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丧偶式」育儿,把丈夫训练成真正的人生搭档
2019/10/25 11:58:00 健康圈

     最近看到一部由蒋欣、郭京飞等人主演的电视剧《遇见幸福》,里面的几位都市中年女性,都各有各的人生困境,但最大的问题就是:她们都是「丧偶式」育儿

     一位,丈夫出轨,妻子离婚之后不得不辞职带女儿,前夫却连1000元的抚养费都不肯出。

    

     一位,则是丈夫长年出差,夫妻之间连面都见不到,孩子偷偷退学了他也不知道。

     实际上,这也是很多女性人生的无解难题。她们不是不努力,不是不想事业和家庭兼顾,但是,当家务和育儿仅仅是她一个人在承担着,同时还得兼顾事业的这种时候,有丈夫还不如没有,还不如真「丧偶」,至少不会总是被挑剔,那么憋屈。

    

     没有谁喜欢「找妈式择偶,守寡式婚姻,保姆式家庭,丧偶式育儿」,关键是,我们该怎样避免走上这条路,或怎么摆脱这些人生的困局呢?

     - 1 -

     生孩子最重要的准备,是挑选一位合格的孩子父亲

     很多人不是因为喜欢孩子、向往孩子,而是因为「结婚生子是人生的必经阶段」「每个人都必须生孩子」才生下孩子。

     当有了不生孩子的选择之后,生孩子本身就成了一种选择,而不是必然。生孩子,是因为你理解了孩子在你人生当中的意义,而且,你为这个孩子的到来做好了准备。

     事实上,生孩子,最重要的准备不是经济条件,而是合格的丈夫,是合格的孩子父亲。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一个有爱心、有责任心的男性,有了孩子之后,他也更可能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的父亲,不需要你费心;一个有点善良,但有点懒惰的男性,可能需要你踢一下、动一下,或许可以想办法改造一下;如果是一个极端自私的男性,别想了,他没要你端茶倒水侍候他就觉得自己吃亏了,怎么可能会对孩子、对你有足够的爱心?

     所以,在生育之前,在结婚之前,对对方有一个充分的了解,知道对方配不配当孩子的父亲,是至关紧要的。毕竟,婚可以离,但孩子生出来以后就不能塞回肚子里了。

    

     如果你想避免成为一个「丧偶式育儿」的可悲女性,不让你的娃成为一个有爸爸却约等于没有的可怜的孩子,那么,从源头上,你就应该先考察对方是不是合适,才去生育。考虑的内容包括:

     1.你的丈夫是个什么样的人?

     你能跟你的丈夫坐下来一起商量各种大事吗?他是一个理智的人吗?他对你的感情深吗?万一将来你跟孩子有大病时,他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他能担得起生活中的风雨吗?

     这些,是对他的人品和他对你的感情的判断。如果这条达不到,人品不好,或者对你无情无义,你还是先别急着生孩子了。

     这样的丈夫不会因此而爱孩子,也不会爱你,你无法束缚住他,反而束缚住你。这样做,对孩子来说也太不公平了。

    

     2.你们准备好了足够的物质条件吗?

     不是说人人都要给孩子上私立学校或者出国留学,不是说人人都要买学区房,普通的公立学校也没问题。但是你在经济预算里,要给孩子留下一定比例的生育经费和教育经费。你们对此达成一致意见了吗?

     3.最宝贵的时间资源如何安排?

     谁来带孩子?保姆费用谁出?他真的能按承诺做到带孩子吗?是否以后孩子有需要,一定会牺牲你的利益来照顾孩子?

    

     4.孩子与你的地位是怎么样的?

     你对他的培养希望是什么?能不能把孩子当成一个平等对象来看待?

     5.你们夫妻的感情真的很好吗?

     你们两人是发自内心喜欢孩子,而不是人云亦云吗?生孩子,是在你对目前的人生游刃有余之后,增加的一个乐趣,增加的一份爱;而不是在你迷茫时、绝望、无路可走时的救命稻草。

     ——婴儿会说,我只是个宝宝啊,我救不了你啊妈妈,我也很绝望啊。

     - 2 -

     「女人的内疚感,是不必要的育儿税」

     纽约时报前记者安?克里滕写过一本畅销书:《妈妈值多少钱:世界上最重要的工作为何不计薪酬》。她曾是一名成功的职业女性,但在生育后一度职业中断。做了妈妈以后她发现,越是受教育程度高的女性,越是对孩子的养育更重视、投入更多心血。

     养孩子是天下最辛苦、最需要技术的劳动;但每天带孩子累到不行的她,却一再被周围人认为没有在工作、没有创造价值。

    

     调查显示,中国女性的家务无薪酬劳动平均比男性每天多出2.5个小时,还没算隐性的操劳呢。母亲这个角色一旦缺席,马上会被指责为不负责任,家庭有残缺。而一旦女性当全职妈妈,哪怕很忙很累,又会被认为是「吃白食」的。

     归根到底,这个社会对男性和女性是采用不同的标准的,对女性的道德要求特别高。

     所以,我们女性要意识到这是不公平的,是我们要去抗争的,如果女性自身无法摆脱「我如何才能平衡家庭与工作」的迷思,始终将家庭责任扛在自己身上,就无法真正将自己从家庭劳务和时间贫困中解放出来。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女人的内疚感,是不必要的育儿税。」实际上,不要忘记,孩子是有爸爸的,不必把所有育儿责任都往自己身上抗。

    

     为什么男人从来不用面对「事业和家庭如何平衡」的问题呢?因为他们认为,只要做好了事业,就是对家庭的贡献了呀。

     即便是最有父爱的那些职场父亲,他们也相信,他们工作、赚钱,就是对孩子最好的保护了。这个社会也是这么教大人和小孩的。小孩习惯于接受父亲这个角色的缺席,并且把这个合理化。

     所以我们女人为什么要把育儿和家务默认为是自己的责任呢?

     也就是说,摆脱丧偶式育儿的第二步,就是我们要从内疚感中走出来,想方设法要求丈夫与我们一起分担。

    

     - 3 -

     父亲参与育儿无比重要,这些方法学起来

     针对美国家庭的研究显示,在父母都存在的家庭中,如果母亲是全职母亲,父亲和孩子直接互动的时间大约是母亲的四分之一,「可触及」的时间大约是母亲的三分之一;而如果母亲是有工作的,那么父亲和孩子互动的时间是母亲的三分之一,可及的时间是母亲的65%。

     而且,父亲在孩子生活中的参与程度,与「和孩子待在一起」的时间并没有绝对的联系。

     马里兰大学的Maureen Black发现,即便是在父母离异,父亲和孩子并不生活在同一个家庭的情况下,父亲仍然可以保持比较好的参与程度。

     如何评估父亲在一个家庭中的参与程度呢?有三个指标:

     1) 互动程度:指的是父亲与孩子直接互动,可以是语言、照料、游戏等多种形式;

     2.)可及程度,指的是父亲对于孩子来说,可以潜在地「触及」或者「得到」的程度;

     3)尽责程度:指的是父亲在抚养孩子时,在多大程度上去满足了孩子成长所需。

     在中国,如果要想孩子父亲参与育儿,女性的压力是更大的。

     这就要求,你自己要有一定的经济能力;你要有自己的事情。

     这样,丈夫会更有动力投入到照顾小孩当中。同时,你的丈夫是一个讲理的人,负责任的人,跟你是有感情的,他对孩子也是有爱心的。

    

     所以,具体的做法就是:

     在确定生育之前,你就应该已经跟他规划好,怎么分工带孩子。除了保姆和老人的部分,他在带孩子这件事情上应该如何参与。

     你要反复跟他沟通,你不想你的孩子生活在一个爸爸缺席的家庭里;孩子是最可爱的小生物,多给他看看网上那些欧美父亲跟小宝贝互动的小视频,多拿给他看。

     生小孩本身,对女性的生活影响是有限的,养小孩对女性的影响才是巨大的。要让他知道,不是拿钱出来就算养家了。不参与育儿,这个小孩跟他的感情是会很淡的。

     还有,如果父亲不带孩子,孩子无法建立安全感,青少年的不当行为或犯罪可能,比离婚家庭还要高。而那些父亲没有尽职的、没得到父爱的孩子,也比离婚的家庭的孩子心理体验还要差。

     这说明什么呢?如果有一个在家,但跟孩子没有互动和爸爸,还不如离婚妈妈自己一个人带。

     提醒自己,有好的夫妻关系是最好的,没有的话,单身或单亲家庭也行;最差的就是糟糕的夫妻关系和没有父爱的亲子的关系。

     也就是说,当爸爸们做不到积极地参与育儿,甚至连维持稳定的婚姻都有困难时,他们带给孩子的影响,还不如离婚。这一点,也要告诉孩子爸爸。

    

     要协调好两人带孩子的时间和方式。因为只有你一个人忍气吞声地带娃,不叫「协调」。

     不妨尝试一下当「非典型」的母亲:女主外,男主内,男士也可以把孩子带得很好,他们也可以在其中找到乐趣。

     同时,女性多把家庭事务放权,不必事事尽求完美。——如果你总是觉得,你洗的碗才是最干净的,你炒的菜才是最好吃的,那么家务就只能你来做了。

     因为,孩子的成长很重,你的成长也很重要。

     所以这次小易君邀请到了倡导「越独立,越有自由」的独立女性培养教练侯虹斌,她多年聚焦女性困境和生存策略研究。这次联合易简学院推出了这门《优秀女人都在学的42堂成长课,快速平衡婚姻、家庭、职场关系》

    

     侯虹斌

     复旦大学新闻评论业界导师、知名作家、资深媒体人

     著有女性主义畅销书《圣母病》《女性进化论》

     帮助女性摆脱事业家庭两难困境

     提升职场竞争力

     全面探讨

     情感问题-时间管理-职场生存法则

     实现经济和精神独立的通关秘笈

     识别下方二维码,即可订阅课程

    

    

     内容大纲

    

    

     适合谁听

    

     对人生规划迷惘、职场中倍感压力的女性

     对家庭事业难两全、感觉苦恼的女性

     在婚姻和育儿中感到孤独,担心失去自我的女性

     武志红、洪晃、席越、吴杰臻等大咖倾力推荐

     解决女性各种具体痛点,唤醒女性独立意识

     深入浅出的社会学理论和上百个案例拆解

     犀利真实,一语道破,不煲鸡汤

     高度共情+详尽方法论

     新课上线,尝鲜价 99元

     识别下方二维码,即可订阅课程

    

    

     听课说明

     本课程为虚拟产品,暂不支持退款,请您谅解!

     课程服务:可以关注“易简学院”(ID:yijianxueyuan1),随时回听。

     点击“菜单栏——我的课表”查阅课程,不限时间和次数。可以利用任何时间,随时观看,与家人分享。

    

    

    

    

    点击“阅读原文”,更有料!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健康圈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