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感恩的孩子,长大后比白眼狼还可怕
2017/8/30 母婴与育儿

    

    

     文丨鱼爸 图片来源网络

     多年后,当我看到一句话:父母尚在苟且,你却在炫耀诗和远方。

     我第一时间就想起一个老人和他的儿子。

     记得读大学的第一个学期,一群愣头青,从农村一下子到了城市,有点找不着北。

     因为专业需要,老师说大家尽快想办法装备一台电脑。

     当时我一听就懵了,因为组装一台电脑要3000多,家里刚刚凑钱给我交了学费。

     还有几个室友也是一筹莫展,说要晚点才行。

     才过了一天,一部闪亮的手提电脑就出现在我们寝室。

     原来是那个有钱同学的。

     他对大家都很豪爽,常常拉着几个玩的好的同学一起出去下馆子,说学校的菜不好吃。

     然后晚上就买烧烤和啤酒在外边聚会。

     过了半年,有一次一个满头大汗的老人出现在我们寝室门口。

     用方言说找人,我们只能听懂他说的那个名字。

     原来就是找那有钱同学的。

     辅导员也过来了,跟我们说他是来这边看病的,没想到钱带少了。

     到儿子这来看看,看能不能先拿点路费回去,再寄过来。

     那个老人看上去就是长期劳动的,大大的手掌上面缠着厚厚的茧子,头发已经半白,喘着粗气,非常瘦弱。

     后来才知道他50岁不到,但已被高强度的劳动压垮了。

     当他的儿子回到寝室后,脸马上就变了。

     平常待人满面春风的他,此刻马上冷冰冰地,从牙齿缝里挤出一句话:

     “你怎么来了。”

     “你那还有钱么?”

     “干嘛?”

     “我这次带钱带少了,你看医生开了一堆药。”

     “吃那么多药干嘛,又不能当饭吃。”

     老人沉默着。

     “要多少?”

     “500吧,还要给那个帮忙带我过来的老乡买点东西。”

     “没有!只有200了。”

     当时我们都目瞪口呆,在旁洗衣的洗衣,做作业的感觉做作业,没事做的就在床上装睡,都不想惹毛他。

     最后老人拿了300块走了。

     只是他请人吃一两次饭的钱。

     后来,我们寝室的人他也不一起玩。

     而我们,也不想跟他玩。

     总觉得心里有点堵。

    

     我们中国的父母,都自带一种牺牲精神。

     自己可以不吃不喝,也要给孩子吃,给孩子喝。

     没有自我,以孩子为中心,把自己的一切都寄托在孩子身上。

     所以往往让孩子觉得自己是天。

     曾经看到过一个贴吧里,几个10多岁的孩子在那说自己的风光事迹。

     有一个孩子说:“你们知道我是如何控制我爸妈的吗?我就跟他们说,不给我买手机,我就跳楼。不让我玩游戏,不让我看电视,我就跳楼。每次我一说,他们就直哆嗦,马上束手就擒。”

     这是一个多么“聪明”的孩子,他知道父母在乎自己,所以他就想着用这个去控制父母。

     当教育真的到了这一步。

     我想做父母的也只剩下嗟叹和后悔了。

     在过去的日子,有没有?哪怕一次想过:

     从什么时候开始?孩子变成了家庭的中心?

     从什么时候开始?你放弃了自己呢?

     从什么时候开始,孩子身上美好的品格慢慢消失了呢?

    

     如果你问一个宠溺孩子的父母:

     你为何要这么做?

     为何要事事满足你的孩子呢?

     甚至自己主动去过度满足孩子呢?

     很多答案是:我爱他,所以我愿意付出我的一切,孩子是我的命根子。

     所以孩子切一个菜你怕她把手指割破。

     孩子扫地做家务,你怕耽误他学习的时间。

     孩子任性地要玩游戏,你怕孩子怪你管的太严。

     孩子第一次朝你挥起拳头打你,你说孩子小,不懂事。

     孩子偷偷拿钱去买东西,你觉得是小卖铺的老板怂恿了你的孩子去花钱。

     因为这样的保护和溺爱,孩子慢慢地变了。

     他一次次地试探你的底线。

     寻找你的弱点。

     还有一个答案:我自己穷怕了,我不想孩子继续穷下去,所以要富养。

     所以自己缩衣节食,也要给还备齐苹果三件套的父母太多了。

     记得我有一次在电脑城遇见一对父子。

     在苹果专卖店里头,我在看电脑。

     那个少年也在那,喊着一定要把手机和电脑一次买齐。

     而老实本顺的父亲就一直在那焦急地说“下次买手机吧,说好先买电脑的。”

     “你看一起买优惠1000,也就15000。给你省钱了。”

     最后那个爸爸把售货员拉到一边说“能不能再少点。我只有1万2。”

     “爸,你不要这么没出息,好不好,我们班谁不是电脑手机ipad一起配啊,都要两万呢,我还给你省了5000。”

     他爸的脸色有点难看了。

     “这次不买了,下次再来。”

     “不买我就不去读书了,本来我也不想去读。”

     听他这么说,那个爸爸马上出去打电话了。

     过了一会回来说“这次给你买了,书一定要读,等会又像我一样给人做小工,我们家需要你读出名堂。”

     这时那个孩子就开心地笑了。

     我当时拿着自己那用了两年的华为手机愣在一边。

     因为工作了将近5年,我也只配了苹果的电脑,因为觉得背着轻便。

     这个孩子的大学入学装备就如此,难道真的是我们国家变得富裕了?

     还是我落伍了?

    

     当我做了父亲,看着眼前的这个小家伙,我也常常想不能让他像我一样吃那些苦。

     那就富养吧。

     但冷静下来后,又会给自己念念紧箍咒。

     告诫自己“不管如何养,一定要让他有感恩之心”

     有感恩之心的孩子,他能懂得父母的不易,也能懂得家里的真实情况。

     如果清贫,他也能跟父母一起积极努力,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如果富有,他也会明白,自己的路终究得靠自己去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富贵而不淫。

     古往今来,如果一个人没有好的德行,成就再大,也会在顷刻间土崩瓦解。

     品格是一个人的灵魂,也是立世之本。

     所以我一直注重孩子的品格教育,把这当作他人生最重要的一堂课。

     如果单纯只是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而忽视品格的教育,那肯定是本末倒置了。

     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请培养孩子的尊长意识。

     你有没有发现:以前我们10岁了,吃饭是主动给老人装饭。

     如今吃饭,基本都是老人给10岁孩子装饭。

     而孩子在那心安理得地等着,慢一点还不高兴。

     在很多家里,是几个老人一起伺候着小皇帝或者小公主。

     我们不需要在学校大操场上做感恩的讲座,搞形式主义。

     而应该在平常就让孩子有尊老爱幼之心。

     给孩子做出以身作则地榜样。

     我每次收到家乡亲人的礼物。

     打开时总是珍惜而感怀这份情义。

     也会告诉儿子,这是你婆婆给我们准备的,然后说说故事。

     打电话时表达自己的敬意和喜爱。

     等跟老人家见面了,孩子跟老人也更亲切一些。

     父母也可以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

     感恩土地对我们的供养,生长出庄稼,供我食。

     感恩一棵大树的贡献,有阴凉,还有一片绿意,供我休憩。

     感恩对我们帮助过的人,他们的温暖的心意和美德正是我们需要学的。

     所以那时我收到了一箱子樱桃,会叫儿子分给小卖铺的阿姨一点,尝尝看。

     也给早餐店的叔叔一份。

     我告诉儿子,你去送吧!

     因为他们在我们的生活中给予过很多的帮助。

     我们要记得,并且尽力回报他们。

     有很多的父母认为“孩子还小,可以放宽一点,长大后再严格一点”,或者是“孩子长大了自然会懂事的。”

     其实不然,因为“树大看苗,人大看小“。

     在孩子年幼时,父母的影响是最深刻,最直接的。

     如果你从小对孩子骄纵宠溺,到大了的时候估计就来不及了。

     而没有感恩之心的孩子,长大后真的比白眼狼还要可怕。

     *声明,文章授权转载与养育男孩(id:breedboy),作者:鱼爸,家有小子一枚,立志做一名合格的80后奶爸,童书编辑,阅读推广人。

     - End -

     爆文推荐

     这样大写的婆婆,给我来一打

     越来越多的女人离婚后,都选择不再结婚,原因让男人都沉默了

     更多精彩内容

     长按识别,关注我们↓↓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母婴与育儿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