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观论(绝了)
2022/12/16 17:17:00 安般兰若

作者丨儒风君
来源丨儒风大家(ID:rufengdajia)


什么是三观?三观就是人生的刻度。
年龄观,决定你生命的宽度;
健康观,决定你生命的长度;
金钱观,回答你生命的质量。
人生下半场,“三观”比五官更重要。

01
年龄观
心若不老,无惧时光
年龄只是一个数字,不是时间给你设的限制。
一岁年龄,一岁心,时光打磨一颗成熟的心。
心若年轻,则岁月不老;你若不老,则快活到老。
99岁的黄永玉,自称是个“90后”。
28岁,只有小学文凭的他,成为央美最年轻的副教授;
56岁,画了一张“猴票”,40年间升值30万倍;
80岁,《时尚杂志》邀请他做封面人物;
93岁,开着一辆红色法拉利,上街和年轻人一起飙车。
刚过完99岁生日,今年黄老的新目标,是为“百岁画展”创作一百张新画。
讨论起自己的身后事,黄永玉戏称,打算死前给自己开追悼会。
他说:“趁自己没死,听听大家怎么夸我。”
至于骨灰:“火化完了,骨灰放到抽水马桶里。
就在厕所举办个告别仪式,拉一下水箱,冲水、走人......
生前我玩得很开心,死后,大家玩一会我好啦。”
人老了,不在年龄,而在心境;人老了,不在身体,而在心灵。
常保一颗赤子之心,就能返老还童。
老人,不要老而不化,不要倚老卖老,不要老气横秋。
要老而有用,老而有趣,老而有才;要有童心,有开通的性格,能够拿得起、放得下。
自己能够安排自己的生活,不但活得自在快乐,也不会造成家庭、社会的负担。

02
健康观
身体无病,心里无事
法国作家蒙田说过:“健康的价值,贵重无比。”
很多人不信,直到生过一场大病,才算活透了。
走进医院,你会看见不一样的世界:有的人彻夜难眠,有的人一睡不醒。
在健康面前,一切都显得微不足道,没有什么是放不下的。
52岁之前,李开复是个很有野心的人。
他是谷歌的首席执行官,忙起来脚不沾地,吃饭、睡觉都嫌浪费时间。
2013年,李开复获评《时代周刊》“影响世界百大人物”。
领奖回来没多久,他就病倒了。
一检查,淋巴癌4期,体内长了20多个肿瘤。
著名主持人罗京,也曾不幸罹患这种病,去世时不过48岁。
确诊后,李开复的第一反应是,得去立一份遗嘱。
他找到律师,遗嘱写了6页,太太怎么安排,孩子怎么安排……
对着亲近的人,一个个交代后事,那个时候心情是最绝望的。
李开复感慨:“人生虽然有很多重要的东西,但是只有健康是无法补救。
并不是说要为了健康放弃一切,但是至少健康要做到及格。
健康不及格,可能就没有人生了。”
生一场大病,能够让你真正意识到,众生平等。
无论你是首富还是平民,生死面前一律平等。
身体健康,是一个人最大的底气,就算身处低谷,也有逆风翻盘的可能。
失去健康,就算富甲一方,也会瞬间化为泡影。
年轻时拿命换钱,生病了拿钱买命,是最愚蠢的活法。
辛辛苦苦一辈子,到头来钱都是给医院赚的。
一旦健康没了,一切就都没了。
在未来的时间里,按时吃饭,少油少盐,早睡早起,坚持运动,定期体检。
有个健康的身体,才是对生命最大的尊重。

03
金钱观
左手花钱,右手赚钱
《浮生六记》有云:“处家人情,非钱不行。”
从前总觉得,钱财乃是身外之物,不必太过在意。
可细想想,人饿了要吃、冷了要穿、病了要治,哪一样离了钱都不行。
张中行担任《世间解》的编辑时,曾向作家俞平伯约稿。
俞平伯欣然同意,写了一篇长文,很快发表出来。
没过多久,俞平伯写信询问稿费事宜。
张中行纳闷:一位如此有名望的大作家,竟然如此在意稿费这样的小事?
由此,他对俞平伯产生了看法,觉得此人俗气,不再与之交往。
直到俞平伯去世,张中行才知道了背后的原因。
原来,俞平伯当年非常缺钱,一家老小都在等米下锅,差点就要靠夫人典当东西度日。
世人慌慌张张,不过为了碎银几两。
偏偏这碎银几两,可让父母安康,可护幼子成长。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还得看看卡里余额多少。
手头没有余钱,遇事连一点抗风险的能力都没有。
你越穷,就越容易感受到别人的恶意;
努力多挣钱,才能少说求人的话。
钱,就是一个人最大的底气。

作者:儒风君,来源:儒风大家。国学爱好者聚集地,超优质国学内容原创号。有温度,有价值,有趣味,儒风大家,伴你读懂中国文化。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安般兰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