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孩子“赢”了这场游戏,却错过这个世界
2017/7/10 母婴与育儿

    

    

     文丨鱼爸 图片来源网络

     ?

     最近,很多父母都在讨论一款游戏,王者荣耀。

     它太火了,而且在孩子圈里非常流行。

     而且很多妈妈说自己两岁多的孩子也爱玩手机。

     今天谈谈孩子们为什么这么钟情手机游戏。

     他们玩游戏的时候,心理是怎样的状态?

     新闻报道说:西安11岁的童童(化名)曾于去年10月盗刷父亲银行卡九千多元买游戏装备,受访时他承认,知道自己花了多少钱,从同学处得知盗刷的方法后直接就把卡里的钱花光了,“没有犹豫,就是想要好的装备,想赢。

     这个孩子的回答让我们看到孩子的真诚。

     为了赢,就想尽办法去创造条件赢。

     很多爸妈会想,这么聪明的孩子,要是把劲儿全用在学习上,还怕学不好吗?

     可你知道这个孩子的成长环境吗?

     知道他为什么把劲儿放在其他地方吗?

     这都是有原因的,而问题的根结十有八九在家庭环境。

    

     玩游戏非常容易让人上瘾。

     因为很多游戏给孩子一个证明自己能力的平台。

     他们感觉自己在不断升级,不断变得强大起来。

     这种感觉多好,谁不希望自己能强大一点,再强大一点。

     心理学家阿德勒在《儿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养》一书中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理论,我觉得每个父母都要了解下。

     “人性的一个最重要的心理事实就是人们对优越感和成功感的追求。这种追求自然是与人的自卑感有着直接的联系。”

     其实这个理论你不要觉得空洞,实际上它揭露了很多孩子为什么会有这种行为的心理动机。

     孩子的心理很多时候就是在优越感和自卑感中徘徊,好像跷跷板的两端,而父母的爱和爱的方式决定了哪一端会重一点。

     游戏往往在不断地用各种方式强化游戏者,让孩子有兴趣玩下去。

     但是孩子在学习上,你有像游戏那样及时鼓励和表扬吗?

     现实是打击孩子优越感的父母更多。

     比如一个孩子考了90分,父母会问为什么不考95,为什么不冲刺100分。

     谁谁谁不是做到了么?

     但是游戏可不是这样,它只要你给钱卖力,马上让你感受到升级带来的快感。

     这也是为什么在学习上越吃力的孩子,越沉迷于此的原因。

     我小时候数学成绩一直不好,但是语文成绩却遥遥领先。

     幸运的是奶奶从不说我数学为什么只打了85分。

     他反而经常跟人说我的作文又得奖了,还有一只钢笔奖励。

     让我觉得特别有面子。

     另外游戏让孩子找到一种归属,特别是有团队联盟的游戏。

     集体作战,多好啊!

     可以一个人冲锋陷阵赢得同伴的尊重。

     也能一掷千金给大家都升级装备。

     在这里称王,感受到自尊。

     而你看这些孩子,现实中得到了尊重吗?

     很多孩子不敢回家,因为一回家就被骂。

     让一个骄傲的“王”耸搭着脑袋挨训。

     一比之下,你会更喜欢哪个世界?

    

     所以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你如果选择粗暴禁止,指责打骂。

     而不是去反省自己和家庭的原因。

     只会让孩子的行为更加偏离正轨。

     孩子都爱玩游戏,禁止不如疏导。

     在我们这个时代,想要禁止孩子不去接触电视机这类电子产品,是天方夜谭。

     你在家里禁止了,能够保证孩子不在学校接触到?或者在朋友亲戚家不接触?

     有人问我,要不要禁止孩子接触电子设备。

     我的答案是否定的。我从来没有提倡禁止孩子去做一件他能够做的事。

     如果什么都禁止了,那还要父母的教育干什么呢?

     其实这些玩手机游戏,甚至偷偷充钱的孩子。

     他们只是觉得好玩,而不是想着去伤害自己的父母。

     但是父母没有去共情他们的想法。

     没有足够的时间关注孩子内心的需求。

     或者长期忽视孩子的心理状态。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结果导致孩子一步步沉溺其中。

     还有一些父母甚至觉得这样管束孩子丢脸,显得自己小气没面子。

     有一次我看到一个朋友的孩子在玩iPad游戏。

     才8岁的孩子,眼镜片的厚度比我的还要厚不少,已经有600多度的近视。

     我说孩子的眼睛都这样了,为什么还给玩ipad?

     当时他说“孩子班上每个人都有,他不玩我觉得没面子,你知道,他们那个学校,有钱人多。”

     我当时就惊出冷汗,还有这个逻辑啊!

     那我们家是赤贫。

     因为儿子快4岁半,没有摸过ipad啊!

     虽然我常常心痒,去网上或者实体店看了又看。

     最后又忍住了,等他再大一点吧。

     我没有觉得丢脸,可能是脸皮比较厚。

     我不反对给孩子接触电子产品。

     但是我不想过早给孩子配专门的电子设备。

     因为我讨厌电子保姆,还有一个办法就是一起玩。

    

     很多朋友问我:你家儿子不玩手机游戏吗?

     玩,但是我们一起玩。

     怎么玩的?

     在玩之前,当然先定一个规矩。

     每天玩30分钟,到点就结束。

     同意了这个规矩,我们再继续。

     和孩子一起制定规则,会让他感受到尊重,还能养成自律的习惯。

     比如刚开始我给他下载了一个恐龙拼图的软件,总共就10只恐龙,他五分钟就玩掉了。

     后来下载了一个高大上的游戏,画面很唯美,也不吵不闹。

     可惜的是我俩都不会玩,还一起去网上查攻略,好不容易闯了几关。

     后来觉得太麻烦,我们就没玩了。

     也没有去下载新的游戏,就玩其他的去了。

     因为除了网络游戏,还有很多好玩的。

     孩子的世界是现实与幻想交叉的世界。

     虚拟的游戏环境让孩子体验到这种真实的幻想趣味。

     如果父母没有关注到这一点,往往就错过了这个神奇的体验。

     也无法理解孩子为何如此爱虚拟出来的环境。

     这几天放暑假,我跟儿子刚好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把变形金刚的电视剧看完了(因为每天规定看一集,20分钟)。

     当侄子来我家的时候,我们会给每个人幻想一个角色。

     他们之前就一直玩角色扮演的游戏。

     但是这次有我的参与,小家伙们更加起劲。

     我们去公园,会把公园的各个部分当作基地。

     他们的想象力完全超出我的想象。

     我只是开了一个头,接下来就让他们带着我玩。

     他们会把水管幻想成陆地桥。

     把天上最亮的那颗星星幻想成塞伯坦。

     儿子喜欢声波,那模仿的可像了。

     过一会就神神秘秘地跟我汇报说自己搜集到了几个不明信号。

     看上去非常喜欢这个情报官的角色。

     然后我们每天晚上就去公园玩。

     玩了很久就换一个游戏。

     多带着孩子一起玩,特别是大运动量的户外游戏。

     玩得满头大汗,尖叫,全速冲刺,打滚……

     他们的精力得到了充分的释放。

     回家就睡了。

     当然还有很多其他好玩的。

     比如一起看一本搞笑的书。

     一起骑着自行车去周边兜圈。

     或者去公园溜达,去河边看老人们钓鱼。

     大自然这么美,有很多好玩的。

     就是因为从婴孩时期开始,我们就在一起玩着。

     他喜欢这样的陪伴,所以一起玩手机游戏,看电影。

     也很容易一起去看书学习,一起去外边玩。

     因为只要有我这个好玩的大玩具在。

     玩什么都好。

     这个时候,根本无需刻意去禁止。

     因为在无形之中,就引导孩子远离了电子产品。

     而走近了大自然,走近了书本。

     去拥抱这个真实的世界。

     当孩子在真实的世界里得到了快乐,感受到了自尊。

     那他哪里还有心思沉迷手机游戏中呢。

     请记住:别让孩子“赢”了这场游戏,却错过这个世界。

     - END -

     作者:鱼爸,家有小子一枚

     立志做一名合格的80后奶爸,童书编辑,阅读推广人。

     爆文推荐

     我把老公逼成了小三

     你们吵架,跟孩子道歉了吗?

     更多精彩内容

     长按识别,关注我们↓↓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母婴与育儿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