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的冬天我们还用“厚德载雾,霾头苦干”吗?
2017/9/7 中国科学院北京综合研究中心
初秋的天气最为舒服,但是每个身在京津冀地区生活的朋友相信都知道,不久之后,雾霾又会不请自来,这样的蓝天白云不知道还能维持多久。
近年来,随着大气治理措施的不断深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整体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但秋冬季空气质量改善不明显。2016年秋冬季以来,京津冀区域先后多次发生重污染天气过程,影响范围大、污染程度重、持续时间长,大幅抵消了前期改善成果。犹记得今年1-2月份,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2+26城)上半年PM2.5平均浓度同比增长5.4%,是2013年以来首次出现不降反升的情况,太原、石家庄等城市甚至上升30%以上。相信那些足不出户等风来的日子大家还都记忆犹新。
雾霾是雾和霾的结合物。霾是指人类活动向大气排放微小颗粒物质(particle mass,PM)分散到大气中形成的固体气溶胶,即悬浮在空气中的微小颗粒物质。霾不是某一种元素或物质,而是排放到空气中的各种微小固体和液体以及它们的反应产物组成的混合物,它们的大小不同,其中,PM10是指粒径小于 10μm 的颗粒物质;而PM2.5是指粒径小于2.5μm的颗粒物质。这些颗粒物主要成分是水溶性无机盐、不可溶矿物质和含碳物质等。这里所谓的水溶性无机盐是指SO24-,NO-3,NO-2等酸性离子和 Ca2+,Na+,K+等金属离子;不可溶矿物质则是指含硅、铝和铁等元素的地壳物质;含碳物质包括无机碳(EC)和有机碳(OC)。
在对北京地区的雾霾成分监测中,大气中粗细粒子的总水溶性无机离子(TWSI)平均浓度分别为41.36±15.79μg·m-3和66.54±47.95μg·m-3,说明北京地区水溶性无机离子污染严重,其中SO24-,NO-3,NH+4,CL-和 Ca
雾霾的形成离不开两个要素,一是空气污染,二是天气条件。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发现,北京地区 PM2.5的污染物主要有六个重要来源,分别是土壤扬尘、燃煤烟尘、生物质燃烧烟尘、汽车尾气与垃圾焚烧、工业扬尘及废气和二次无机气溶胶( 在大气中由一次污染物转化而生成,占污染物比例高达 26% ) 。由此可知污染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工业生产的扬尘及废气,燃煤产生的烟尘,车辆排放的尾气,以及建筑工地和城市道路的扬尘等。空气中的这些颗粒遇到相对湿度特别大且温度比较低的空气,极易饱和凝结形成雾霾。在低风速、低混合层高度以及相对较高湿度等不利气象条件的直接作用下,污染物快速累积,形成逆温层,在逆温层中气温会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升高,温度较高而密度比较小的空气就会位于温度较低而密度比较大的空气上面。这就形成了一个城市密封罩,而且这个逆温层极其稳定,它会像一个罩子一样笼罩在近地层的上空,严重阻碍了空气的对流运动。使其内部近底层的有毒有害气体不能向外扩散,造成严重的,持续性的大气污染。
幸好,今年环保部提前布局秋冬大气雾霾防治工作,8月24日,公布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根据方案目标,今年10月至明年3月,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2+26")要全面完成《大气十条》考核指标,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5%以上,重污染天数同比下降15%以上。其中,北京市PM2.5平均浓度要同比下降25%,重污染天数同比下降20%。
与之相配套的是史无前例的监察监测系统和责任机制。《方案》要求今年10月底前,"2+26"城市所有327个区县要全部建成包含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PM2.5、一氧化碳、臭氧等六项参数在内的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点。监测站点建成后,将实时对外发布信息,所有站点原始监测数据实时上传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所有的数据将以县(市、区)为单位进行排名,排名结果向社会公开。同时,严厉打击监测数据弄虚作假,一经发现干扰监测数据的,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看来,国家真是下决心要对雾霾治理出重拳了,“厚德载雾,霾头苦干”的日子也要结束了。让我们共同期待白居易《负冬日》中的天气能够在未来的几个月里持续的久一点,也告诉孩子们,冬天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的啊~
杲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负暄闭目坐,和气生肌肤。
初似饮醇醪,又如蛰者苏。外融百骸畅,中适一念无。
旷然忘所在,心与虚空俱。
本期编辑:冯凯悦
往期热门关注:
宗师离世无人问,明星家事天下知?你得先知道什么是贝茵体
种太阳的熊孩子去哪儿了?
总统您真的没瞎?这才是裸眼打开日全食的正确方式
有梦怎生成?小编喊你七夕接狗粮啦~
看到地震云就要马上跑?你被事后诸葛亮们忽悠啦~
北京综合研究中心
易点微信编辑器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中国科学院北京综合研究中心是中科院与北京市共建的正局级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中科院怀柔科教产业园整体统筹、协调大科学装置建设运营等工作。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国科学院北京综合研究中心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