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岁离过婚和35岁未婚的女人,你娶谁”,这个男人的回答惹怒无数人
2023/4/15 17:17:00 安般兰若

    

     作者丨周美好 主播丨素年锦时

     来源丨十点读书(ID:duhaoshu)

    

    

     看到一则征婚帖:

     我今年33岁,该找头婚女还是二婚女?

     楼主说自己硕士毕业,已经单身8年了。

     去年开始在软件上相亲,相了5个,但一个都不合适。

     对方不是嫌他身材一般;

     就是不接受他背着房贷。

     碰壁多次后,他开始思考,是不是自己找错了方向。

     “以我这样的条件,该找未婚的还是二婚的?”

    

     不料,帖子之下引发了巨大的争议。

     不少女性留言称:

     “你以为结婚这么容易呢,头婚二婚任你挑?

     你要是条件不行,甭管头婚二婚,人家都看不上你。”

     也有女性的清醒分析:

     “找二婚的比找头婚的难。因为二婚女大概率会权衡利弊,头婚女可能真的有点头昏。”

     暂且不论这些留言的对错,但从侧面上,其实反映出一个现实问题——

     现代的女性,对婚姻越来越慎重了。

     当部分男性还停留在老婆孩子热炕头的传统观念中时,很多女性已经在思考婚姻的价值:

     该不该结婚?

     什么时候结婚?

     婚姻又能带给我些什么呢?

    

     婚姻带给女性的,首先是铺天盖地的歧视。

     这些年,网上一直有个声音:女人过了三十,就嫁不出去了。

     起初我是不信的。

     身处大城市,身边大都是硕士毕业后,立志打拼出一番事业的独立女性。

     我曾以为,针对女性的年龄束缚早已成为历史,没想到,它却真真切切发生在了我的身边。

     我的朋友露娜,25岁硕士毕业后,曾在一线城市打拼过几年。

     31岁,因为母亲身患重病需要照顾,被妈妈独自带大的她,不得不请了长假,回家照顾母亲。

     没想到,因为未婚的身份,从她一回到家,周围的指责与歧视就迎面而来。

     一到周末,亲戚来看望她们时,总会有人苦口婆心地劝她:

     “趁着现在还能挑,赶紧嫁了吧,再大两岁更难嫁了!”

     更有人天天“热情”地张罗着给她介绍对象,可见了面才发现:

     不是性格有缺陷的人,就是离异,想给孩子找个后妈的人。

     架不住家人的催促,她的确出去相过几次亲。

     但每次,都令她身心俱疲。

     她突然想起了当时要回家时,身边人劝她的话:

     “你回了家就会发现,你在那个小地方所能找到的,都是不如你的男性。

     工作虽然更稳定,但你的情感问题,会成为一个大问题。”

     那时她不理解。

     如今看着自己在婚恋市场的境遇,看着身边亲戚带有一丝嘲讽的眼神。

     她突然就明白了。

     即使我们嘴上喊着“男女平权”喊了很多年,但在大部分婚恋市场上,女性就是要被审视和歧视的。

     超过三十岁,你就是没有选择权的。

    

     更有不少人,总以高高在上的态度,对女性评头品足。

     看过一个街头采访:

     27岁离过婚和35岁未婚的女人,你娶哪一个?

     不少男性的回答令人震惊:

     “头婚男人不能娶二婚女人,太掉价了!”

     “35岁还嫁不出去,肯定是丑八怪。”

     “娶个二婚的,太不吉利了吧。”

    

     可真正去看这些男士的条件,又能有多好呢?

     不愿结婚或是离婚,难道只是女性的错吗?

     当然不是的。

     她们只是不想匆忙步入婚姻,去过被家务和孩子局限的一生;

     她们只是主动、勇敢地结束了不幸的婚姻,想要重新开始。

     西安女孩丽丽,工作稳定,事业小成。

     可就是在相亲这件事上,屡屡碰壁。

     他们不会管你什么学历,有没有房子。

     也不会看你一年赚多少钱,有什么价值。

     他们眼中盯着的是:

     你今年多大了,有没有错过最佳生育年龄?

     是你是不是贤惠听话,能不能在婚后照顾好他的一大家子。

     “太令窒息了!

     我努力学习,踏实上进。

     不是为了在20多岁,人生最好的年纪,去给人家当老妈子的!”

     不得不说,现在的婚恋市场中,

     男女对婚姻的诉求太不相同了。

     没有哪个女性,愿意在大好的年纪,被年龄绑架,被婚姻桎梏。

     她们承受的不公,她们能预见的束缚,实在是太多了。

    

     于是,一个宏大的课题摆在了女性面前:

     你是要趁着年轻结婚,还是要趁着年轻为自己打拼?

     而这个课题,还有个重要的前提:

     医学上界定的最佳生育期是真实存在的,错过之后,无论是对身体的损伤,还是生育后的恢复,都会成为一个影响许久的问题。

     可吊诡的是:

     最佳生育期,往往也是一个女性事业展露头角、人生向上发展的时期。

     鱼和熊掌,怎么选?

     关于这个问题,向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明确的答案。

     但不可忽视的是,整个社会所在意的“最佳生育期”,正越来越多的成为限制女性的枷锁。

    

     看过一个博主的分享。

     她是在28岁时候,认识了现在的老公。

     男方大自己3岁,家里催得急,想快点要孩子,担心之后自己年龄偏大不好生育。

     因此,博主迅速进入了备孕模式,并在32岁之前,顺利生育了两个孩子。

     没想到,生完孩子后,随之带来的经济压力让他们喘不过气。

     因为休了两次产假,工作效率低下,加之看护两个孩子所耗费的时间精力太多。

     公司明里暗里打压博主,并以调岗为由,将她派去了边缘的岗位。

     工资少了不说,先前的绩效奖金也没了。

     工资上的缩水,孩子开支的增大,成了这个家经常爆发矛盾的导火索。

     其实不光是她,太多育龄女性,如今都不得不面临工作和家庭之间的冲突。

     北京大学社会研究中心主任谢宇曾发布过一组数据:

     生育对于我国女性工资率存在显著的负面影响。

     有数据显示:女性每生育一个子女,就会造成女性长期工资率下降大约7%。

     而且这一负面影响持续存在,并且随着生育子女数量的增多而变大。

     不少男性工作起来格外卖力,面对996的加班不敢有怨言,生怕没了工作、失去经济来源。

     还有的人,下班了兼职去开网约车,只望着能多创收,让老婆孩子过得好一些。

     当女性因为繁衍价值,丧失了经济来源后,所带来的并非是一个人,一个家庭的问题。

     而是大多数普通家庭所面临的困境。

     怪不得越来越多的人,不愿在年轻身体最好时生育宝宝。

     而是会选择在职业稳定、存款丰厚时繁衍后代。

     毕竟,这是对很多家庭来说,最负责任的选择。

    

     除此之外,女性还要面临的是:

     身边人可能的背叛。

     没有人会确保自己的爱情之树常青,当婚姻面临诱惑时,才是这场婚姻能否继续下去的最大挑战。

     知乎答主@子佳曾分享过自己的婚姻生活。

     她是在22岁那年结的婚。

     那时候刚从大学毕业,象牙塔里的生活让她误以为婚姻生活有多么美好。

     老公求婚时,捧着花对她说:往后我来赚钱养家,你只负责貌美如花。

     她信了,并听从家里的安排,找了份钱少、清闲的工作。

     想着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家庭中,打理家务,照顾孩子。

     万万没想到,婚后第八年,丈夫突然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冷漠了下来。

     他开始有意无意地晚回家,逐渐进入了电话不接、消息少回的状态。

     子佳偷偷去公司找过他几次,从过往的蛛丝马迹里发现,丈夫有了新的意中人。

     对象是合作公司的商务小姐姐。

     工作能力强,举止很有职场风格。

     跟她一身休闲、慵懒的气质完全不符。

     她想起了张爱玲的那句话,知道自己成了丈夫衣服上的一粒饭,而对方,是丈夫心口的朱砂痣。

     虽有不满,有一种青春喂了狗的愤懑,但她还是劝自己冷静下来。

     那一年,她30岁,孩子6岁,走到了人生的分岔路口。

    

     她哭过,也闹过。

     还带着孩子回了娘家,暂时逃离伤心地。

     回溯自己的过往,她发现自己最大的问题,就是将所有情感尽数奉献给面前这个男人,变得没那么独立了。

     痛定思痛,她处理好情绪后,列了一张清单。

     盘点了自己现在拥有的、想要的、和能够获得的。

     当她发现一旦离婚,自己连抚养孩子的钱都无法支付时,突然就想开了。

     “情绪算个屁啊,爱情能当饭吃吗?

     为了自己和孩子,我也得自谋生路。”

     她没提离婚,而是在卧室里给自己搭了个书桌。

     老公不回家时也不催了,拿出书就开始学。

     “心里憋着一股劲的时候,干什么都效率满满。”

     两年后,她拿到了行业内的中级资格证,工资也提升不少。

     拒绝庸碌的、和依靠男人的生活,她虽然身体疲惫,但精神却富足了。

     她不会在患得患失于情感的流逝,也不会忧愁下个月的花销是否够用。

     而是懂得了:

     “步入婚姻,不是让渡自己的权益依附别人,而是让两个人都在其中变得更好。

     如若不能,那就让自己变得更好,更有底气。”

     她也会告诉和她一样的女孩,爱情固然令人陶醉,但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要丧失朝前走的底气。

     并非男人不可靠,而是现实太过残酷。

     懂得先谋生、后谋爱的道理,真的能少吃婚姻的苦。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寻找伴侣,并携手共度一生呢?

     心理学上有一个说法,一个人在寻求伴侣时,通常会去看对方的价值:

     繁衍价值、生存价值、情绪价值。

     繁衍价值,指年龄、外貌、身体健康程度。

     生存价值,指经济基础、物质条件、社会地位。

     情绪价值,指性格、控制情绪的能力。

     你将哪一点摆在第一位,就意味着你对这个人有什么诉求,以及你对自己的婚后生活有什么规划。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三种价值你并不能完全拥有。

     最大的可能,是一种价值到达巅峰时,其他的价值随之跌落谷底,比如:

     生育了孩子,就少了精力赚钱;

     努力为工作打拼,就无法提供给家人更多的情绪支撑。

     若想要寻求利益最大化,少不了两个人的互相补充,和彼此帮扶。

     正如罗曼·罗兰所说:

     “在婚姻中,每个人都要付出代价,同时也要收回点什么,这是供求规律。”

     这也是我们这一生,都要学习的功课。

     婚姻不是挑选商品,也不是选好了就能一劳永逸的事。

     摘下有色眼镜看人,认真地选择伴侣并为日后规划。

     才是我们通往幸福婚姻的不二法门。

     点亮【在看】,愿我们都能遇到对的人,携手打造自己的利益共同体。

     作者 | 周美好,食一碗人间烟火,饮几杯人生起落。

     主播 | 素年锦时,微信公众号:素年锦时FM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安般兰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