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大脑原理实现知行合一,我终于做到了
2022/10/9 20:56:40 小务虚
关于知行合一,我以前写过几篇关于它的大脑原理的文章,但是知道道理到全面在生活里面践行,中间有很长的一段路,而其中的原因,就是知行合一必须情景式解决,即一个情景一个情景实现,背后对应大脑的神经元本能网络,一片网络一片网络地编码。
在近一年中,我一直通过网球比赛【娱乐性的】来实现知行合一,这个情景,成了我突破其他类似情景的关键,核心在于比赛背后的原理,就是大脑的输赢心,即《道德经》中的“争”。
本文是我系列文章中的一篇,分享给大家:
10月7号双打
近一年的网球约球中,我基本上是打单打,单打可以尽兴地打,可以满足我对体力消耗的需求,特别是,它更多的是“自己的比赛”,自己高兴怎么打就怎么打。
某些原因,最近开始约上一些双打,比如今天就打了3盘双打,而且是混双。
其中有一位女的,据说已经退休了,后续简称“慢”,第一次约。
还有另外一位女士,年龄跟我相仿,简称“快”,第二次约。
还有一位男士,简称“切”,第一次约。
慢与不,都是快叫过来的,场是我订的。因此,我都不太熟悉大家的风格。
快是我较看好的,在练习对拉球的时候,她的正反手都相当稳定,有力,击球方式也规范。
慢我觉得一般,所有球都软绵绵地,感觉都是推送式的击球,发球就像打羽毛球式的。
切不太稳定,拉球时很猛。
前2盘,我跟慢组合,完全出乎意料的是,她相当稳定,或者说,不管她怎么击球,由于力量小,球都不会出界,所有回球都是软绵绵的,结果打她的球时,就需要主动发力。
快则正好相反,她的回球一旦过来,是相当具有威胁力的,但是她在出现几个失误后,明显出现了不敢打的状态,水平呈直线下降,结果她频频丢分。
切也一样,偶尔会抽出一两拍好球,但是失误也频频,以至于后面他的球都是切削式地回过去。
我发现双打的时候,对我们影响最大的,不是对方,而是自己的伙伴,打丢分时,我们会觉得对不起同伴,这种心理是:“跟我组合,连累你了”,我们都怕被同伴看不起,怕他批评,不认可与离开。
因此,一旦连续几拍丢分,人就会出现很大的波动,快与切就出现明显不敢打的情感,特别是快,她的水平下降得很严重。
对大家来说,我们都是娱乐性比赛,输赢一点关系都没有,但是“连累”同伴的感觉,让我们变得紧张与失落,此时,如果同伴在语言或态度上,出现抱怨的情感,则会加剧这种紧张感,导致同伴更不敢打。
单打VS双打
此前主要打单打,这让我可以更好地对比双打。
单打时,我追求“关闭性打法”,即关闭掉对手,我的世界只有我跟球,此时,我完全看不到对方。
这个打法往往在第一拍的时候可以较好的实现,但是在后续来回跑动中,注意力就容易被对方吸引,根据对方的移位调动击球,此时就是非合一的容易失误的状态。
快与切水平大幅度下降,就是因为他们的注意力,已经笼罩在怕中了。
双打时,我也在追求这个打法。
我发现我的注意力首先是在同伴身上,如果同伴特别想得分,而我又打丢分了,此时我就会紧张,因此,当我的队友打丢分的时候,我就会琢磨如何不给队友增加压力。
有时候,队友会说一句:“没什么”,但是他的神情却是在乎的,因此,更多的时候,我只是沉默,如果我不知道如何有效地给队友降压,我就什么话都不说。
我发现,沉默几乎适应任何情景,当我们不知道自己对错时,保持沉默一定就是对的。
后来,我们2个男的组合打对方2个女的,当队友丢分时,我说:“没事,理应让分”。
当快打丢分时,慢也会说:“没什么”,但是她却开始教起快怎么打了,开始指点她了,她完全没意识到,对快此刻影响最大的,不是球技,而是她的心理。
快的心理一定很难度,她倍感压力,就是不知道为什么打不好。
队友太完美,不丢分,这反而会给丢分的人增加压力。
我曾经跟“多”单打时,打着打着,他竟然也开始指点我,打丢分我原本就已经烦躁,现在对方竟然还“教起我来”,更何况,我并不认为我的球技比你差,因为对我来说,我有时候打丢分,就是挑战敢打的勇气。
所以,任何时候,当我们开始“指教”别人的时候,请意识到这往往是造恶,因为教对方时,就默认了“我比你懂”的基本意识,这往往是会让对方反感的,特别是平等的朋友关系。
当时我有个感慨,也就是大家基本都可以打得很好的,但是却被一股无形“怕”的力量束缚住了,而我所琢磨的合一,就是如何避免不被这股力量干扰。
正如我在《大脑觉醒》中提到,对动物脑影响最致命的,就是恐惧,在任何情景中,担忧害怕恐惧,都是我们解决任何人性问题第一要点。
打球更不例外。
对立面经历
我经常提到对立面思维,很多人就会理解成“对着做”,我们确实是对着做,但是却不是随便“对”。
我们对的,就是表达为我们本能神经元网络里面的那些标准与念头,用佛家的话来说,叫执念,比如这个例子中,我已经沉浸在单打里一年了,但是当我只能约双打时,我也很愉快地接纳。
对感知来说,去对立面里面感知一下,可以衬托出两个面彼此的特征与珍贵之处。
双打让我意识到,单打时的心理压力,比双打少了来自队友的影响,特别是如果队友不懂得处理,反而会增加我们的心理负担,严重地影响发挥。
执念在大脑的原理在于,一旦它形成,它就是一条潜意识神经元链接,当它不成立的时候,这条神经元就会让我们产生情绪,因此,对立面的目的,就是要重构这条固化的神经元链接,为它构建一些新的链接【新的感知素材】,使得我们可以自然而然地接受对立面。
比如我此刻就为双打重构一些新的认知,一些觉得也不错的认知,使得我可以不执着单打。
单打,可以连续尽兴地痛苦地打2小时,而且球是每一拍都打给你的,这是我喜欢的一个点。
我不喜欢双打的地方在于,有时候,大家水平不等的时候,几乎就是在场上走动,打球的频率不足单打的一半。
这是我以前的认知,但是我现在却发现,我开始喜欢“空着”了,我以前喜欢连着打,不停地打,而当我现在带着觉察的目的去打球时,连着打却是阻碍觉察的。
比如单打的时候,任何时候,你都必须准备接球,或者正在准备执行打球或发球动作。
双打的时候,球可能在同伴那,此时即使是一个小瞬间,我也可以进行瞬间的注意力抽离,比如抽离到自我身上或者其他球友身上。
这就是双打的优势,我发现我开始发自内心地接纳它了,这也是处理执念的关键点,不是我们从理念上告诫自己接纳无常,而是我们要确实处在对立面里面,感知到对立面的那些实实在在的优点,从而有效地消解恐惧。


未完,待续....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小务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