关键时期不动摇,在物欲诱惑面前坚守底线。为国以忠,要求选贤任能。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只有选贤任能,才能保证国家有坚强的领导核心和骨干力量,为国家的发展进步和长治久安提供组织保证。为国以忠,还要求官员廉洁自律。诸葛亮在《自表后主》中说:“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也。”这段“自报家产”的话,让人看到了一颗坦然无私的赤诚之心,体现了诸葛亮清正廉洁的为政理念,也体现了诸葛亮安贫乐道的道德品质,充分展示其人格力量和道德感召力。只有官员廉洁自律,才能发挥楷模表率作用,引领社会良好风尚,促进政治清明清正。

     (来源:党建网)

     关注公众号:党建网微平台

     微信号:zxbdjw

     党建网微平台——传播全国宣传思想文化相关信息 传播全国各地党的建设相关信息

     温馨提示:获得更多分享方法:

     1、点击屏幕右上角按钮,【查看公众账号】可关注我们

     2、打开微信-->通讯录-->右上角【添加】-->【微信公众账号】中查找:zxbdjw

     3、通过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添加: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党建网微平台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