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城医话 | 一个正在学中医的奶爸的亲身思考,用中医治疗女儿湿疹身痒无法安睡
2017/5/29 中医同城

    

     文丨羊呀羊 选自梅大夫个人公众号“药香小屋”

     从梅晓萍主任医师小儿湿疹身痒无法安睡医案谈谈对湿疹治疗的思考

     by羊呀羊

     我女儿、近三岁,今年4月起,晚上入睡前总是全身乱抓不肯入睡,非要我给搓背半个多小时才肯入睡。可是入睡后二三个小时就会乱抓脖颈部,睡不安稳,有时候醒来就说痒,甚至啼哭。晚上哄她睡觉已经非常费劲,到了半夜还经常醒来安抚她,大人也睡不好搞得非常累,非常头疼。

     从身体上来看,有点像是湿疹但不明显,抓出的痕迹很明显,仔细看皮肤有的部位像粟米一样一坨一坨的。(如图)背部有抓痕,颈部和肩部皮肤因抓烂有角质化现象,皮肤有一块一块粟米粒形状,因为光线和对焦水平的原因没有拍得非常明显。

    

     我把孩子的情况和照片跟梅主任讲了之后,梅主任给出处方:蒲公英15、当归15、川穹10、百部15、蛇床子8、桂枝10、赤芍10。水煎外洗。

     洗了一次后当天晚上睡觉就安稳了,连续洗了三天,皮肤明显改善,红色部分已经不见,背部角质化的皮肤也改善很多,颈部还有一些角质化的痕迹,但是身体明显光滑多了。抓烂角质化的部分,是需要时间来修复的。

     对于小儿湿疹我以前用过消风散(方剂:当归、生地、防风、蝉蜕、知母、苦参、胡麻、荆芥、苍术、牛蒡子、石膏各一钱,甘草、木通各五分),对于有明显红疹的通常当时效果比较好,但是容易复发。后来跟梅主任聊起湿疹治疗,梅主任讲消风散是凉血祛风,用凉药压下去的还是不会处理的很干净。我回想在《伤寒论》中只有炙甘草汤是用地黄,其他没有地黄的方剂,在《金匮要略》里最著名的有地黄的方剂就是“肾气丸”,后世著名的六味地黄丸其实来自“肾气丸”的思路,宋朝儿科圣手钱乙把肾气丸中的桂枝和附子给去掉,专门用来治小儿肾阴不足引起的囟开不合,五迟五软等症状。

     《伤寒论》的病都是外邪引起,采用的八法(汗、吐、下、和、清、温、消、补),其中心思想还是把病邪通过它的位置,用最省力的方法排出,而不是关门打狗的方式,毕竟狗急会跳墙,把病邪关在自己身体内消灭它不知道身体里面有什么东西会被它弄坏,这也是中医和西医在治疗疾病上非常不同的思路,中医的这种思路用在治疗湿疹上,既然都已经发病在表皮,只是正气不足无法把病邪推出去,所以我们用药肯定是要帮助它推出去,而不是把它压回身体。而地黄这味药,最具有代表性的功效就是滋补肾经(肾气丸是中药方剂中补益药典范,所采取的三补三泄的结构中地黄是要进入肾经进行滋补的),如果用在湿疹上,多多少少有引邪入内的嫌疑。

     在这样的思路下,我就不想再用消风散来解决,而是请梅主任重新开方。这个方剂采用祛风祛湿,温通助阳祛湿的药物,采用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取其漂浮之气,治皮肤表面的红肿非常有效;因为角质化已经比较明显,配以当归补血以滋养皮肤,佐以川穹活血化瘀,加快皮肤恢复。百部善治癣疮及肺部疾病,里外兼使,蛇床子燥湿祛风,桂枝温阳祛风,加强皮肤表面的循环系统、赤芍祛湿活血,用此四味药合用温阳祛风祛湿,短期效果非常明显,当然长期效果还需要观察,但是在思路上我觉得非常有道理。

     皮肤病不论西医中医都是是个广泛的难题,毛病不大但是瘙痒让患者非常难忍,往往喜欢采用激素药膏处理,这样的处理方法虽然暂时有效,到再次发作时更加难治。其实从另外一个角度看皮肤病也是好事,至少我们的身体还有能力把病邪从体内推往体外,而不是隐藏在身体深处不知道哪天爆发。可是当身体只能把病邪推到皮肤这个层面的时候是非常痛苦的,为什么身体就不能一鼓作气的完全推出呢,我们常说正气不足,其实还是有点做学问不够认真,到底是什么气不足才会导致病邪停留在皮肤上?从生理结构上来说是怎样的一个过程呢?

     在临床上,我观察小儿湿疹,以及常见的皮肤过敏等皮肤病,通常是与肺系疾病有密切的关系,患有哮喘、支气管炎、慢性鼻炎等肺系疾病的小儿通常容易犯湿疹皮炎。

     为什么肺部疾病容易引起湿疹等皮肤过敏等疾病?我观察的结果,通常是这些孩子在患有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方面的疾病时,处理的方法有问题,没有让病邪完全外解:西药常用点滴、雾化等方式,而还有一批被西医思维洗脑的中医喜欢开板蓝根、大青叶等寒凉药物来治疗,不管用中医还是西医,如果寒凉药用多了,很容易把病邪留在体内,孩子生发之气比大人要足,在生长的过程中,体内的这些异物身体自然会往外推,在推的过程中就容易形成湿疹、过敏性皮炎等。

     从《伤寒论》的六经辩证来看,外感引起的咳嗽,其实还是在太阳病,而不是太阴病(肺经属手太阴),所以伤寒六经的身体结构和我们通常中医讲的十二经的结构是有所不同的。从伤寒论的条文来看,皮毛属太阳所辖,皮肤病多还是太阳区块宣发障碍引起的,代谢的废物无法顺利排出,在皮肤上积攒成一个类似垃圾池用来往外排泄废物的通道。在这样的思考下,我们应该是加强太阳的宣发功能加快排泄速度,把病邪排干净身体就会好,不管是处理身痒的小发汗法的桂枝二麻黄一汤,还是处理湿黄湿疹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都有这方面的考量。

     所以于皮肤病,切勿随便涂抹湿疹膏之类的膏药来处理,通常药膏不利于湿气外排,反而容易把邪气压入体内,再次发作时发现一次比一次严重。

     我女儿其实遗传了我的鼻炎,一岁内就经常有湿疹,都是采用紫草膏等清热的药物进行处理,虽然当时是压下去了,从现在看还是可能遗留了问题。所以一岁以内的湿疹,其实还是应该积极处理,建议多用艾叶煮水洗,艾叶性温,现代婴儿,多在空调房里生产,出生就容易受寒气侵袭,用艾叶有助于体内寒湿排出。

     这次湿疹发作,还有个原因是春天到了外部潮湿,湿邪内外呼应同气相求引起的,但是身体又没有能力完全排出,正处于皮肤表层,属于典型中医所说的“|营卫不和表气淤滞”的状态,就是身体想将邪气通过皮肤排出,但是正气不足能量不够,邪气就处于表皮,阻隔了营卫的正常循环,这个时候身体感觉反而是最痒的,真正形成湿疹排出在表面,反而没有那么痒,所以有些孩子皮肤上看起来很可怕,反而不是很痒,否则孩子抓挠多了就会容易感染。当然,这不是说湿疹不用就医,如果湿疹再拖一段时间发生变化,又会痒起来。

     治疗湿疹这类过敏性皮肤病,一方面用宣发温通祛风祛湿的药物,帮助湿邪从体内排出;另一方面要增加孩子的户外活动时间,动则生阳,阳气足了身体自我的循环排泄能力也会增强,这样就有助于孩子早日摆脱湿疹皮炎的困扰。

     ·END·

     本文作者系梅晓萍大夫的学生

     一个正在学中医的奶爸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医同城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