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写了5年,就为打通这个人性的底层逻辑
2022/7/16 21:23:27 小务虚

     0609下

     1401【手机记录】

     接完橙子,他去lj家了,原本是约来我们家的,lj奶奶一直说去他家吧,橙子最终改变主意,在他家玩。

     我一会17点去接他回来,于是,我突然间可以安静地再喝茶与记录了。

     妻子也说不回来吃饭,于是晚饭也变得简单了,炒个菜,滚个粥就可以了。

     1428

     记录到上面这段文字时我就跑去把粥定时上,把菜洗泡着,这个记录后激发的行为会恩惠后续的我。

     这会上到天台,接橙子的时候,他的鞋子全湿了,装满了沙子,我刚刚把它洗了,带上天台晒。

     我此刻能够记录,背后是橙子在lj家,他的奶奶帮忙照看着,因此我这会可以安静地,安心地记录。

     此刻我选择记录这些背后的能量,而不是第一时间去忙事业的事,我能感觉到确实有一个事情在吸引我,那就是出版社的主编刚刚发过来一个关于书籍与作者介绍的文档,让我一定要提供些建议或者补充一下。

     我说等我晚上宁静的时候,好好琢磨一下。

     正如我现在,我不着急做这件事,我选择先感知完背后的恩惠能量,再去做那件自我的东西,我甚至现在想先琢磨一下我做这件事的发心:“我有没有在“为欲望,为出名,为销售”而做这个事情,我为什么要做这个事情?”。

     如果为了让用户可以更快速地了解我书的内容及核心,我该介绍什么,这本书到底在讲什么,它有何不同

     在我崇敬的作者里面,有王东岳老师,我们发现,他只出版了那么几本书,在混沌讲了以他的书为主线的解读课程,然后他就像隐士一样,很少再抛头露面,他是真正懂背后的人性天道之人。

     有读者说:“如此华贵的思想,不把它推广开,实在可惜”,于是有人建议他扩大影响范围。

     王老师说:“真正深刻的思想,它早期一定是小众文化”,正如早期能够读懂爱因斯坦《相对论》的人也寥寥无几,因此他不着急推广。

     我现在的书柜上,放着相当多的书,有些书可能是我这辈子都不会再去翻开了,甚至有些书还被我拿来“垫东西”,每每看到垫东西的书,我就提醒自己,我一定不能出这样的书。

     这就是我这本书的定位,它的创作过程并不完美,但是它却成了我追求完美,不断提升境界的炼金石,这本书还没有上市,但是它的打磨过程历时一年,我因此前前后后对它背后的创作心理进行了大量的解剖,这是书背后的东西,正如我此刻对这本书的解剖一样,我从一开始对它的定位就不是为了书的结果,而是过程里面的点点滴滴,特别是背后的能量。

     如果连作为作者的我都无法实现反遮蔽,处在“外面”来写书,那么我又凭什么来教读者获得“离苦得乐”的方法。

     因此,我在书前言部分就已经明确指出,这本书是我的一个挑战,挑战“在外面”的解剖,而不是“在其中而不自知”。

     因此,我前前后后实时解剖了大量的关于这本书的背后能量,比如如下这段自我解剖:

    

     它就像下棋中的旁观者一样,细致地观察着自己的情绪,而不是在琢磨如何赢得比赛,我琢磨的,解剖的,正是主宰一切的背后能量,这就是我的书与众不同的东西。

     我把这些东西,不断地细化出大脑的方法论,因为一切的核心,就在于改变我们的大脑。

     我的书,有何不同

     如下这些,是主编对我书的介绍:

    

     出版社主编的介绍无可挑剔,我原本也懒懒的,不想再作修正,我不想为了欲望而去做这些事情,主编是为了工作,他是以业绩为导向对我书的内容进行提炼,本质上也是为了让消费者一目了然,因此这些介绍还是相当精准的。

     但是我依旧有一个疑问:“这些介绍,能突出我的书与从不同的东西吗?”。

     我做任何事情,向来有一个原则,那就是找到那个“底层的第一性原理”,然后在这个稳固的唯一的原理之上,来构建一切的解决方案。

     这是我的书,我的所有文章,解决所有问题的唯一原则。

     我把这个原则,追索到“大脑里面”,于是,我的所有人性问题的解决方案,都是严格的根据大脑的原理来设计的,书中的所有方法论都是围绕这个原则来展开。

     实际上,我所分析的东西,前人已经都有解决方案了,甚至也有不少人达到了那个想要的人生状态,而我所挑战的,是用大脑神经科学的原理来细化所有操作步骤,使得即使是一个普通人,也可以以相对更快的速度来达成想要的人生状态

     【被中断了,去忙家务事了....】

     1637【家务】

     过来lj家接橙子中。

     1837【手机记录中】

     吃完饭,洗碗了,把水果也洗了,有一份樱桃,是zs妈送的,我觉得有点贵重了,不过此前我们分享了粽子,zs也在我们家吃了两顿饭,因此我也接受了,这应该也算是他们的回馈吧,能量因果循环了。

     此刻妻子在给知了梳毛,我在记录【安心地,因为我忙完我的事了,晚点记录完,还要扔垃圾,带知了出去便尿,然后拖地洗澡】。

     饭菜是妻子带回来的,还带了面包,于是我又倒了一杯酒,送这些可口的饭菜

     刚刚17点时,开始修家里的一个立扇,中午睡觉前已经花了半小时研究,没搞定,此前实际上也尝试过一次,当时研究了一小时,于是不行。

     这次是活马当死马医,很大胆,因为主要是拆不开,即使拧开所有的螺丝,原来是里面有很多暗扣,卡死了,此前不敢用力撬,这次是豁出去了……

     1905【空白】

     2117【电脑前】

     下午16点20分,我去接橙子了,于是我中断我的创作,去到楼下先把粥煮好,然后出发去接橙子。

     回来后,我就开始处理那个有问题的风扇,然后就进入晚饭与家务环节,一直到我刚刚上来三楼,就已经21点了。

     正如我现在执行的“对立面思维”,任何人任何事,都可以中断我的手头事,包括事业,这是我对自我的挑战,我挑战把一切“端平”,一视同仁,都一样。

     这种新人生观是我打掉欲望控制的关键方法,它背后的理念是能量因果循环,这是我一切事务的指导原则,我所对接的,是追求能量平衡,这个信念在我的生活,文字与记录中,处处体现着。

     到大脑里面的人心或人性,就体现为我是否可以安心地活着,可以从容淡定地面对一切。

     正如我在前文对我的新书的解剖中提到,我要让自己处在“外面”来写书,而我的这种可以接受任何意外的中断的人生观,正是我实现在外面写书的呈现。

     因为它最终的状态是:

     当我在电脑前的时候,我在写书;

     当我在生活里面的时候,我也在写书,只要我保持对接能量状态;

     最终一切都是一个过程,一个经历,而我的重点是“实时觉察”与对接能量。

     因此,当我把书写完的时候,我就已经得到我想要的结果了,其他的,都是附带的,自然而然的东西。

     更进一步,这本书到现在依旧在“写之中”,因为我要对接的,是写书背后的东西,因此,包括后续书的销售环节,与百家号配合的营销环节,都是我要重点解剖的,我是要解剖这个过程,而不是去为了销售与出名的结果,不是为了去实现名利的欲望。

     因为既然我想以“旁观者”的角度来静观这一过程,我就要确保自己不被这些欲望遮蔽。

     我希望呈现出来的一切,可以用老子的“上善若水”的圣人境界来理解,对于圣人来说,他不关心任何结果,他只关注打磨一个极致的产品本身,即使没有任何回报,圣人依旧全力以赴地打磨这个产品。

     不是圣人伟大,也不是我伟大,我更不敢自称是圣人,这是我敬仰与追求的境界,同时,圣人也好,我也好,不敢奢求一点点结果的原因于背后的,底层的强大控制力量,这是我全书的第一目标。

     我们这辈子的目标,就是全面的,深刻地看懂底层的这股强大的控制力量对一切的规定性,最终升起对自我本性的时刻警惕与审视之心,以这样的基本意识来时刻敦促我们保持精进,片刻不敢怠慢。

     调整后的内容简介:

    

     加粗的文字都是我补充上去的,几大要点是:

     解决人性问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重构大脑神经元网络”;

     这是一个庞大的改变本性的工程,它需要我们树立起对底层能量对人性规定性的深刻理解,这是起点;

     人性是全宇宙里面最复杂的,因此,一切都必须严格根据大脑的原理来设计,才不会走弯路,解决方案必须架构在一个稳固的地基上;

     新书预告

     书名《大脑觉醒》,预计7月底开售,首印3000本,而我各大平台的粉丝将近15万,出手慢了,可能要等第二次印刷。

     本书是《第一性原理的思维模型》的升级与延伸,重写了2/3的内容,保留了《第一性原理》中最精华的内容,几乎覆盖所有大脑层面的知识点,它将是我整个课程体系的“地基”,我后续的所有觉察与精进的例子分析,均都在这个基础上铺垫开的。

     本书涉及的重点知识如下:

     动物脑与前额叶的特征与关系,以及它们背后所表征的东西;

     多巴胺与去家肾上腺素;

     自我与自他;

     如何让神经元长出更多突触?如何构建高密度的心理表征?

     利用大脑的情绪机制彻底解决紧张,焦虑,失眠和上瘾等问题;

     相关思维工具:“实时觉察,事先编码,停顿,中断情绪,慢,对立面思维,能量因果循环信念,两个世界思维,类比与比较”;

     目录大体如下:基于大脑神经科学的心理表征

     大脑与突触:最强记忆力的原理

     改变性格的原理:让大脑新生神经元

     真正的深度认知:用第一性原理构建思维模型

     最小作用量原理:宇宙中最高的定律

     模型的效率之争:宇宙诞生大脑的奥秘

     类比法则:自由意志是假象,人生是”命中注定“

     省能法则:激发大脑潜能的奥秘

     「意识的本质」:人类的意识,是宇 宙137亿年演化的目的

     动物脑与本能:这辈子看懂它就够了

     多巴胺的快感机制:如何让大脑时刻处于快乐状态

     去甲肾上腺素:如何消解人生的焦虑感

     觉察思维:大脑最强大的能力

     大脑决策机制:决定乔布斯一生的思维工具

     大脑与匠心:内心强大的奥秘

     正的深度认知:用第一性原理构建思维模型

     匠心思维:用大脑原理来实现梦想

     比冥想更强大的能力,是深度冥想

     因果报应的大脑原理:为什么因果必报?

     用心感受,你就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世界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小务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