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最大的清醒:不过“二手”的生活
2022/12/3 17:17:00 安般兰若

    

     作者丨龙靖 来源丨哲学

    

    

     廖一梅曾在《像我这样笨拙的生活》中写道:

     “轻易听信别人告诉你的,让禁忌阻碍你的视野,给自己定下条条框框,过约定俗成的生活,我把这叫作二手生活。”

     人生之路,要靠自己去开拓。

     一个人如果放弃了“主导权”,过分依赖他人,总是听从别人的意见,那么,就会渐渐失去自我。

    

    


     01

     放下别人的议论

     俗话说:“谁人背后无人说。”

     人生在世,不可能满足所有的人期望,总会有人说三道四。

     有的人,听到别人的议论,便开始改变自己的行为,顺着别人的期望去做事。

     结果如同邯郸学步的燕国人一般,打乱了自身的节奏。

     有的人,听到别人的议论,便开始畏首畏尾,不敢有任何违背别人意愿的行为。

     结果让自己困在原地,故步自封。

     事实上,很多人所谓的“议论”,不过是生活中的“消遣”罢了。

     别人的做法,是对还是错,他们其实并不关心。

     一个人把别人的“议论”看得太重,就是在自己为难自己了。

     但丁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真正厉害的人,从不会把别人的议论放在心上。他们一旦选定了自己要走的方向,便会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等到他们取得了成绩,他人的议论,自然就消失了。

    

     02

     放下别人的期待

     一个人痛苦的根源,是“用别人的尺子,来衡量自己。”

     每个人都有自己幸福的标准。

     在有些人看来,有钱有地位,是一种幸福;而在另一些人看来,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的生活,才是幸福。

     很多人认为,大多数人认可的生活方式,就是良好的生活方式。

     实则不然。

     人一旦处于群体中,智商便会降低。他们为了获得群体的认可,便会抛弃自己的独立思维,随波逐流。

     所以,所谓大多数人认可的生活方式,很可能不过是“从众”的结果。

     每个人,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只有发现自身的独特性,根据自身的独特性,来选择生活方式,才更容易获得快乐。

     按照别人的期待来生活,无异于强迫自己穿上别人的“鞋子”。其结果,不是“鞋子太大”,就是“鞋子太小”。

     我们常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然而,在选择生活方式上,却并非如此。

     一个人喜欢什么样的生活,适合走什么样的道路,只有他自己知道。只有遵从自己的内心去做选择,才能活出真实的自己。

    

     03

     放下别人的经验

     生活中,有些人总喜欢以“过来人”的身份,去教导别人。

     如果别人不听从他们的建议,他们便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然而,别人果真会吃亏吗?恐怕,听了他们的话,才会“吃亏”吧。

     “老人”有着丰富的经验,确实应该参考他们的“意见”。

     但是,却不应该“迷信”他们的“经验”。

     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的变化,以往的“经验”,很可能就会变得不再适用。

     强行套用过往的经验,导致的结果,必然是失败。

     再者,经验与个人自身的情况,也有着莫大的关系。

     同样的情况,同样的办法,有的人行得通,有的人却会行不通。

     所以,再好的方法,如何不适合自己,也是枉然。

     有一位哲学家曾说:“一切都在变,唯一不变的就是变。”

     一个人想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就要放下对他人“经验”的依赖,在不断地实践中,去更新自己的认知,提升自身的能力。

    

     结语:

     尼采说:“不能听命于自己者,就要受命于他人。”

     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就是能够抛弃懒惰与怯懦,把人生牢牢地把握在自己手中,对自己负起责任来。

     余生很短,愿你我都能以自己热爱的方式,度过一生。

     与君共勉。

    

    END

     来源:哲学 作者:龙靖,一个热爱哲学的理工男,自由撰稿人, 愿用一支笔,点亮每一盏心灯。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安般兰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