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靶向药最常见不良反应有哪些?一文理清
2022/12/27 9:03:55 癌肿预防复发

    

     肺CA治疗指南 肺癌治疗指南!点击【关注】? 公众号该公众号已被封禁

     癌肿根治指南 癌肿根治指南!点击【关注】? 公众号该公众号已被封禁

    

     癌肿疼痛治疗 癌痛、骨转移痛治疗指南! 公众号该公众号已被封禁

     癌肿试验招募 癌症患者免费治疗!点击【关注】 公众号该公众号已被封禁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肺癌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是NSCLC最常见的驱动基因突变。在中国NSCLC人群中,EGFR突变比例为28.2%,在肺腺癌中,该比例可达50.2%。一代/二代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用于EGFR经典突变(EGFR外显子19缺失突变或外显子21 L858R点突变)晚期NSCLC患者的一线治疗,可使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提升至9.2个月-14.7个月,三代EGFR-TKI除抑制EGFR经典突变外,还可有效抑制EGFR T790M突变[1]。不同的三代EGFR-TKI在分子结构上并不相同,而这些分子结构的差异也决定了药物特性的差异,因此药物的不良反应谱也有所不同。

     EGFR-TKI临床试验中报告的最常见的不良事件(AE)是皮肤和胃肠道(GI)毒性(图1)。EGFR-TKI引起的皮肤黏膜毒性包括痤疮样皮疹、毛囊炎、干燥、甲沟炎、黏膜炎和口腔炎。值得注意的是,与一代和二代EGFR-TKI相比,三代EGFR-TKI奥希替尼具有毒性较小的优点,并且耐受性更好[2]

    

     图1 不同EGFR-TKI 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2]

     一代EGFR-TKI

     一代EGFR-TKI包括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和埃克替尼。在吉非替尼的IPASS[3]研究中,吉非替尼组的主要不良事件包括皮疹(3.1%)、腹泻(3.8%)等。≥3级及以上常见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吉非替尼组远低于化疗组,分别为28.7%和61.0%。吉非替尼组发生间质性肺炎(ILD)的患者比例为2.6%(16例),其中3例死亡。

     在厄洛替尼的EURTAC研究[4]中,厄洛替尼组任何不良事件发生率为98%,化疗组为99%。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为93%,化疗组为95%。常见的1-2级不良事件是皮疹(67%)、腹泻(52%)、疲劳(51%)和食欲减退(31%)。3-4级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5%,主要为腹泻(13%)。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2%,其中治疗相关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

     埃克替尼是国产的一代EGFR-TKI,其与吉非替尼对照的临床试验ICOGEN[5]中,埃克替尼组最常见的不良事件是皮疹,埃克替尼组200名患者中有81例(41%),吉非替尼组199例患者中有98例(49%),第二常见不良事件为腹泻,埃克替尼组43例(22%),吉非替尼组58例(29%)。与吉非替尼相比,服用埃克替尼组的患者发生药物相关不良事件更少(61%vs 70%;p=0.046),尤其是药物相关性腹泻(19% vs 28%;p=0.033)。埃克替尼组和吉非替尼组3级及以上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7% vs 10%。

     二代EGFR-TKI

     二代EGFR-TKI主要是阿法替尼和达可替尼,LUX-Lung 3研究[6]比较了阿法替尼与化疗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显示,阿法替尼最常见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是腹泻(95.2%)、皮疹/痤疮(89.1%)和口腔炎(72.1%)。阿法替尼组112例患者(49%)和化疗组53例患者(48%)发生了≥3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PRO分析提示,阿法替尼可以更好地控制咳嗽,呼吸困难和疼痛。

     而二代EGFR-TKI达可替尼与一代EGFR-TKI吉非替尼的Ⅲ期随机对照研究ARCHER 1050[7]中,达可替尼组最常见的3-4级不良事件是痤疮样皮炎(14%)和腹泻(8%)。达可替尼组和吉非替尼组治疗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9%和4%。达可替尼组有两例治疗相关的死亡事件发生(1例与未经治疗的腹泻有关,1例与未经治疗的胆碱病/肝病有关),吉非替尼组发生1例(与乙状结肠憩室炎/破裂并发肺炎有关)。

     三代EGFR-TKI

     三代EGFR-TKI包括奥希替尼、阿美替尼和伏美替尼,总体来看,不同三代EGFR-TKI不良反应谱总体相似,包括皮疹、腹泻、肝功能异常、血液系统毒性等,在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上存在差异[1]。例如,奥希替尼皮疹、腹泻、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类型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相对较高。阿美替尼主要不良事件包括皮疹、腹泻、血肌酸磷酸激酶(CK)升高和肝毒性等,3级及以上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1.6%。

     在FLAURA研究[8]中,与一代EGFR-TKI吉非替尼/厄洛替尼相比,奥希替尼组3级或更高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34% vs 45%)。最常报告的由任何原因引起的不良事件是皮疹或痤疮(58% vs 78%)、腹泻(58% vs 57%)和皮肤干燥(均为36%)。奥希替尼组有22%的患者报告了严重不良事件,一代EGFR-TKI组有25%的患者报告了严重不良事件。

     从阿美替尼的III期临床研究[9]来看,阿美替尼组常见的(≥10%)不良事件为皮肤及皮下组织类疾病(皮疹26.6%)、胃肠系统疾病(腹泻15.4%和口腔炎12.6%)、感染及侵染类疾病(尿路感染17.8%和上呼吸道感染11.2%)、心律异常(19.2%)、贫血(19.2%)和肌肉骨骼及关节疼痛(15.4%)。19.2%的心律异常患者中,1例为5级,4例为2级,其余均为1级。14.0%的患者发生了严重不良事件。

     伏美替尼常见的不良事件包括皮肤及皮下组织类疾病(皮疹12.3%,瘙痒症5.2%)、腹泻(6.7%)、心电图QT间期延长(13.1%)、心律失常(8.2%)、蛋白尿(11.6%)等。5.2%的患者发生了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1%的严重不良事件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1.1%)、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1.1%)[10]

     NSCLC的治疗已步入精准治疗时代,以EGFR-TKI为代表的分子靶向治疗的问世,彻底改变了既往NSCLC的治疗模式。当前临床可供选择的EGFR-TKI较多,临床实践中可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结合不同EGFR-TKI不良事件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的差异,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加入病友交流互助群,扫二维码

     发送病种和报告给博士,即可邀请进群

     ↓↓↓↓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癌肿预防复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