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第一性原理,精进2年,他获得了这个能力
2022/9/26 20:54:14 小务虚
今天看到如下这篇书评,我第一时间发表了如下有感而发的内容:
这位书友的探索面并不在我之下,有些面比我还深,还广。
读完他的书评,一方面我产生了尊敬感,这是目前为止,我看到的对我的整个体系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与特征最为精致的解剖之一,内容娓娓道来,看着也是一种享受。
第二,我突然发现,探索的人都是最美的,看着他,我就看到了我自己,包括曾经的迷茫,痛苦与探求。
这种美,背后是一种数年如一日的精进与坚持,汗水背后的精神,是能量的表征。
这种尊敬感产生于对背后孜孜不倦
的探索精神的尊重;
产生于对人在多年的沉淀后体现出来的气质,所呈现出来的文字的尊重;
这种文字是有力量的,是匠心精神的一部分,是我长期追求的纯粹度的体现。
我鼓励大家追求这种精神,有点稻盛和夫追求纯净灵魂的味道,让人敬佩。

后来才发现原来是星友“川流不息”的书评【后文简称“川”】,他在星球打卡反思已经2年了;
他在星球回复如下:
已在星球里待了两年了,非常感谢徐老师倾力付出以及一系列的难能可贵的真实案例分享,在阅读徐老师和同学们的反思体验中,本人受教良多,避免了很多弯路。
目前本人在修行自身,协调工作生活方面跟大家一样,仍有诸多焦虑烦恼。
但两年来也跟徐老师和大家的感觉是一样的,身体状态越来越好,心境平和时间越来越多,同时我也知道这些心性思维的训练,不同于肌肉记忆,可以一劳永逸,早先塑造的理性神经链路不持续强化会逐渐被粗大的先天链路分解吸收掉,就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自己少一放纵又被打会原形,希望能继续跟大家学习下去。
书评早就该写的,但因生活杂事较多,只能默默潜水,今日上午正好有完整时间,赶紧把写了一下,以慰心安,所写内容均是本人真实感受,没有任何客套恭维或推销书籍的意思,再次感谢徐老师和各位同学。

小务虚汇总与点评
作者的方法,关注于我们人自身能够高效影响系统运行的“杠杆点”,通过有效训练,实现人的改变。
我很少看到我以外的人,能够把我的东西描述得如此精准,其中提到的一个关键点,跟我长期的困惑是一样的,在传统修行文化中,包括今天大量的研究身心灵方面的老师,比如稻盛和夫的整个体系,5年前,我几乎把他的所有书籍都研究了一遍,他会告诉你人要怎么做,才是正确的,他用一生在证明他的哲学体系的正确性,比如6项精进:
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谦虚;
每天要反省;
活着,就要感谢;
积善待,思利他;
不要有感性的烦恼;
2000年来,这些道理无数人在提,甚至《道德经》和佛法还更深刻,比如善与利他这个思维,5年前,通读了和夫的体系后,我试图在我的事业与人生践行这个思维,在践行的当时,我觉得我是走在正确的路上的,但是数年后反过来看,才发现我当时的利他,是假的。
道理无效的现象如此普遍,我寻遍了所有我所能找到的书籍,就是没找到我要的答案,包括看了大量的大脑书籍,依旧没有发现有人能够提出一个行之有效可以彻底解决的方案。
比如和夫说每天要反省,包括传统文化的“吾日三省其身”,没有人能够讲明白:“反省时的大脑机制”,因为如果不懂这个机制,就不可能知道,到底如何反省,效率与效果才是最好的。
比如:
反思时,反思目标是什么?
反思时,到底在干吗?
为什么要反思?
为什么我们的反思是无效的?为什么难以坚持?
很多导师或大咖,都只是告诉你:“要反省反思,要努力反省反思”。
但是从来没有人能够清晰地讲明白,到底我们在反省反思的时候,大脑里面发生着什么样的变化,我们到底调动什么,在反省什么?
这过程的难点特别多,它必须跨学科进行打通才有可能形成一个系统的有效方法。
比如为什么那些精通脑科学的教授无法提出有效的方案?他们最懂神经元的原理了。
我发现,这不是懂神经元知识就可以解决的,又或者说,你不能太懂,不能太在“里面”,比如我的分法只有2点:“前额叶与动物脑”,我这两个叫法,甚至会被脑科学的教授偷笑:“太不专业了吧”。
但是我的这两个分法,却是对应万物一系演化的两个关键点的,这个方案的提出,背后必须有“第一性原理,能量与宇宙学的背景知识”,它实际上跟我们人的两个普遍状态对应:“理性与感性”。
在这个分法的基础下,我提出了与之对应的:“自我+自他 =100%”的公式。
我把神经元活化信号时的特征分成:自我的本能动物脑信号与自他的前额叶等高级皮质的信号,并且清晰地探明反省反思时,就是对这两种信号的功能与特征的巧妙利用。
特别是,我还清晰地提出了一个核心概念【目的】,那就是我们的反思与反省,它不是虚的,而是像一个城市的道路一样,它是在构建一个成型的网络【心理表征】。
当这个网络构建完毕的时候,就像一个城市的道路修建起来后,它就具备了快速的能量流通能力,此时就表达为人进入生活里面的时候,能够有效的行为举止的能力,所谓的有效是指,我们的瞬间行为已经不再仅仅只是原来固化的那个本能行为,而是我们用知识原理构建出来的后天新行为。
因此,我的反思反省是细化到实时的,我甚至提出:“人生就是为了经历后的觉察”的人生观,我把人生的意义与目的,就定义为是为了觉察【也就是为了反思反省】。
当然,觉察与反思反省,或者冥想,正念与知行合一等传统修行的概念,当它们用大脑神经元的特征来理解时,总体的方向是一致的,但是在细致的特征方面是有区别的。
我喜欢用“编码”来形容这个过程,就像我们编码代码一样,编码出来后的网络,就是我们努力的结果,它是一个真实存在的网络。
因此,要如何快速有效的编码出一个我们想要的网络,成了我最近研究的重点,针对大脑神经元的潜意识本能网络的特征,我提出了如下这几个关键词:“环境,情绪,念头【行为】,自动化与自我”。
最后,我的方案的构建的基本原则,都是在寻找第一性原理在人性层面的决定点,这就是川提到的“杠杆点”。


征集《大脑觉醒》书评
征集懂我整个体系的资深用户对《大脑觉醒》进行书评,以便更多刚刚接触的新人,可以快速地了解到底它是一本什么样的书,作为回报,我将赠送一年的知识星球资格,《觉察的力量》星球。
注:建议书评500字,但是用心了书评,不是字数能界定的,大家用心对待即可。
我希望有意愿长期精进的朋友,都能够加入星球,它经过2年多的运行,已经呈现出独特的价值,有相当部分长期坚持下来的星友们,已经实现了一些不可思议的改变。
100个用户,最终可能也就5个左右的人能够坚持下来,请做好心理准备。
最后,我将在前100位书评中,选取3位内容最精致,最用心,对读者有较大启发的,赠送签名书,考察的维度包括但不限于:
能量,第一性原理
精神,纯粹度
社会价值,对用户的启发
知识性
书评发布在豆瓣,链接如下: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6006220/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小务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