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闻到这种气味一定要小心,年轻夫妻竟在家中卫生间中毒身亡…
2019/11/13 11:58:00 健康圈

    

     本文经授权转自:科普中国(Science_China)

     本文专家:褚昱昊,北京化工大学博士,中国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工程师

     人有“三急”,上厕所是每天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情。

    

     但就是这样一件小事,足以致命。

     最近,一则刷屏的新闻让人感到后怕,年轻夫妻竟然在自家卫生间中毒身亡。

    

    新闻截图

     无独有偶,类似事件在韩国也发生过。

    

     年轻女孩在公厕被毒气“臭晕”,竟造成了严重的脑损伤,经抢救仍然不幸离世。

    

    新闻截图

     而这两件悲剧的“幕后元凶”都指向了一种毒气——硫化氢。

     为什么毒性如此大?哪些场合容易接触到硫化氢?日常生活中如何防范硫化氢?关乎性命,绝不能大意,今天,必须好好说一说。

    

     硫化氢是什么?

     硫化氢(H2S),是一种易燃的酸性气体,有剧毒,无色,低浓度时有臭鸡蛋气味,浓度极低时便有硫磺味。

     而高浓度硫化氢气体,我们是闻不出味道的,这是因为,高浓度的硫化氢会直接麻痹嗅觉神经。

    

     那到底多大浓度硫化氢会使人中毒甚至身亡呢?

     当浓度达到0.012‰时,吸入硫化氢会发生急性中毒,更高浓度的硫化氢甚至会使人猝死!

     经调查,案例中的硫化氢中毒事故,现场空气中硫化氢含量远超过100ppm。

     接下来,一起来看看硫化氢被我们吸入体内后,都干了什么。

    

     硫化氢如何发挥毒性?

     硫化氢中毒可以分为组织中毒和刺激黏膜两大类。

     先来看看组织中毒。

     人体内有一种重要的酶叫细胞色素氧化酶(COX),它在我们体内细胞有氧呼吸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大部分的硫化氢进入我们体内后,会离解成氢巯基离子。

    

     而硫氢根离子会与COX中的铁离子结合,使它丧失携氧能力,导致神经细胞缺氧,引发脑、心、肺等各种组织器官的病理性损伤。

     通俗来说,就是吸入大量硫化氢后,导致我们身体缺氧,尤其是脑缺氧,进而引发死亡。

    

     接下来看,硫化氢对黏膜的刺激作用。

     硫化氢本身就是一种刺激性气体。

     而硫化氢本身的酸性、刺激性及接触湿润黏膜后形成的硫化钠,会对黏膜产生刺激作用。

    

     硫化氢中毒症状有哪些?

     硫化氢的中毒表现分不同等级。

     当空气中的硫化氢含量极少,低于5ppm时,可以闻到臭味,但不会中毒。

     100ppm浓度——轻度中毒 硫化氢开始损伤嗅觉神经和眼睛,一段时间后会感觉咽喉刺激,头疼,恶心及脉搏加快,引起。

     200-500ppm浓度——中度中毒 眼睛和咽喉会出现明显的灼烧感,继续接触可能会导致死亡。

    

     500-700ppm浓度——重度中毒 很快失去知觉,停止呼吸,如不立即抢救,会导致死亡。

     1000ppm浓度以上——永久性的脑损伤 立刻失去知觉,并导致永久性的脑损伤。

     一旦浓度达到2000ppm,呼吸一口硫化氢就会导致人猝死。

    

     哪些地方容易有硫化氢?

     1、工业废气

     化工生产中用到含硫的原料,废气中便会含有硫化氢。

     2、天然气和火山喷气

     地球内部硫元素的丰度很高,因此,含硫有机质和硫酸盐岩的热分解,都会产生硫化氢气体。

    

     3、下水道、沟渠、垃圾堆和粪坑

     有机质和生活垃圾的腐败会产生大量硫化氢,而硫化氢比空气重,所以常富集在低洼地区。

     4、家庭卫生间的便池和下水道

     卫生间的臭气、异味大多是由硫化氢、甲硫醇、甲硫二醇、乙胺、吲哚等有害物质组成的气体。

    

     如何预防中毒和急救?

     首先,远离地沟、垃圾堆等生活垃圾富集的低洼地区。

     其次,远离正在检修、施工的垃圾、污水处理等设施,管道破损可能会有硫化氢泄露的风险。

    

     最后,远离设施老旧、疏于清理的公厕。

     家里的卫生间经常保持空气流通,尤其是冬天。 如果不慎中毒,该怎么办?

     不要着急冲进去,以防中毒地点硫化氢浓度过高,增加自身的中毒风险。

     建议第一时间打开所有门窗,保证屋子通风良好,再用电扇向厕所里吹入一些新鲜空气。

    

     同时,捂住口鼻,迅速将中毒者移至空气新鲜处,并立即送医救治。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健康圈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