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推拿出了事,教训深刻,中医诊所当警惕!
2020/5/19 18:20:55 中医同城

    

    

     导读:针刺推拿出了事,教训深刻,中医诊所当警惕!

     丨案列介绍

     65岁的王女士几天前因腰腿疼去一家中医诊所就诊,做了针灸推拿治疗。

     医生在腰部、臀部及下肢的穴位扎了针,然后有让推拿师做了30分钟的推拿,当时,王女士就感觉臀部有点疼痛,她以为是针刺后的正常反应,也没有太在意。

     晚上回家后,她发现疼痛症状不仅没有缓解,只要一活动,臀部就胀痛,家人赶紧把她送到当地县医院就诊。

     经医生检查,发现臀部触摸皮下明显有个包块,而且其他推拿部位的皮肤可见局部有皮下瘀斑,对臀部包块做了超声检查,结果显示:局部液性包块。

     接诊医生问了病史,得知患者有针刺推拿治疗史,判断有可能引起了皮下血肿和局部皮肤瘀斑。患者住院观察一周,经过积极治疗,一个多月症状才逐渐消失。

     看到这里,相信不少人会有疑问,针灸的针那么细,并不长,而且臀部肌肉丰满,怎么会引起皮下淤血和血肿呢?

     按说这种情况平时在针刺和推拿治疗中并不常见,一般针刺后即使伤及比较大的血管,由于针灸针很细,伤口也会很快闭合,不会导致血肿。

     分析该病例,这与患者的年龄、病史、服药史和医生的针刺及推拿力度均有关。原来患者有高血压、冠心病史,两年前曾做过PCI治疗,放了支架,平时经常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片,由此判断,患者应该是平时凝血功能欠佳,针刺后又进行了推拿,可能操作者用力过大,或者针刺时不慎伤及比较大的血管导致了皮下血肿和瘀斑。

     此事引起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医疗纠纷,患者遭受病痛之苦,诊所蒙受经济和声誉损失,教训深刻,值得中医诊所针灸推拿医生警惕!

     如今,随着国家对传统医学的重视,大力推广中医适宜技术,中医诊所开办门槛降低,各地新开中医诊所如雨后春笋,

     针灸推拿以其作为治疗疼痛性疾病的俭、廉、佳的优势,越来越受到患者的欢迎,所以大部分中医诊所均开展有此项诊疗科目,但由于针刺毕竟属于有创治疗技术,

     作为针灸推拿科医生,我们在治疗疾病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治疗安全,在进行治疗前一定要注意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和服药史,

     特别对于老年患者,由于大多数老年人可能有心脑血管疾病,平时多有服用抗凝药(如华法令、利伐沙班、达比加群酯等))或者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等),

     这些药物如果是长期服用,可能导致凝血功能不是太好,如果不注意,不了解患者病史和服药史,在治疗过程中很容易因操作不当造成意外伤害,出现皮下淤血或血肿,酿成医疗纠纷,对患者和诊所就造成损失。

     笔者在此整理一些关于针刺推拿的注意事项,希望针灸推拿科医师加以重视,避免意外发生。

     1、针刺禁忌及注意

     (1)饥饿、严重疲劳、剧烈劳动以后、过度紧张的患者,先不要针刺治疗,容易出现晕针的症状。

     (2)孕妇慎用针刺治疗,三阴交、合谷、至阴、中极、气海、昆仑、缺盆、会阴均禁针。怀孕三个月以下者少腹部、腰骶部穴位禁针;三个月以上者腹部、腰骶部禁针;

     (3)婴幼儿囟门未闭者,头部一些穴位要禁针;特殊的部位神阙,也就是肚脐禁针。

     (4)皮肤有疤痕、溃烂的地方及骨关节急性感染、肿瘤部位要禁针。

     (5)重要脏器的外表以及大血管的周围要禁针,有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也要禁针。

     (6)为避免意外损伤,这些穴位不能深刺:上关、人迎,防止刺伤颅底及颈动脉血管;

     云门、缺盆、肩井,防治刺穿胸膜引起气胸;鸠尾、哑门、大椎、崇骨、风府、风池、悬枢以及华佗夹脊穴、背俞穴,防止伤及脊髓及内脏器官;期门、章门,对于肝、脾肿大患者严禁深刺,防止损伤内脏;中极、关元等穴,对膀胱尿潴留的病人,禁深刺;上、中、下三脘及附近穴位,对食后过饱的病人禁深刺。

     2、针灸意外具体处理措施

     (1)晕针

     多见于初次接受针刺治疗的患者,可因精神紧张、体质虚弱、劳累过度、饥饿空腹、大汗后、大泻后、大出血后等。也有因患者体位不当,施术者手法过重以及治疗室内空气闷热或寒冷等导致晕针。出现这种情况当立即停止针刺,起出全部留针,扶持患者平卧;头部放低,松解衣带,注意保暖,轻者静卧片刻,给饮温茶,即可恢复;如未能缓解者,用指掐或针刺急救穴,如人中、合谷、内关、足三里、涌泉、中冲等,也可灸百会、气海、关元、神阙等,必要时给予吸氧等急救措施。晕针缓解后,需适当休息。

     预防:对晕针要重视预防,如初次接受针治者,要做好解释工作,解除恐惧心理。正确选取舒适持久的体位,尽量采用卧位。选穴宜少,手法要轻。对劳累、饥饿、大渴时,应嘱其休息,进食、饮水后,再予针治。针刺过程中,应随时注意观察患者的神态,询问针后情况,一有不适等晕针先兆,需及早采取处理措施。

     (2)滞针

     多因患者精神紧张,针刺入后局部肌肉强烈挛缩;或因行针时捻转角度过大过快和持续单向捻转等,而致肌纤维缠绕针身所致。嘱患者消除紧张,使局部肌肉放松;或延长留针时间,用循、摄、按、弹等手法,或在滞针附近加刺一针,以缓解局部肌肉紧张。如因单向捻针而致者,需反向将针捻回。

     预防:对精神紧张者,应先作好解释,消除顾虑。并注意行针手法,避免连续单向捻针。

     (3)弯针

     原因多为术者进针手法不熟练,用力过猛,以致针尖碰到坚硬组织;或因患者在针刺过程中变动了体位,或针柄受到某种外力碰压等。出现弯针后,不能再行手法。如针身轻度弯曲,可慢慢将针退出;若弯曲角度过大,应顺着弯曲方向将针退出。因患者体位改变所致者,应嘱患者慢慢恢复原来体位,使局部肌肉放松后,再慢慢退针。切忌强拔针、猛退针。

     预防:医生进针手法要熟练,指力要轻巧。患者的体位要选择恰当,并嘱其不要随意变动。注意针刺部位和针柄不能受外力碰压。

     (4)断针

     多由于针具质量欠佳,针身或针根有损伤剥蚀。针刺时针身全部刺入腧穴内,行针时强力提插、捻转,局部肌肉猛烈挛缩。患者体位改变,或弯针、滞针未及时正确处理等所致。

     出现断针时嘱患者不要紧张、乱动,以防断针陷入深层。如残端显露,可用手指或镊子取出。若断端与皮肤相平;可用手指挤压针孔两旁,使断针暴露体外、用镊子取出。如断针完全没入皮内、肌肉内,请外科会诊在x线下定位,用手术取出。

     预防:应仔细检查针具质量,不合要求者应剔除不用。进针、行针时,动作宜轻巧,不可强力猛刺。针刺入穴位后,嘱患者不要任意变动体位。针刺时针身不宜全部刺入。遇有滞针、弯针现象时,应及时正确处理。

     (5)气胸

     轻度气胸:患者无明显的气急、发绀,针刺后只有伤侧轻度胸部不适,活动后气短,应即令病人卧床休息,保持安静。给予持续低低流量吸氧或面罩高浓度吸氧。注意观察,以防症状突然加重。一般卧床休息5~7天。根据病情给镇咳、止痛剂及防感染药物治疗。

     中重症气胸;患者有明显的气急、发绀、胸痛都,采取以上措施的同时,请呼吸科或胸外科会诊,行排气减压或手术治疗。

     3、推拿注意事项

     (1)这些情况不建议推:过饿、过累、脱臼、骨折、急性扭伤期、皮肤外伤、女性生理期或怀孕。

     (2)老年人伴有颈动脉斑块者,不专业的推拿可能会造成硬化斑块脱落,随血液进入颅内,堵塞颅内血管,引发中风,所以推拿颈部时一定要小心,避开颈动脉走行区。

     (3)凝血功能不好的患者,慎推,如果确有必要,手法一定要轻柔,随时询问患者的感受,不可力度过大。

     (4)重要实质性脏器部位如肝、脾、肾区不可用力过度,老年人多有骨折疏松,按压背部注意不可力度太大,防止引起肋骨及椎骨骨折。

     (5)颈部推拿一定要注意不能按压颈动脉窦的位置,防止因按压刺激颈动脉窦而反射性血压下降,心动过缓而导致昏厥,心脏骤停。

     最后,笔者要提醒大家,针刺推拿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安全,操作不慎同样也发生意外损伤,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加强责任心,提高医德修养,时刻保持冷静头脑,谨慎处理每一病人,选择恰当的针刺深度和方向。

     针灸推拿医师努力提高业务水平,掌握好解剖学,熟悉全身解剖情况,掌握哪些穴位易出问题,哪些穴位比较安全是非常必要的。

     另外由于基层医疗设施相对薄弱,一些急救措施并不完善。当针刺或推拿引起患者出现意外发生时,一定要将患者及时转到上级医院进行处理。

     I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医学之声",作者/医者仁心仁术,版权归权利人所有。

     · END ·

    

     编辑|白芷 视觉|花椒

     -商务联系-

     青黛|13418986412(微信同号)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医同城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