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些话 不吐不快
2022/10/15 22:31:56 小务虚

     今天看到一个书评,把我一直想表达的那种感觉,用一股相当有力量的情感表述出来,“吴”写出了我这么多年的心声。

     这是他的书评:

    

     “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君子,甚至圣人”

     吴应该写出了了大多数长期探索修行之人的内心,这种感觉,一直伴随我,正是这种不确定性,看似有解又无解的混乱与迷茫,在推动我不断地探索。

     我现在的书架上,摆放着大量的书,大部分购于5年前,我曾经相信,只要打通所有“重量级”的书,就可以找到我要的解决方案,因此,我曾花1-2年通读了大量的书籍,所有书籍都会有道理,读的时候,你都觉得没错,但是读完后,你依旧回归原本的生活。

     我找了无数的书,试图找到一本可以回答:“为什么学习了大量的人生理论,却无法应用或改变人生?”。

     大部分人作者,都只负责告诉你道理与知识,但是从来不管读者是否能够真正把知识用起来,这似乎是一个正常的认知:“用不用,这是你的事,跟我作者似乎无关”。

     很多写书人,甚至都不知道这么一回事,他认为只要把知识给你就可以了。

     又或者说,当我全面进入研究背后的天道的时候,我才意识到:“研究知识如何有效落地,是一门深奥的天道学问”。

     我其实很少对《大脑觉醒》进行2分法,它一方面研究人性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它还研究如何有效把知识落地。

     很多人认为:“学习到知识,然后拿去实践,就可以落地”。

     但是事情远远没有那么简单。

     比如《道德经》,它里面几乎把人性的解决方案都拆解出来了,但是老子没有告诉你,如何落地,几乎所有传统修行文化,都在试图做这一步,但是它却无法清晰地告诉你:“如何具体做的大脑原理”,这就导致出现大量神秘的模棱两可的东西,因此,导致大量修行之人走了无数弯路,不管探索多少年,依旧找不到解决之道。

     当时,为了回答,研究这个问题,我看了大量关于学习法的书籍,我发现没有一本是真正触达天道的,因为要清晰地解开这个问题,必须全面系统的打通大脑的神经元原理,特别是动物脑,因为正是它在阻碍我们的学习力,阻碍前额叶总裁脑的发挥。

     重申《大脑觉醒》的一些重点

     《大脑觉醒》几乎就是在回答这个问题的:“如何有效把知识落地?”,但是限于一年前的认知,当时有些细致的东西,没有进行展开,因此,我最近写了大量补充性阅读,读大家一定要结合起来读。

     《大脑觉醒》是很难简单读出味道的,得悟。

     不奢求得到很多,有时候彻底打通一个就够了。

     悟的概念就是,你要坚信眼前的每一个瞬间都不是平白无故存在的,都是天道,把它悟出来,直到你看透所有瞬间,细化到点击某个app的行为。

     悟,还包括停顿,比如吃饭时必须停顿一下,预留足够的时间才能够感知到某个饭菜背后更多的信息。比如下棋时抽离出来观察自己,而不是琢磨棋盘

     基于思维特征,必须为了悟而悟,比如我去打球,不是为了打球而是为了悟,我借打球来悟。

     稻盛和夫说工作与生活的目的是修炼心性,意思就是人生是为了悟,经历是为了悟。

     达到这个境界,悟才真正成立,才真正具备深度与广度。

    

     去打球,不是为了打球本身,而是为了“觉察与悟”

     读书群的好处是实时与最新,方便我把要点指出,同时引导大家进行有效的编码,比如关于觉察与悟的地位与重要性,大家似乎都没有接收到。

     我多次强调:“人生就是为了经历后的觉察”,这句话,背后是一个关于意识与思维的大天道,因为只要一个事件能够成功的预设或激活这个目的,那么它瞬间就可以把我们切换到“旁观者视角”。

     这就是我们思维的重要特征,在左右手刷牙作业中,你每次要用弱模型刷牙,你会发现有难度与阻力,这个阻力来自于大脑对强模型的依赖。

     因此,用弱模型【比如觉察思维】是违背大脑的省能原理的,它会受到来自强模型的抗拒,它表达为你去刷牙的时候,会自动化的选择右手强模型,自然而然的,理所当然的,此时,你要用左手,你得在意志力上突破这个惰性,清晰地告诉自己,我就是要用左手。

     这就是“有意而为”的觉察,觉察与编码,是需要有意而为了,是需要“刻意的”,它类似于我们去找导师练习小提琴,是要去刻意练习提升某个技巧的,此时需要走出舒适区。

     它是相当难的,因此,当我说我去打网球是为了觉察与悟,仅仅这个情景,我践行了一年,直到最近,才开始能够更大程度在这个过程里面,实现觉察。

    

    

    

     核心思维:

     第一:直觉力:

     比冥想更强大的能力,是用直觉看世界

     “直觉可以让我们看到一个更为宽广的世界”;

     “直觉可以让我们看到原来看不到的东西”;

     第二:元认知的能力:

     元认知,一个瞬间看透本质的能力

     而元认知就是用主意识跟进这片自动化网络的过程【主意识跟进潜意识本能】,正如我现在在记录与觉察,就是一个元认知过程,它的核心点是,主意识没有在潜意识里面,而是在外面旁观,我没有真实的让这个事件发生,而是在大脑里面进行了,我的主意识在跟进它到底想要干嘛

     第三:对比式感知的能力,大脑最强大的能力之一

     小务虚:一个感知天道的思维,对比式感知,瞬间看透本质

     第四:像哲学家一样看世界:

     原来,哲学家是这样调动大脑潜能的

     用哲学眼光看世界,这正是你苦苦寻觅的能力

     第五:对接能量的能力

     所有的修行都是为了这个能力,请大家要把这个意识植入灵魂

     真正的开悟,是大脑的这个能力

     第六:打通大脑的记忆力原理:

     小务虚:“过目不忘”的大脑原理:一年学完四年MIT课程?

     “过目不忘”的大脑原理:一年学完四年MIT课程?

     第七:AB事思维

     学习的天道是:“任何时候,当我们做A事的时候,我们本质上学习到的是B”。

     小务虚:AB事思维,让我明白了人生的真正意义

     第八:对立面思维

     小务虚-编码大脑该视频号动态不可引用

     小务虚-编码大脑该视频号动态不可引用

     小务虚-编码大脑该视频号动态不可引用

     小务虚-编码大脑该视频号动态不可引用

     徐老师更多核心思维:

     小务虚:少说话,你将更快开悟

     小务虚:真正的修行,是自我,看到自他能量的过程

     小务虚:实时觉察,一个与大脑对话的能力

     小务虚:真正的顶级思维,是用第一性原理来看问题

     小务虚:决定人生的一个核心能力:对能量敏感的能力

     小务虚:让我真正开悟的,是控制能量的能力

     小务虚:这样的教育,才能高效的开发孩子的前额叶

     小务虚:匠心思维,一个真正的顶级思维

     小务虚:让我真正开悟的,是对立面思维

     小务虚:创造力的本质是:对能量的控制

     小务虚:乔布斯的死亡思维,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思维

     《死亡诗社》:让我终于明白死亡的意义

     小务虚:《心灵奇旅》:人,不能为目标而活,应该为激情而活

     小务虚:人到底该为了什么活着?《心灵奇旅》给出了完美的答案

     共情力,解决一切人性问题的底层法则

     小务虚:这才是真正的深度思考,告别低效努力

     深度思考,解决一切人性问题的思考法则

     慢思考,让大脑真正进入深度思考的状态

     给2021年一个交代,我的年度最佳思维

     2022年度思维,如何获得强大的人生力量

     我的梦想 |我的成长故事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小务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