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专题 灵感的源泉—青蒿与《肘后备急方》
2017/4/13 中医健康养生杂志

    

     文/彭鑫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说:

    

    在青蒿素发现的过程中,古代文献在研究的最关键时刻给予我灵感。

     本文为您讲讲屠呦呦获诺贝尔奖的灵感源泉——一株植物和一本书的故事。

     青蒿本是“无名草”,原名“草蒿”,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

     起初,青蒿并不是治疗疟疾的专药,而被认为是一种治疗皮肤疾患的药物,后世注意到“留热在骨节间”这个记载,重点用于治疗骨蒸劳热(所谓骨蒸劳热,就是由于结核病或其他消耗性疾病引起的低热长期不退,热似骨中出,中医又称之为虚热)。《本草图经》认为,青蒿“治骨蒸劳热为最”。

    

     在古代民间有“华佗三试青蒿”的传说,还编歌谣供后人借鉴:三月茵陈四月蒿,传于后人切记牢。三月茵陈治黄痨,四月青蒿当柴烧。

     由此可见,青蒿入药的采集时间非常讲究,《本草纲目》认为,五月五日天未明时采;《奇效良方》记载,五月五日午时采;有些文献干脆写明端午节时采。

     说起青蒿治疗疟疾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年以前,在出土的西汉马王堆墓(公元前206~公元后23年)丝帛中已有记载:“青蒿治疟”。晋代《肘后备急方》中记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屠呦呦团队正是因为领悟到“绞取汁”这三个字的特殊性,在古代文献的启发下,创造性地解决了四个问题:选用哪种青蒿,选取哪个部位,在什么季节采,用什么方法提取。提取出青蒿素,挽救了全世界无数人的生命,青蒿截疟的功效备受关注,被称为“东方神药”。中医古籍文献,文字虽简约,不可等闲视之。

     屠呦呦的“关键性成果”,与《肘后备急方》带给她的启示密切相关。

     《肘后备急方》的作者葛洪是晋代著名医药学家、道学家和博物学家,在中国哲学史、医药学史以至科学史上都有很大影响。

     《肘后备急方》为什么以“肘后”命名?

     是说这部书能挂在胳膊肘上随身携带,“备急”就是便于临床急用。因着眼于临床救急,所以书中文词简要,收录方药有“简、便、廉、验”的特点,所选单方、验方多有很好的疗效。《肘后备急方》后经几代医家增补修订名《附广肘后方》,即今《肘后备急方》,简称《肘后方》。

    

     《肘后方》共八卷,书中内容包括内、外、妇、儿各种常见病,所论疾病多以急性病为主,并且相当重视传染性疾患,对天花、恙虫病、脚气病以及恙螨等的描述都属于首创。

     书中对天花病的记载,比被认为是西方医学界最早记载天花的阿拉伯医学家雷撒斯要早五百多年。

     书中还记载了一种叫瘈犬咬人引起的病症,病人只要受到一点刺激,听到一点声音,就会抽搐痉挛,非常痛苦。葛洪创造性地用狂犬的大脑敷贴被咬伤的创口来治疗。而狂犬脑中含有的抗狂犬病物质,到十九世纪才被狂犬病的征服者——法国巴斯德证明了作用。

     葛洪在行医时发现很多老百姓因药品昂贵而无力支付或死或残,他选用治疗药物时,多选价廉易得之品,即使必须花钱买也很便宜,改变了以前救急药方不易懂、药物难找、价钱昂贵的弊病。

     为方便老百姓自我治疗,他尤其强调灸法的使用,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清晰地注明了各种灸的使用方法,这对于偏远山村人民解决疾苦有很大的帮助。

     以《肘后备急方》为代表的中华医籍是老祖宗留下的一份非常有价值的宝库,这里面仍有很多东西值得后人深入挖掘,只是需要像屠呦呦这样独具慧眼,将其开发出来的人。

     正如屠呦呦所言:“青蒿素是古老中药的真正馈赠”, “中医药从神农尝百草开始,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对于自然资源的药用价值已经有所整理归纳。通过继承发扬,发掘提高,一定会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从而造福人类。” 在屠呦呦瑞典演讲的最后,她还勉励后学要“更上一层楼”“去领略中国文化的魅力,发现蕴涵于传统中医药中的宝藏” 。

     新媒体编辑:肖 雄

     来源:《中医健康养生》杂志2015年12月刊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医健康养生杂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