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苦短,为什么还要克己?探索大脑5年,终于找到答案
2022/9/15 21:52:55 小务虚
我在一年多前,就提出每天打卡“怕”的主张,并且在星球设置了这个长期打卡反思项目。
我最早设置的是觉察恩惠,但是我发现,在利他之前,在我们生起慈爱与善良之心之前,我们必须首先解决自我的“怕”。
因此,“克己才能利他”,这是我2年前的认知。
人生苦短,为什么还要克己?
我当时把人生的答案探索到“感恩”这个点,利他之心源自于感恩,但是我发现一个事实:“如果不克己,我们就一定无法利他”。
老子说简才能大方,如果你生活不简,就一定无法大方,更别说慈与利他。
后续一年多,我就一直在琢磨如何践行“克己”,难道就是克制自己吗?为什么要克制自己?为什么要简?为什么要修行?为什么要精进?为什么要苦行?为什么要无为?
几乎大多数人都认为:“克己是一种自我牺牲”,人生苦短,为什么还要克己?
难道不是应该尽情享乐吗?享乐有什么不好?
于是,我试图在大脑的神经元与情绪情感等相关原理层面找到这个疑问的答案:“享乐为什么不好,如何用大脑原理来回答?”。
在写《大脑觉醒》的时候,我就已经深刻地意识到:动物脑的“想要”,必定会同步造成“害怕得不到”的恐惧,我在书中大量提到这个原理,它是多巴胺与去甲肾上腺素共同驱动的结果。
这个恐惧到底对我们影响有多大,成了我近一年来,密切感知的第一目标。
其次,为什么明明想要的背后是恐惧,为什么我们在享乐的时候,完全没有这个意识?
为什么动物脑在享乐的那个当下,它的眼里,就只有:“人生得意须尽欢”。
但是在享乐后,如果针对每一个放纵进行仔细的前后代价琢磨,那么它造就的麻烦与痛苦是普遍的事实,但是大脑在下次进入放纵情景时,它依旧放纵。
我在大量的当下放纵与享乐后发现,情绪的当下,大脑的理性几乎“短路的”,后来我发现这是一个大脑原理,也就是信息在大脑里流动的方向,是从底层到高层的,而且底层具有决定性作用,其次高层“应接不暇”。
也就是一方面本能自动化系统是默认信号,而且具有屏蔽式高层的能力,情绪越大,这种屏蔽越严重,特别是高层的前额叶是一个单线程精密逻辑,在生活的事发当下,它是应对不过来的,它是手忙脚乱的。【大脑信号特征,参考我最新3篇文章《心理表征3个特征》】
心理表征3个特征之底层,它是如何发挥作用的?【一】
心理表征3个特征之:总裁脑“闭门会客”
从焦虑到宁静:从自我到自他【三】
种种的这些原因,就说明了动物脑放纵是必定的,抵制不了诱惑是必然的。
因此,如何来设计解决方案?




环境,念头与情绪
我开始具备能够与“潜意识”对话的能力,潜意识就是本能网络上的那些固化链接,它们就是存在于我们大脑里面的大量“念头”。
环境出现,念头就会被自动化激活。
今年来,我就大量的特意地带着编码的意识,去进入“环境”,以激活念头,然后观察念头带来的情绪,然后形成对“环境,念头与情绪”的认知,在这个基础上,形成对它的反编码的智慧。
因此,我提出了“人生的答案就是为了经历后的觉察”,就是为了实现看清念头对我们的控制方式与扰乱度的。
星球每日打卡反思“怕”,就是我大量感知后罗列出来的情感,所有的负面情绪,我都密切地感知过,因此我现在对自我的任何一点点情绪,都相当敏感。
比如抱怨,不烦躁,焦虑,着急,不安,宁静,纯粹,害怕,担忧,压力,失落,每一种情绪,经过我大量编码后,大脑瞬间都会出现对应的情景。
当我意识到,所有的人性痛苦源是因为那些已经“事先存在于我们大脑里面的念头”时,如何消解这些念头,就成了我研究的重点了。
当然,在你消解念头之前,你首先必须学会感知念头到底是如何给你造成大量麻烦的,比如我在后文“打卡怕”罗列出来的种种扰乱大脑的负面情绪。
我们要首先识别出自己身上的情绪,只有意识到自己“紧张”了,我们才会去琢磨为什么紧张:“我在想要什么,我在担忧什么”。
比如时常会停下来我手头的事情,感知一下我现在的情绪,比如现在,我内心是相对宁静的,还是着急焦虑的,我有没有在想要结果,还是可以相对纯粹度为自他。
我对自己创作的这个情景的自问,历时3年以上,因此我内心瞬间的任何一点点波动,我都可以立即觉察到。
比如如果我在为了结果,我创作创作就会觉察没意思,会停下来,去逛逛其他地方,看看数据,看看收益。这些都是行为,于是我会停下来琢磨这些行为,我立即就会知道,我刚刚又被动物脑的自动化主导着做这些行为了。
这就是打卡琢磨“怕”,我们要在每一个情景里面,清晰地罗列出自我潜意识的情绪,行为与念头,清晰地知道它们是怎么一回事。
我发现:“环境出现,念头就会被自动化激活”这个原理,它自动化的目标,都是指向:“自我的”,我的痛苦与我的快乐。
于是我意识到,只要将“自我念头,调整到自他念头,所有的想要就会害怕得不到的恐惧就会天然地不见了。”
于是,如何让大脑走自他神经元信号?
在对大脑的感知原理进行更细致的琢磨后,我发现大脑一定会首先感知自我,大脑一定会走自我的信号的,我们一定是自我的,而自我最大的问题,就是它最终一定导致“恐惧”。



当你在星球打卡时,请不要为了打卡而打卡,我设置这个打卡,目的只是引导,如果你觉得自己已经入门了,你不一定要完全按照我的这个方式进行。






发布3篇读书笔记,免费加入知识星球《觉察的力量》【价值58元】
必看精华视频:
第一:什么是“在其中不自知?”,什么是遮蔽?什么是局中人:
这个视频,让你知道什么是觉醒,为什么我们会混乱,无脑与愚蠢
局中人的大脑比旁观者多了一个东西:情绪【也就是笼罩】。
遮蔽我们的,正是无处不在的“自我想要而害怕得不到”的恐惧。
这个视频,让你知道什么是觉醒,为什么我们会混乱,无脑,愚蠢与动物性。
为什么旁观者清?
如何消解紧张情绪?
为什么灵性觉醒,就是旁观者?
为什么你需要静下来?给生活按暂停钮?
为什么你需要静坐与静候?
第二:如何有意识做事,有意识说话,有意识陪孩子?
如何控制念头,产生我们想要的情感情绪?
如何知行合一,正念的参加比赛?
如何从容淡定地当众演讲?
为什么你会紧张到头脑空白?
如何有意识地打网球?无意识打网球时又是什么样的?
第三:大脑记住知识的原理:如何牢牢地记住知识?
如何利用大脑的快感原理来学习知识?
为什么大脑会忘记学习过的知识?
如何有效的牢牢记住知识?
为什么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天才?
如何才能最大限制在调动大脑的潜能?
请一定要用大脑的快感原理,来读《大脑觉醒》
三个步骤,打造大师级别的心理表征,你也可以成为天才
大脑智力最高的时候,是在构建高密度的神经元网络
“过目不忘”的大脑原理:一年学完四年MIT课程?
很多人读完《大脑觉醒》后,觉得还是没感觉,因此,我会推荐结合《第一性原理的思维模型》,这个专栏覆盖我几年来的所有思维模型,均是从不同角度解剖《大脑觉醒》中的核心原理。
比如老子,佛陀,正念,知行合一,修行,这类书中没有涉及到的传统修行。
《第一性原理的思维模型》是小务虚所有文章的理论基础,特别是大脑的相关原理与传统修行文化如正念冥想,知行合一,老子,佛陀的全面解剖,是《大脑觉醒》的延伸与拓展。
本专栏用户可免费加入《觉察的力量》知识星球,请截图
已经更新100个章节
《第一性原理的思维模型:大脑神经科学的修行》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小务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