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这个方法修行,你将更快觉悟
2022/10/4 21:29:57 小务虚
如下是读者M的书评:

我是惭愧的
难得纯粹。
每每收到这样的评价,我是惭愧的,
正如我一直描述大脑的最基本特征是“不断地变”,我们的本性是不断地变化的,即使在一天之中,在不同的情景,我们也会呈现出不断的本性。
特别是,当我坐在电脑前创作时,此前大家看到的“小务虚”往往也是更“理想的”,而进入生活的小务虚,往往可能就是另外一个人,这就是我书中提到的“两个世界的思维”。
大脑在知识世界与在生活里面的时候,它几乎完全是不一样的。
因此,我在书中“匠心之书”提到的“纯粹”也是我的理想追求,
当我表述它为“追求”的时候,意味着当下的我,是不够纯粹的。
即使写完书后,继续精进一年的我的纯粹度,在我看来,也就及格线而已。
我的这些言语的目的在于:
精进不断发现的,不是我越来越厉害了,而是发现动物脑的控制与遮蔽的程度,比我一直以来,想象的还要彻底。
我甚至倾向于说,我时刻都在它的管控之下。
也就是,我们的纯粹度与境界,与发现动物脑的遮蔽的比例成正比,我们只有发现遮蔽的事实越多,才会生起更多的敬畏与警惕,这样的意识,才足以支撑我们去有效地提升“纯粹度”。
当我们在自我怀疑的时候,就是在“启动觉察”,此时就是觉醒状态,任何时候,当我们由确定性转变为对当下的不确定性时,就是在启动觉知意识,此时就是在调动前额叶的主意识审视潜意识。
此时就是在琢磨为什么我会焦虑,为什么我会害怕,担忧。
因此,这个书评的第一句话,是非常精准的:“这本书最难能可贵的地方在于作者的发心,启发人们开启觉察、免受情绪左右”。
以一种利他的胸怀解自己当下的情绪
对于第2点,从道理上讲确实是这么一回事,但是用这个道理去精进,却是无效的。
利他一词,总会让我们误解,特别是克己利他。
我强烈地建议我们要用“能量的因果循环”来对接所有这些概念,而不是利他与利己。
能量循环的时候,“我”在共同体里面,是随着共同体的受益而受益的。
能量不循环的时候,共同体破裂,“我”因此遭殃。
同时,克己,也不是克自己,而是克动物脑,克丛林时代以我作为中心的本性,此时,它就是能量不循环。
所有这些概念,都能够在我们的大脑神经元信号特征找到对应的点,比如“自我+自他 =100%”。
能量永远是循环的,是100%的;
当自私自我时,自私拿掉多少能量,循环的那部分,就少了多少能量;
因此,所有平时我们接触到的那些概念,如老子的无为,佛陀的苦行,空与出世,爱,真善美,道德以及传统修行文化中的开悟,正念与知行合一,都要用能量的这个自我与自他的因果循环概念去理解。
因此,老子无为的强大之处,正在于它打消了动物脑的这个本性,而不是做事时的无为。
我甚至在群里说:“我的东西,有一个重点目标,就是把你的人生观,宇宙观从原本一个狭窄的人类用词的语境中,提升到万物,也就是用能量来理解一切”。
而不是仅仅只是痛苦与快乐,不是利他与利己【善恶】的问题,而是一切都是能量因果循环。
可以说,我的方案的重点,背后都离不开对“动物脑的深刻理解与运用”。
这也是为什么《大脑觉醒》的前半部,几乎都是在解剖动物脑背后的化身,即那个规定着一切的能量,而我研究的重点,就是能量是如何通过大脑的这个特征在左右我们的一言一行的。
《大脑觉醒》的后半部,才是解决的天道
不管我把前文这些道理分析多少遍给你听,正如我自己,不管我得到的知识体系多么强大,如何没有后半部的“觉”,我们一定改变不了自己。
比如“14,16,17,18,19,20”这六个章节,几乎都是在探索决定人性的那个点:
“到底能量是如何控制人性的?”;
“到底我们该如何去对接能量?”;
“如何用能量来驱动自己?”
那么,它表达到细处,就进入到我们的生活里面的每一个小事,就如洗碗这样一个事情,我们不需要学习一大堆道理,或者说,即使我们学了一大堆道理,但是依旧无法从洗碗这样一个小家务里面生发出自然而然的喜悦,宁静地洗碗。
那么就说明我们的方法是有问题的。
《大脑觉醒》的后半部,就是这个目标,它实际上,才是一切的核心。
特别是最后面的几个章节,如乔布斯的死亡思维,如果你真正读懂它,你就可以得到一股强大的人生力量。
但是以我的经验,没个2-3年的琢磨,你很难真正得到背后的东西,我写“布斯的死亡思维”,也是到了第三年,才真正明白背后的深刻性,得到我要的那股强大的力量。

动物脑,我经常还喜欢表述为“潜意识”,因为它更能提醒我们以动物脑为化身的那些固化的神经元网络,正是我们要去一条一条觉察与修行的,特别是,这是一个接近自动化的高效率网络。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
请把动物脑从你的人格中分离出来,告诉自己:“它不是我”。
最新好文善良之人,反而赚不到钱?在于违背这条金钱定律
用这个方法感知,你将更快开悟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小务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