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定规矩,孩子不会抵触
2018/5/30 22:03:22 母婴与育儿

    

    


    

     作者鱼爸,来源公众号养育男孩,ID:breedboy

     1

     常常有妈妈留言说,孩子不听话,怎么办。

     “不管我怎么说,他就是不听,非得我发脾气大吼才行。”

     我们常常说要做一个平和的妈妈,但一转身就火了。

     前段时间发的文章《很多父母,被孩子惯坏了》

     留言点赞最多的是,“关键是有的孩子就像挑战你情绪一样,让你平和不起来,一件事,好好和他说他不听,他还对你发脾气,用挑衅的眼睛看着你,我是心平气和和他说了半小时没效果,不听我的,才发火的。

     要换成我同事,早就一巴掌甩上去了。

     我觉得我脾气够好的了。

     但是我娃给人的感觉就是吃硬不吃软。

     好好说不听,非要发脾气对他吼,他才听。”

     这代表了很多爸妈的心声。

     其实不是我想吼孩子,谁叫孩子不听话,而且还挑战我的脾气。

     那我就要给他一点颜色瞧瞧。

     好像一切都是孩子的错。

     其实,你换一个角度来看的时候。

     会惊奇地发现,其实在这一场情绪的战争中。

     父母不仅误解孩子太多,而且还自以为是地做了裁判。

     靠发脾气逼孩子听话,不如做好这三个改变。

     因为坏脾气只会养出脾气更坏的孩子。

    

     2

     理解孩子,请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孩子的行为。

     就从孩子的磨蹭说起。

     有一个妈妈发朋友圈说:“早上睡懒觉起个床几十分钟,吃饭半个小时都吃不完,一直磨蹭!给他讲吃完可以玩,一点都听不进去!我苦恼痛苦!生气!可是没办法,好像已经把他惯成这样了!打完他一会又恢复原样了,怎么办?”

     其实孩子的磨蹭往往是有原因的,需要得到父母的理解。

     我以前也以为孩子的磨蹭就是故意的。可有一天儿子跟我说:“爸爸,别催,因为我的屁股有点肥,裤子又小了,穿裤子要慢一点,能不能多给我一点时间?”

     “好的,我等你。”

     有一天他又跟我说“爸爸,你别催,因为我本身就这么慢。”

     的确呢,他那小小的手指还不够灵活。

     你瞧,他磨蹭是因为衣服的拉链头很难插进去。

     有时候,他正在为鞋子的左右分边而发呆。

     但是怕父母发脾气,或者为了证明自己,孩子的小脸憋得通红都在那坚持着。

     不明就里的我们只是计算着时间,催着催着,还不快点就发脾气了。

     而很多时候,父母的催促,往往来自内心的焦虑。

     一个磨蹭的孩子会让父母感到不舒服,甚至感到害怕。

     因为慢了不行,落后了就晚了。

     这是很多的父母内心的担忧。

     我们要考虑孩子的身高和力量。

     而不能用自己的标准来要求孩子如何如何。

     这不是尊重,而是蛮横。

     当然,更难顾及的反而是孩子的想法。

     其实孩子是有自己想法的,可很多父母却只希望孩子听从自己的安排。

     比如有妈妈说孩子做事很拖拉,吃饭慢。

     那有没有想过这件事是不是孩子喜欢做呢?饭菜是不是孩子喜欢吃的呢?

     每次我说带儿子去看电影,那他做事的速度比平时要快一倍。

     而一旦做了他喜欢吃的菜。

     基本不要你叫他,自己就凑过去,吃得又多又快。

     所以有时我匆匆做的饭菜,并不可口。

     小家伙实在是吃不下去了。

     这时发脾气肯定没用。

     只能在饭菜上下点功夫。

     这不是孩子挑食,而是我真的没有用心做啊。

     当有了这样的共情。

     就不会因为孩子磨磨蹭蹭而发脾气了。

     因为你懂他行为背后的原因。

     对孩子来说,这是非常珍贵的。

     而孩子为什么发脾气?

     这就考验父母的耐心和观察力了。

     一旦弄清楚了原因,往往就能迎刃而解。

     而弄清原因最好的办法,就是放下自己那不可一世的家长权威。

     蹲下来,先接纳孩子的情绪。

     然后去设身处地地从他的角度想想。

     跟孩子耐心地沟通。

     当孩子感受到了你的真诚和接纳。

     他们也往往愿意把情绪说出来。

     这可是让他们学会管理情绪的关键一步。

    

     3

     请马上满足孩子的合理需求,不要带条件。

     孩子总是会跟我们提出需求。

     什么是合理的需求?

     就拿孩子坐地上玩这件事来说。

     很多父母为这个头疼。

     一看到孩子坐地上,马上就喊:“快起来,地上脏!”

     孩子不理会,继续玩自己的。

     这时大人就气急败坏地扑过去,拎起来。

     然后说一大堆不能坐地上的理由。

     当然,孩子在户外,随便找一地儿就坐下,肯定不妥。

     你也不会让孩子一个人坐在大广场的地板上玩。

     这时如果孩子想要这样,那是不正当的需求。

     我们可以告知孩子原因,并且找一个能坐的地儿。

     但是在家里,很多父母也不准小宝贝坐地上。

     甚至为这个事担忧。

     我觉得这个根本就不要担心。

     因为环境允许时,孩子这样的需求就是正当的了。

     儿子如今从幼儿园回来后,也常喜欢坐地板上玩。

     明明在沙发上的,一眨眼就坐地板上,或者跪在地板上,趴在桌子上玩。

     刚开始我们还说他,说地上凉。

     一见他坐着就提醒他。

     有一天,我看到老婆很久没用的瑜伽垫。

     不如放沙发前的地板上给他用,这样就能自由自在地坐在地上玩了。

     此后,再也没有为这件事烦恼。

     不需要再吼,也不需要操心提醒。

     孩子在那玩的很开心。

     这个就是正常需求。

     孩子们都喜欢坐地上玩,这是天性。

     父母可以做一个小小的改变,满足孩子这样的需求。

     仔细一想,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情形。

     常常是大人强势而专制地设定一些条条框框。

     让孩子的一些正当需求被压迫着。

     可惜的是,孩子小的时候,并不知道跟你说:“爸爸妈妈,我需要一个大大的垫子”。

    

     4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培养亲密关系。

     我们养育孩子,绝不是为了养一个唯唯诺诺、没有主见的孩子。

     所以,依靠发脾气来逼迫孩子听话,是父母不能犯的错。

     在所有的亲子关系里。

     信任而亲密的关系是非常难得的。

     因为有了信任,父母说的话,孩子会听。

     在最初的时候,父母总是能轻松的获取孩子信任的。

     比如一个小宝宝,会因为妈妈的微笑,敢于跨越视觉悬崖的考验。

     因为妈妈的微笑,让孩子觉得是安全的。

     他们把自己的全部,包括生命,都交付在妈妈的手中。

     可是当孩子大了的时候,会发现自己的父母常常跟自己撒谎。

     承诺的事一再改变,甚至变卦。

     他们会发现自己的想法没有得到认可。

     如果父母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根本没有去顾及孩子的心理发展,而把孩子交给老人。

     自己为孩子的物质生活更好而打拼。

     可是信任和亲密正在慢慢消失。

     当有一天,你突然发现孩子变了。

     变得完全像一个陌生人的时候,你说什么,孩子都觉得你是找茬。

     而孩子说什么,你都觉得带刺。

     想让孩子听话。

     还要记得,守护住亲子间的这份信任和亲密。

     做好了这三点,我想,孩子们会很乐意守规矩的。

     何况孩子们本身也有寻求秩序的意愿。

     只是看父母是不是做得足够好。

     鱼爸,家有小子一枚,立志做一名合格的80后奶爸,童书编辑,阅读推广人。公众号:养育男孩(ID:breedboy) (一个最有爱的公众号,面向家长群体,每天原创分享亲子养育常识、亲子阅读推广、家庭关系建造知识,新书《和孩子一起成长,是最好的教养》热售中。)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母婴与育儿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