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卖萌吧!!原来可爱可以当饭吃!
2016/12/6 中国科学院北京综合研究中心

    

    

    ▲皮卡丘——日本游戏设计者、漫画家杉森建原创的艺术作品。“可爱”的定义

     在人类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可爱”的定义似乎都被认为是显而易见或是难以言喻的,因此,它可能是一种不断演化的语言学概念。直到20世纪,诺贝尔奖得主Konrad Lorenz和Niko Tinbergen才描述出了人们认为可爱或惹人喜爱的特征,即“婴儿图式”(infantschema):圆眼睛、胖脸颊、高眉骨、小下巴,以及极高的大头小身比例。这些特征对于人类演化而言至关重要,因为它们能帮助大脑识别出弱小的婴儿,并给予关注和照看,以帮助他们存活。

     “可爱”有什么用?

     与之类似,皮卡丘的婴儿特征可能比真实的婴儿特征更加突出,这令其成为了一种超常刺激:太可爱,可爱得令人难以抗拒,同时又不像真实的婴儿那么难伺候。毋庸置疑,这种“可爱”并没有让我们产生想要去真的养育皮卡丘这种虚拟动物的欲望(吗?),但我们的大脑仍然被这类可爱形象的超大眼睛和婴儿特征所劫持了,就好像我们当初演化出感知食物中的糖的能力只是为了更好地获取水果和其他食物中自然存在的糖分来源,但如今却让我们爱上了巧克力奶昔

     为什么萌能当饭吃?

     糖分等其他超常刺激激活大脑的奖赏回路的过程也与之类似。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研究显示,实验室大鼠脑伏隔核区域的多巴胺活动与其所摄取的糖水量成比例。与之类似,俄勒冈州的研究者也表明,肥胖的青少年女性在享用巧克力奶昔时,其尾状核也展示出超常的脑部活动(尾状核是与伏隔核相邻的脑部区域,同样与奖赏机制有关)。看来,不管是婴儿的可爱,还是糖分,或者其他奖赏刺激,似乎都拥有率先打开大脑注意力系统的特权。对于大脑的奖赏回路而言,皮卡丘和巧克力奶昔是一样的。(所以你还会说萌不能当饭吃吗?)

     令人费解的“可爱”

     关于婴儿外表的研究揭示了人类情感的肤浅为什么爱是由如此浅层的外表特征激发的,而不是由更深层次的判断标准而产生的?为了鉴别出有可能需要帮助的婴儿,人脑也需要一系列启发式算法,就像一台计算机需要一系列编程指南一样。Kringelbach和他的同事们希望更多地了解这些“算法”,或许能帮助我们减轻唇裂产后抑郁症对母婴关系的影响。

     这一领域的知识或许能够帮助我们创造出更加可爱的宠物小精灵。不管怎样,随着人们对可爱的文化意识不断加深,大眼睛或圆脸庞将会更加深入人心。

     撰文乔尔·弗洛利希(Joel Frohlich)

     翻译张雪

     审校秦琪凯

    

     文章来源:中国科普博览

     本期编辑:王俞涵

     往期热门关注:

     厉害了~平行世界真的存在

     这几天中国人很牛,整出了几个世界大新闻

     杨振宁为什么反对中国建设高能加速器?

     小伙伴们守护南海必备的科学素养:它的边界在哪里?为什么它是我们的!

     快来围观石墨烯的朋友圈

     为圆女儿一个梦,他用8年时间造了一辆神奇的独轮摩托车

     猪眼看世界:震惊BBC的中国黑科技

     百名诺奖得主力挺:转基因作物再上风口浪尖

     离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洗衣液中的荧光剂到底有没有毒?

     可以救你一命的神之技巧,开车一定要学会

    

     北京综合研究中心

     易点微信编辑器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中国科学院北京综合研究中心是中科院与北京市共建的正局级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中科院怀柔科教产业园整体统筹、协调大科学装置建设运营等工作。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国科学院北京综合研究中心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