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大军】习近平的幸福观
2014/12/17 党建网微平台

    

     善为国者,爱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语出西汉刘向《说苑·政理》,意为善于治国的人对待民众,就像父母对待自己的孩子、兄长爱护自己的兄弟一样,听到他们遭受饥寒,为之感到哀伤;见到他们劳苦的状态,为之感到伤悲。习近平就是这样一位“善为国者”。在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上,他曾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对于他而言,国家和谐稳定、人民丰衣足食、生活幸福就是他最大的期盼。随后,他提出了“中国梦”,将其解释为中华民族复兴之梦,并指出这是人民的梦,是人民的幸福梦。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人民幸福。这位从基层走出来的国家最高领导人,不论他身居何位,从始至终把民生疾苦放在心上,把民族复兴的重任扛在肩头,没有丝毫懈怠。在他的心里,人民幸福始终是他不变的牵挂和幸福的源泉。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闽东基础薄弱,发展滞后,基层工作存在很多困难,人民群众的生活比较艰苦,时任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发展大农业,造林绿化,开发山海资源,致力摆脱贫困。在离开闽东到福州赴任时,他鼓励闽东干部群众“要扎扎实实地抓下去,经过几年的努力,闽东的山会更青,水会更绿,人民会更富裕”。山青水绿,人民富裕一直是闽东发展的目标,也是习近平心中的牵挂。“闽东的点滴变化,都会给我带来无比的喜悦和欣慰。”这是他离开闽东时的临别赠言。何谓幸福,幸福就是一个人的状态得到改进而产生喜悦、满足和感恩、富足的心理感受。一个地方点滴的变化就能够让习近平无比喜悦和欣慰,足以看出他已经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跟人民紧紧联系在了一起。民贫他忧,民富他喜;亲民爱民,一片赤诚。

     《孟子》有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种博爱精神。与民同乐,由己及人,习近平胸怀如此,也一直这么践行着。他从贫困山区的地委书记成为国家最高领导人,虽然位置变了,但初心未变,不同的只是他从关注一个地方的人民幸福,推而广之心系全国人民的幸福,全民族的复兴。“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他一直把人民群众的幸福视为自己的幸福,始终以身作则,脚踏实地把人民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为实现“中国梦”,人民的幸福梦而不懈奋斗。人民幸福是他的目标,人民幸福就是他的幸福。

     争取做最通天线、最接地气、

     最好读的党刊

     欢迎订阅2015年《党建》

    

     邓小平题写刊名

     中宣部主管主办

     邮发代号:2-187

     每册定价6.00元 全年定价72.00元

     请到当地邮局办理订阅手续

     欢迎订阅2015年

     《学习活页文选》

    

     中宣部主管主办

     邮发代号:82-2

     每册定价2.00元 全年定价75.00元

     请到当地邮局办理订阅手续

     联系人:周家连 韩峰

     联系电话:010-66068020、

     010-66064893(兼传真)

     邮局汇款:北京市东城区珠市口东大街10号东段

     收款人:《党建》杂志社

     邮编:100062

     户名:《党建》杂志社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琉璃厂支行

     账号:0200008009004616486

     电子邮箱:djfxb@vip.sina.com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党建网微平台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