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顶级的自律:说话要软、行事要硬、做人要诚
2022/12/6 17:17:00 安般兰若

    

     作者丨龙靖 来源丨哲学

    

    

     有人说:“自律者出众,不自律者出局。”

     自律的人,不论说话还是做事,都能够严守边界;不自律的人,言谈举止,总是肆无忌惮,随心所欲。

     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

     说话随口、行事随心的人,往往会让自己犯下低级错误,追悔莫及。

    

     1

     说话要软

    

     人与人交往,难免会产生矛盾。

     产生了矛盾不要紧,关键在于,能够心平气和地去处理矛盾。

     有的人一旦与别人发生了矛盾,就生怕自己落了下风。

     他们言辞激烈地攻击对方,希望对方能够知难而退。

     然而,如此刚硬的态度,不但不能解决矛盾,反而还会激化矛盾。

     真正厉害的人,面对冲突,首先会让自己的情绪,平静下来。

     他们面对对方“咄咄逼人”的态度,会心平气和地与对方摆事实、讲道理,而不是用“恶言”与对方争胜负。

     如此平静的处理方式,再复杂的问题,也会被他们“妥善”的处理掉。

     人与人之间,很多矛盾的升级,根源往往不在于“问题”本身,而在于处理“问题”时的态度。

     如果态度好,不急不躁,能够充分的尊重对方,给对方台阶下,那么,就可以把“暴风雨”化解于无形。

     温声细语,有时候比疾言厉色,威力更大。

    

     2

     行事要硬

    

     心地善良的人,总是不好意思拒绝别人。

     不管什么东西,别人一要,他们就给;不管什么事情,别人一要求,他们就答应。

     然而,如此做法,换来的是什么呢?

     反而是别人的轻视。

     人性就是如此,越是容易得到的东西,就越会认为是“廉价品”。

     太过善良的人,总是“处处为他人着想”,可是,到头来,却委屈了自己,也惯坏了“贪婪之人”。

     做人,要懂得拒绝。

     拒绝,是每一个人的权利。

     不善于运用这份权力的人,只会被他人肆意的“拿捏”,最终让自己越活越累。

     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人不能有傲气,但绝不能没傲骨。

     所谓“傲骨”,就是“出淤泥而不染”,对自己的羽毛,极为爱惜。

     不论是遇到威胁,还是利诱,都能够坚守自己的底线,坚决拒绝。

     一个守得住底线的人,才能心怀坦荡,无所畏惧。

     东汉时期,王密怀金十斤打算赠送给杨震,杨震拒绝,王密劝道:“晚上无人知晓。”

     杨震回答:“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是无人知晓?”

     王密听后,羞愧离开。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面对诱惑,只有守住初心,勇于拒绝,才能让自己今后的路,越走越宽。

    

     3

     做人要诚

    

     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一个人如果失去了诚信,又如何能立足于社会呢?

     在一些“聪明人”看来,唯有耍弄心机,才可以获得巨大的利益。讲诚信,只会让自己白白损失掉利益。

     如此看法,不过是“小聪明”,“大愚蠢”罢了。

     一个人能够欺骗得,只能是信任他的人了。

     如果失去了他人的信任,又如何能够欺骗他人呢?

     一个人再傻,也不会在同一个地方,上“两次当”。

     通过出卖自己的“信誉”,来获得眼前的“蝇头小利”,不过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是最愚蠢的行为。

     在很多人看来,讲诚信是在对他人负责,事实上,归根结底,讲诚信,是在对自己负责。

     人可以精,但不能“太精”。

     太精,就是“愚蠢”了。最终只会让众人敬而远之,让自己“无路可走”。

    

     结语:

     《论语》中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君子敬畏自然规律、敬畏德高望重之人、敬畏圣人之言。

     所以他们行事循规蹈矩,不敢有丝毫放纵。

     最终,他们能够行稳致远。

     小人则不然。

     他们行事无所忌惮。最终,只会让自己陷入泥潭。

     愿你我,都能心存畏惧,严于律己。

     与君共勉。

    

     来源:哲学 作者:龙靖,一个热爱哲学的理工男,自由撰稿人, 愿用一支笔,点亮每一盏心灯。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安般兰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