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屎把尿如此坑娃!明明可以轻松如厕,你却偏要把?
2018/7/10 20:00:00 母婴与育儿

     把屎把尿一直是中国的传统育儿方式之一。大马路、小弄堂、大城市、小村庄……给孩子把屎把尿的情况随处可见。

    

     老一辈似乎总是对这一做法特别青睐。很多老人甚至从娃一出生起就开始“嘘嘘”~还伴随着把尿成功的欢呼声。一旦孩子不配合,他们甚至会采取打屁股等方式,不限制时间,直到孩子排出了小便才停止。

     如果接受了新一代育儿观念的娃爸娃妈们反对,他们还会振振有词地表示:“你小时候不都是这样过来的吗?”

     明明可以轻松如厕,你却偏要把屎把尿?

    

     为什么老一辈喜欢把屎把尿呢?

     老一辈把屎把尿无非是因为:

     担心尿布疹:以前的尿布很多都不透气,如果孩子排便后不及时清理,很容易因为闷热而导致尿布疹;

     节约:感觉总要换一次性纸尿布很浪费,定时把尿就可以节约尿布;

     方便:一次性纸尿裤花销大,换棉质尿布又要洗又要擦,孩子还不一定配合,不如隔一段时间就“把”一次。

     然而给过小的宝宝把屎把尿,实际上是非常错误的,还有可能导致一系列问题。

    

    

     把屎把尿有啥危害?

     时间过长、频率过高、完全依靠成年人主观预判的把屎把尿会对宝宝的自然成长带来如下不良影响:

     01

     导致排尿功能障碍,损害关节部位

     小宝宝还没有控制膀胱和排尿的能力,嘘嘘和便便都是没有规律的,一岁半以后孩子才开始有自主排泄能力。过早的排尿训练,违背了宝宝生理发展状况,可能会导致排尿功能障碍。强行训练就好比宝宝声带还没有发育好你就逼他开口唱歌,肯定行不通嘛!

    

     另外把屎把尿的动作本身存在不合理性,如果长时间把屎把尿,会损害孩子目前还未发育完全的关节部位,特别是脊椎部位和髋关节。

     02

     破坏宝宝的专注力

     经常看到习惯把尿的大人隔几分钟就问孩子是否有尿意,可孩子正在专心玩。即使孩子明确表示没有,家长却再三催促该尿了,专注力就这样被破坏了。这就是所谓的“顾得了屁股顾不了脑袋”。

     此外,来自成人的预设和主观判断的把屎把尿,不是来自宝宝真实的生理需要,不利于宝宝心理健康的发展,孩子很难“尊重并相信自己的感觉”!

     03

     不尊重孩子

     要知道孩子也是有自尊的,在公共场合暴露孩子的肛门和性器官,非要把到尿为止,不仅不尊重孩子,还会降低宝宝的性意识。

     为了规避上面这些可能出现的不良情况,我建议不要给宝宝把屎把尿,尤其是小月龄(6个月之内)的宝宝,可以先使用纸尿裤,等到他能坐之后,就可以考虑坐便盆。

     如果妈妈们迫于各方面压力不得不把屎把尿,最好控制时间和频率,一般帮助排便控制在2-3分钟以内,帮助排尿最好只在吃奶后5-15分钟或是孩子睡醒之后。

    

     如何训练宝宝自主如厕?

     我接触的不少妈妈都很着急给孩子脱掉纸尿裤,孩子刚一岁半,就觉得孩子已经到了可以自己上厕所的年龄。

     其实宝宝如厕训练并没有所谓的“时间点”,一定要通过观察判断孩子在生理上是否已经做好了准备。

     通常来说,大部分的孩子都会在2岁左右出现以上征兆,但是也有不少孩子快3岁了才做好准备,所以不要在年龄上一刀切,妈妈要做的就是“等”,等待孩子出现可以进行如厕训练的讯号。

    

     8大指标判断是否可以开始训练

     是否可以开始给孩子进行如厕训练,可以通过由美国儿科学会发布的8大指标进行判断:

     ① 孩子在纸尿裤里尿了或者拉了,能用语言或行动表达不舒服,这说明孩子意识到了自己在排泄,会有想要换尿布的意识。

     ② 尿湿尿布的时间间隔变长,尿布可以保持至少2小时以上是干燥的。比如午睡醒来,发现尿布是干的,这时就说明孩子能适当的控制括约肌了。

     ③ 愿意在马桶上坐着,模仿大人上厕所的样子,哪怕孩子只是坐在上边玩自己的玩具。

     ④ 大便的时间逐渐变的有规律。

     ⑤ 孩子能理解大人的要求,可以遵守简单的口头指令。比如:先憋一下,我们马上就到厕所了,到厕所再上好吗?这时孩子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觉,比如:可以,好,或者点点头。

     ⑥ 孩子在大小便时,会用面部表情或者肢体语言来表达这一情况。

     ⑦ 孩子可以自己或者在家长的帮助下脱下裤子,并且主动要求要穿内裤。

     ⑧ 孩子会对自己的身体器官感兴趣。

     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说出现上述某一项指标,或者少部分指标就可以进行如厕训练了,而是符合半数以上的情况时才可以。

     有条不紊地开始训练

     一旦孩子做好准备,爸爸妈妈们就要保持轻松的、积极乐观的态度,有条不紊地开始训练。

     比如:灌输如厕概念,带宝宝一起上厕所;接触熟悉坐便器;脱掉尿布用坐便器;每天定时尝试;观察并迅速回应上厕所的信号;拉拉裤代替纸尿布。

    

     要让整个训练过程积极、自然、自愿,这样才能顺利完成这一过程,通常如厕训练完成的平均年龄为两岁半左右。

    

     小编说:

     说了这么多,希望妈妈们对把屎把尿这件事情有一个相对清晰和客观的了解。

     不管是迫于压力把屎把尿(至少等到宝宝6个月髋关节和脊柱发育完善一些之后)还是在按主流的方法给孩子如厕训练,都不要强迫、勉强孩子,当然也要照顾孩子隐私,不要穿开裆裤,也不要在公共场合随意把屎把尿。

     顺其自然,合理干预,妈妈的耐心就是这样练就的!

     PS,

     #你家宝宝有把屎把尿的习惯吗?#欢迎留言区分享、交流、讨论哟!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母婴与育儿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