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是怎么造成的?
2021/7/27 11:56:00 北京114预约挂号

“
贫血,这是一个非常常见的问题!
什么人容易贫血?贫血的危害有多大?贫血是否需要治疗?日常饮食该注意哪些?
听专业医生为你科普贫血的小常识。”
什么是贫血?
贫血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是指人体外周血中红细胞减少,当低于正常范围时可引起一系列症状,从而导致进一步病变。贫血可通过查血常规诊断。
检测标准:
临床上检测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及红细胞比容,其中以血红蛋白浓度最为常用和可靠。国内诊断贫血的标准定为:成年男性血红蛋白浓度<120g/L,成年女性血红蛋白浓度<110g/L,孕妇血红蛋白浓度<100g/L。
血红蛋白浓度受年龄、性别和长期居住地海拔高度等诸多因素影响,如婴儿、儿童及孕妇血红蛋白浓度常较正常成人低,久居高原地区居民的血红蛋白浓度较海平面居民高。

图片来源:千库网
生活中哪些人群容易贫血?
1
月经量多的女性:因出血多,铁丢失过多,引起缺铁性贫血。
2
孕妇:孕期血容量增大,同时还要满足胎儿生长发育的需求,铁容易不足;如果补铁不及时,很容易导致贫血。
3
长期吃素或生活条件不佳的人:铁摄入不够,导致缺铁性贫血。
4
婴幼儿:因出生前体内储备铁较少或出生后食物中的铁不足以满足生长发育需求,引起贫血。
5
有血液系统疾病的人:比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6
患有胃病的人:影响人体对食物中的铁吸收。
7
有贫血家族史的人:贫血与遗传有一定关系。比如:地中海贫血。

图片来源:千库网
贫血分三种类型
01
红细胞生成减少
可能是因为摄入的铁、叶酸、维生素B12 等不够,也可能是身体因为某些疾病无法合成足够的血红蛋白、生成足够的红细胞。
02
红细胞破坏过多
各种原因导致的红细胞寿命缩短、加速被破坏,身体来不及产生新的红细胞,从而导致贫血。
03
失血
包括急性失血和慢性失血。急性失血如外伤、手术或分娩中出血等。慢性出血如月经量多、消化道出血等。
各有哪些症状表现?

贫血可引起多器官系统的不同表现。

常见症状有:
● 皮肤黏膜症状:面色苍白无光泽、或面色蜡黄、睑结膜苍白。
● 呼吸循环系统症状:心慌、胸闷,活动量稍大点容易出现气短。
● 神经肌肉系统症状:头晕头痛、肌肉乏力、疲劳、耳鸣、晕厥。
● 消化系统症状:食欲不振、恶心、腹胀。如果是因消化道出血引起的贫血,还可表现为黑色柏油样大便。
● 泌尿生殖系统症状:多尿、泡沫尿、月经紊乱、性欲减退。

图片来源:千库网
贫血会出现并发症,比如:
青少年生长发育迟缓;心肌代偿性肥厚;消化功能减退;脾大;严重贫血可危及生命。
哪些贫血需要积极治疗?
1
孕妇贫血要及时纠正,否则会影响胎儿发育。
2
婴幼儿、儿童贫血要及时纠正,否则会影响生长发育。
3
有明显症状的人,比如头晕乏力、心慌胸闷,要积极接受治疗,纠正贫血,改善症状。
4
有原发疾病的,要及早治疗原发病,以免加重贫血症状。
贫血患者日常饮食注意事项
1
均衡饮食,荤素搭配,不挑食,保证蛋白质摄入,比如瘦肉、鸡蛋、鱼、牛奶。
2
多吃富含铁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猪肉、牛肉、鱼、蛋、黑木耳、海带、紫菜等。
3
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可以促进铁的吸收,比如猕猴桃、柑橘、橙子、西红柿、枣。多吃一些新鲜水果、蔬菜促进铁的吸收。
4
牛奶应与补铁食物分开用。牛奶富含钙,钙会影响铁吸收。
5
补铁期间避免喝浓茶、咖啡。

图片来源:千库网
就诊科室
首先在血液科就诊,查清贫血原因,指导分科及治疗。
因血液系统疾病引起的贫血,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遗传因素导致的红细胞合成障碍,建议血液科就诊。
因消化系统问题(消化性溃疡、肿瘤)引起的贫血,建议消化科。
因肾脏疾病引起的贫血,建议就诊肾病科。
因恶性肿瘤引起的贫血,建议就诊肿瘤科。
因阴道流血过多引起的贫血,建议就诊妇科。
中医科,中药可帮助纠正部分类型贫血,还可改善因贫血引起的乏力、头晕等症状。

作者 | 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院 朱玲
编辑/排版 | 夹心、布丁、蛋挞
本文来自“北京114预约挂号”,如需转载请联系114tougao@sina.com

推荐阅读

压力大伤身,试试这些能够减少压力激素的食物!
如何正确调整压力?

风湿和类风湿是一回事儿吗?
分清风湿与类风湿!

莫名的心悸、心慌,警惕“房颤”!
房颤竟然会导致脑卒中!

息肉到底会不会癌变?
息肉是什么?严重吗?

阅读原文查看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院信息(可挂号)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北京114预约挂号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