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你所担心的黄疸、马牙、新生儿红斑,全都不是病!(新生妈妈必看)
2017/9/26 母婴与育儿

小宝宝降生了,常常会出现一些新生儿时期所特有的介于生理和病理之间的状态,年轻的父母常常因缺乏新生儿方面的知识而出现不必要的焦虑。
今天我们邀请了厦门市湖里区妇幼保健院的黄水仙老师跟我们分享新生儿的几种特殊生理状态:


约为50%到70%的足月新生儿,生后第2-3天开始皮肤、粘膜和巩膜出现轻度黄染,这是属于正常现象,称生理性黄疸,通常在生后4-5天达高峰,7-14天自然消退。


新生儿口腔黏膜柔软娇嫩,在上颚中线和齿龈部位通常有多个黄白色、米粒大小隆起颗粒,俗称为“马牙”。
这是上皮细胞堆积或粘液腺分泌物积留所致。


两侧颊部各有一隆起的脂肪垫,俗称“螳螂嘴”。有人认为“螳螂嘴”妨碍宝宝吃奶,要将它挑掉。其实这样做是不科学的。


因为母亲的孕酮和催乳素经胎盘至胎儿,出生后母体雌激素影响中断所致。


部分女婴在生后5-7天可见阴道流出少量血液,此系母亲雌激素在孕期进入胎儿体内,生后突然中断所致。


出生后因身体生理性丧失水分,包括肺和皮肤的蒸发、大小便排泄、脐带残端的干枯脱落,产妇在最初几天分泌不足,新生儿吸吮能力又较弱,因此不能取得足够的水分和营养,导致体重减轻。

更多新生儿生理状态:
胎脂、新生儿红斑及粟粒疹
胎脂:
刚出生的宝宝,皮肤覆盖着一层灰白色油脂状物,称胎脂。
它对生活在母体子宫内的胎儿皮肤有保护作用,在分娩时有润滑产道作用,出生后有助保护新生儿皮肤免受细菌感染。胎脂短期内会自行吸收,不必将它擦干净。

新生儿红斑:
胎儿孕育在子宫内温暖的羊水中,皮肤非常娇嫩,多于24-48小时出现全身性的红斑,第2天逐渐加重,第3天逐渐消失。
原因是婴儿皮肤受床单或衣服纤维的刺激产生的反应,无需抗生素治疗,可自行消退。

新生儿粟粒疹:
新生儿1-2周内因皮脂腺堆积,在鼻尖、鼻翼、颜面部形成小米粒大小黄白色皮疹,称为“新生儿粟粒疹”,脱皮后自然消失。
- End -
*声明:文章转自网络,版权归原著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删除。
育儿推荐
育儿|抓紧黄金时间,你不得不收藏的婴儿急救课!
我有39本最经典权威的育儿书籍,价值1000万,但今天免费领取!
更多精彩内容
长按识别,关注我们↓↓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母婴与育儿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