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春节,看人性,更深刻
2023/1/23 22:43:00 小务虚
本文是2022年春节时写的文章,与2023的春节【今年】形成对比。
用户A打卡反思了如下内容:
过年期间,真的是自我放纵的最佳借口吃酒席:
别人请的,放开吃;
吃零食,这么多选择,随便吃;
不运动,不需要理由,就是饭后不适宜剧烈运动;出去玩,呼朋唤友,一定的;
看书学知识,对不起,心还没有玩够,不是时候;
放下手机,做点有意义的事,开玩笑吗?有什么事情不需要用手机……
太多太多的事情结论归根于一个——“过年假”“我值得放纵”。
小务虚点评:春节,放大了我们放纵的本性
我们经常会羡慕看得进书的人,或者称赞那些刻苦读书的人,
反过来,我们今天大多数人一看起书头就痛,这是功利性读书的产物。
读书,探索知识海洋,原本可以跟这类娱乐放纵具有同类的快感,而功利性的应试教育,扼杀了我们的这个天性。
其次,外在的,让我们放纵的东西【娱乐】,让我们如此容易产生快感,
结果,表面上是我们在选择,实际上,我们都是牺牲者,被害者,我们因此被剥夺了作为人最为强大的能力,那就是沉浸在知识海洋而乐在其中的能力,因为通过巧妙地利用大脑的原理,看书学知识,也是可以产生与美食同样的快乐的。
一句话,放纵太容易了,而春节,放大了我们的这个本性,因此,每个过完春节的人,都会有不同程度上的心虚,然后立志要好好自律。
只是这种自律,用不了几天,又会打回原形。
理念逻辑在现实面前,不堪一击
我们的理性逻辑,在冷静的时候,独处的时候,可以无比清晰。
当我们没有情绪的时候,我们可以无比的理性,在跟朋友聊天的时候,也可以讲一大堆道理,但是转眼间,我们就成了那个放纵的人,然后我们就会觉得心亏,心虚,甚至开始攻击自己,说:
“怎么自己这么不长进”;
“怎么又开始放纵了?”;
“怎么失信了?”;
“为什么我在那个当下会如此卑鄙?连我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
这就是人性的最基本的一个特征,我们一定是“说到做不到的”,任何人,可以把语言说得无比的“漂亮”,但是我们却忽略一个现实,那就是一旦进入到执行环节的时候,驱动我们去行动的,不是道理或语言,而是那股动力,情绪或力量。
这就是我的人性解决方案的重点,我们不需要学习那么多道理,因为我们一定是做不到的,我们要做的,是学习如何为自己获得“内心的力量”,获得行动的力量。
我经常讲一个例子,即我邀请橙子来帮忙洗碗的事例,即使执行到现在已经一年了,但是橙子依旧会不自觉地流露出不情愿,不想洗的情绪,而我们大人之所以可以克服这股惰性,完全就在于,我们的前额叶可以感知到对方的恩惠与汗水,当我们感知到这些汗水时,我们就可以拥有行动的力量。
关于如何调动前额叶去感知,详见我的系列文章。
为什么春节会让我们倍感压力?
2月5号初五,把橙子寄朋友家后,几年来,我和妻子第一次去电影院看电影,《奇迹笨小孩》,妻子当时查了一下手机,说附近有一家看似不错的餐馆,他说:“看完电影,去试下?”。
我说还是回去吃吧,春节刚在老家大吃大喝回来。【实际上,我还想讲背后的大道理,只是停住了】。
回到家12:30分,没有在影院附近吃,回来煮面,放了老家带过来的牛肉丸,炒了个生菜,和春节期间的大鱼大肉对比,这种简单的午餐,让我吃得放心与踏实。
正如最近几天春节在家,天天吃大餐,都是老家新奇的美味的食物,几乎每餐也会喝点酒,大脑很有快感,但是我的内心却没有踏实过,反而是倍感压力,特别是初二晚由于吃得过多,半夜睡不着,一直想吐,跑了几次厕所。
大脑要的仅仅是快感,但是它却成了我们停不下的贪吃本性,我原本以为凭借我近一年来的反思与编码,完全可以无压力应对。
然而我还是过度高估个人在群体及文化面前的力量了,我在以前不断多次告诫自己,当个人进入集体时,不是个人主导集体,而是个人被集体同化。
特别是,我进入的环境,是成就我本性的文化及群体。
而过度的消耗,过度地想要,也恰恰是过年期间,所有亲朋好友间不断较劲攀比的根源。
回广州后,吃着清简的食物,过着简单的生活,瞬间就感知到,原来这才是真正的幸福,而不是大吃大喝,或者亲朋好友之间的那种明争暗斗,虚伪与攀比。
我们之所以需要不断地狂奔,正是因为我们的后面有一股强大的推动力,推动着我们,使得我们有着各种“不得已”的本性。
为什么会如此心累?
回广州后,我也住在村里,但我才感知到,原来我在老家的时候,内心时刻都是有压力的,神经时刻都是紧绷的,一个大家族,表面上大家是一家人,但是背后却不得不注意各种言行,加之这个临时的大家庭在生活习惯上大相径庭,于是,各种各样的焦虑时刻笼罩着大脑。
原本以为过年回家是享受与放松,现在才意识到,我们想要的童年的那个感觉,它的前提是当时的生存系统,而现在已经成家立业的我们,再回到那个乡下时,就注定不再可能找到那个感觉,而恰恰相反的是,我们一定会倍感压力。
一句话,我在老家的那几晚,睡觉没有踏实过,没有睡好过,午休也睡不沉,回广州后,一觉到天亮,午休质量也很高。
我们表面的显意识是吃吃喝喝,而我们的潜意识却在背负相当的重压。
本质上,这就是文化冲突的结果,它体现为我们时不时地各种各样的意见冲突,行为冲突和生活习惯冲突,于是它就展现为相互抱怨,相互限制或指责。
反过来,它也表达为我们担忧【怕】给对方造成麻烦,怕被指责,【或明或暗】,所谓的明就是对方明确指责我们,暗就是对方因为怕被反击而暗地里抱怨或指责。
这些现象,在家庭里面无处不在,只是家,经过长时间的磨合,冲突与矛盾减少了很多,而春节这个由兄弟姐妹,父母及孩子们临时组成大家庭,成了这些矛盾的放大器。
它不一定是显性的,由于长期不在一起生活,必定导致生活习惯的不同,因此隐性冲突,它展现为我们内心不自觉的各种焦虑与怕,毕竟一年难得几天在一起,因此,大家还是会尽可能的控制自己,不让冲突爆发出来。
结果,它就展现为各种隐性的怕,压力与焦虑。
这就是为什么,过完年后,我们会觉得身心疲惫的原因。
疲惫背后的亲情
我跟妻子在家务干活上是相当主动与积极的,不管谁,只要有空,都会主动地去做家务,没有人会偷懒,这是我们家的文化,我与妻子的默契。
但是我们还是会时不时因为各种小事而吵架,比如妻子就经常批评我炒完菜没有把灶台擦干净,或者说我煲汤乱放材料,抑或是鞋子乱放。
2个成长环境【文化】不同的人的做事标准,必定是不同的,但是人在被指责的那个当下,往往会不自觉地反击,因此,任何一个家庭,必然存在或多或少的冲突与矛盾,但是每一次的冲突后,都促使我们去琢磨反思这些矛盾,然后冲突就越来越少了。
任何一个共同体,必定会存在冲击与相互折腾的东西,因此,我们会觉得身心疲惫,但是驱动我们去改掉习惯或者去包容对方的,恰恰就是家里面的亲情,它并不复杂,它就是我们日常生活里面的相互扶持。
因此,把家里面的这个亲情放大到春节的这个临时大家庭,我们就可以找到一切的前因后果,也可以找到处理一切关系的依据。
而所有的这一切,源自于感知,源自于感知后得到的力量。
当我们得到这些力量时,我们就可以拥有坚强的意志去包容和接纳所有不同。
因此,在春节身心疲惫的背后,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那些让我们心动的情感,去感知彼此的相互接纳,包容与支持。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娣団剝浼呮禒鍛返閸欏倽鈧喛绱濇稉宥嗙€幋鎰崲娴f洑绠e楦款唴閵嗕焦甯归懡鎰灗閹稿洤绱╅妴鍌涙瀮缁旂姷澧楅弶鍐ㄧ潣娴滃骸甯拋妞剧稊閺夊啩姹夐敍宀冨閹劏顓绘稉鐑橆劃閺傚洣绗夌€规粏顫﹂弨璺虹秿娓氭稑銇囩€硅泛鍘ょ拹褰掓鐠囦紮绱濈拠鐑藉仏娴犺埖鍨ㄩ悽浣冪樈闁氨鐓¢幋鎴滄粦閿涘本鍨滄禒顒佹暪閸掍即鈧氨鐓¢崥搴礉娴兼氨鐝涢崡鍐茬殺閹劎娈戞担婊冩惂娴犲孩婀扮純鎴犵彲閸掔娀娅庨妴锟�
返回 小务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