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的这个能力,是开悟的关键
2022/10/21 21:00:00 小务虚

     人性的复杂性

     5年前,我曾多次阅读《次第花开》这本书,我曾寄希望于它能够帮助我找到人生答案,因此,我多次反复阅读它,特别是每次在生活里面受阻时,我就会停下来读一读它,内心在那个当下,确实会安静平静很多。

     但是没过几天,或者更准确地说,合上书进入生活,我又立即“被打回原型”。

     这个现象是如此之普遍,我感觉我前后的几年,都在轮回这个模式。

     比如佛家讲“无常”,告诉你要接纳无常,接纳意外,不执着,看开一切。

     然后你也这样告诫自己,发现内心确实安静了些,但是很快,你又被激怒,觉得我已经如此包容接纳你们了,为什么还如此对我.....

     有一个说法叫经历世事无常与看透人性的复杂,你的人格才能变成丰满。

     修行无效的原因,就是人性的复杂性。

     因此,如何突破人性的复杂性,找到一个可以行之有效的精进方法,竟然是我5年来的全部努力,我几乎一头扎在这里面,《大脑觉醒》给出了部分答案,但是那个答案,对常人来说,也是相当具有难度的。

     书写完后的一年,我从来没有停止过步伐。

     我时常强调我的这个漫长的探索过来,就是为了提醒大家,如果你精进力度不够,你将花费更多的时间在里面,即使你每天一小时,10年你也未必能够达成目的,而我自身全身心探索的过程,竟然用了5年以上。

     这些话在于提醒你:“人性的复杂性永远超越我们的想象”,《大脑觉醒》一半的内容,就是在向你呈现这个复杂性的,让你知道我们到底面对一个什么样的敌人。

     思维上的刻意练习:构建与强化网络

     5年前,我悟“无常观”的时候,我打开书时,就开始悟。前后多次,不断重复,每次在生活里面碰壁,我就会进行这个过程。

     合上书后,我就进入生活,书本上的东西,不曾进入生活。

     这就是隔离《两个世界思维》的修行与学习,精进无效正是这个原因。

     我最近的方法,除了悟,更多的是践行,或者更准确地说,它不是我们日常所理解的“学以致用”或简单的练习。

     它是一种有目标,有方法的针对性专项训练。

     比如练习网球技能,要成为一个顶尖选手,我们必须在一个资深教练的指引下,有针对性地进行单向训练。

     比如发球这个技能,它又分拆成抛球,挥拍,起跳与击球。

     细化到抛球这个练习,抛什么高度,落点要在哪。确定后,然后进行大量的强化练习,使得自发本能行为就能达到这两个要求;

     例如再细化到“击球”,击球点在不同的面,球会出现不同的表现;

     这应该就是《刻意练习》中的概念,那么我带着“无常观”到生活里面践行,也是这个目的:“就是为了去有目的地专项训练与强化对应的网络,构建那个可以在生活发挥作用的心理表征”。

     也就是无常观这个知识点与生活强化紧密链接的神经元网络,它的反应速度类似于我们的本能网络 ,具备瞬间自动化反应的能力。

     而我最近能够做的,就像练习发球时的抛球一样,我能够清晰地锚定到:

     我如何做时,就是在“让神经元长出突触”。

     如何做时,就是在强化神经元的信号,提升它的效率。

     如何做时,就是在有效地构建我想要的心理表征。

     就是为了去构建在某一个情景下我想要的神经元网络【心理表征】,并且强化它,使之成为可以调节先天本能的后天新本能。

     “人生就是为了经历后的觉察”背后的深意:刻意编码

     我多次强调这个人生观:“人生就是为了经历后的觉察”。

     但是这句话,本质上还无法准确描述我到底在想要表述什么,因为如果你无法准确理解我所提倡的觉察编码思维,那么你必定会走很多弯路。

     《刻意练习》这本书,针对的是“体质或简单认知”方面的针对性练习与强化,几十年如一日,直到成为高手或大师。

     而我的“觉察思维”,同样是这个目的,它针对的是我们的复杂认知与复杂人性。

     此时,我们去经历,就是为了去编码与整顿,而不是为了经历本身。

     这是一个有本质区别的全新发心,也是控制意识的一个关键点。

     比如在挑战左手刷牙的例子中,如果你不是有意而为地去做这件事情,不管你练习多少次,你依旧会不自觉地用右手强模型。

     也就是,如果我们没有带着强烈的针对性的练习意识进入生活,我们瞬间就已经在其中了,失去了觉察,也就无法进行有效的专项训练。

     我以前没有提这个概念,但是我现在必须郑重地指出,复杂思维练习比小提琴这类练习更难,但是我们对它的练习度,从来没有“练习小提琴”重视。

     比如我身边很多孩子,他们去学小提琴或钢琴,会连续很多年,每周去跟一个专项老师练习1-2天,但是我们在复杂认知的心理表征的构建上,却完全没有这样的概念。

     甚至很多找我的人,都明显地想着直接跟我要答案,他们认为,我只要把答案告诉他们,就能解决他们的问题了。

     人性的复杂性在于背后的大脑神经元的本能网络在我们的生活里面呈现出来的千变万化的人性。

     《刻意练习》中也提到不是持续练习20年就能成为小提琴家,而是必须强化练习,比如一开始记住4位数字,然后练习5位,6位,7位,8位,每进步一位,练习的时间,可能是以月为单位的,越往后,越难。

     这个概念与大脑的锚定原理相匹配:“锚定指标,升级与反馈”。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小务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