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专家雷陵:春季养肝正当时
2023/2/23 17:25:20 十堰中医

     提示:点击上方" 十堰中医" ↑关注官方微信订阅号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养肝是重点肝脏作为人体重要器官之一它默默肩负着合成、代谢、储血、解毒等功能因此肝脏需要我们加倍呵护

     那么春季该如何养肝?

    

     昨日(2月22日)FM92.0十堰旅游生活广播《健康向上》节目特邀十堰市中医医院省级名中医雷 陵做客直播间畅聊春季养肝法则

     点击下图回看视频直播▽▽▽

     春季为什么要重视养肝?

     01

     雷陵:肝脏作为人体重要器官之一,具有合成、代谢、储血、解毒等重要生理功能,而春季随着季节变化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熬夜、暴饮暴食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损害肝脏,则会引发急慢性肝病,因此,日常的养肝护肝不容怠慢。

     《黄帝内经》认为肝脏为“将军之官”,具有主疏泄、调畅气机与主藏血、调节血量的功能,与自然界的春季相应。春季最利于人体肝脏疏泄功能的发挥和喜条达特性的展现。春季万物生长,生机勃勃,肝属木,为风木之脏,故春为肝之主令。

     春季在五行属木,故肝之发病与春季息息相关。春季病毒、细菌等病原微生物繁殖活跃,肝病患者春季机体功能往往处于低下状态功能,加之原有脏腑失调,则易旧病复发,出现肝功能异常及肝脏失调的一系列表现,从而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

     此外,各种慢性肝病在漫长的病程过程中,其病情波动起伏常常与季节气候密切相关,每到春季,病情活动也按期而至。诸如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体内病毒也在春季开始肆虐。因此春季养生宜养肝脏。

     春季如何饮食养肝?

     02

    雷陵:养肝不能千篇一律。根据临床观察,常见肝血不足、肝郁气滞、肝火亢盛、肝脾不调四种类型,故饮食养肝可以从养血柔肝、辛散疏肝、酸收敛肝、疏肝健脾入手。

     肝血不足——养血柔肝

    肝血不足表现:肢体麻木、视物不清、爪甲干枯易断、月经迟滞,魂不藏则心悸易惊、思虑恐惧、失眠多梦等。

     宜食猪肝、羊肝、鸡肝、鸭血、菠菜、当归、枸杞、红枣、桂圆等食物以养肝血,安魂魄。

     肝气郁结——辛散疏肝

    肝气郁结表现:素体肝气不足,或者情志所伤,肝气郁结,失于疏泄,升发不及,可出现胁肋胀痛、咽部异物感、乳房胀痛等表现。

     宜食韭菜、葱、香椿等辛味食物,中药疏肝常借助柴胡、积壳青皮、木香、香附、佛手等行气解郁。

     肝火旺盛——酸收敛肝

    肝火旺盛表现:春日阳气生发,素体肝火旺的人易出现面红目赤、头胀头痛、烦躁易怒、失眠、口干口苦等症状。

     宜食酸豆角、话梅、西红柿、柠檬水等酸味食物以敛收肝气,还可用酸味的中药材如五味子山、酸枣仁煲汤以养肝气。

     肝脾不调——疏肝健脾

    肝脾不调表现:肝遇春而旺,若遇脾土本虚的体质,旺盛的肝气乘机克伐脾土,导致脾胃运化不良,出现院痞纳差、腹胀便搪等表现。

     宜用黄、党参、山药、大枣等甘味中药材以健脾养胃,可适当配合一些具疏肝理气的食物或药物,如佛手、橘子等。

     养肝护肝需注意什么?

     03

    雷陵:中医理论认为“肝喜调达而恶抑郁”,肝的功能以升发、疏泄为特点,是一个“放荡不羁爱自由”的脏器,肝气舒畅则气机顺畅,肝气不舒则气机郁滞,出现偏头痛、两胁胀满、喜叹息、情绪不畅、嗳气频频、腹胀不适、消化不良、大便不调、月经不调等肝气不舒的情况,因此春季养肝护肝需从饮食、起居、情志、运动等方面注意。

     春季饮食养肝少食辛辣多辛甘

     中医有“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之说,春季易使肝旺,肝气旺则会影响到脾,从而诱发一些脾胃虚弱症状,而多吃酸味的食物会使肝功能偏亢,因此,在饮食调养上宜选辛、甘温之品,如大枣、薏苡仁、山药、扁豆、茯苓等,以达五脏平和。

     早春阳气初生,是肝旺之时。因为酸味入肝,具有收敛的特点,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故不宜多食酸收之味,酸梅汁、橙汁、柠檬汁等酸性饮料应少喝。宜多食辛甘发散、温补阳气之品,如韭菜、葱蒜、豆豉、香菜等。也可以适当选择一些柔肝、疏肝、健脾的药食,如枸杞子、郁金、丹参、山药、百合、银耳、佛手等。应忌食油腻、生冷、酸涩和咸辣之品,防止助热生火。

     春季起居养肝早睡早起 防风御寒 保持充足的睡眠,也是春季养肝护肝的一个重要环节。《黄帝内经》讲,“人卧,血归于肝。”人在进入睡眠状态时,血液就会到肝脏“报到”,肝脏得到血液的滋养,才能排出一天的毒素。许多人在春天总感到睡不够,白天昏昏欲睡、精神不振,这种现象其实是“春困”。改善春困不适,要早卧早起,每天保证6~8小时的睡眠,养精蓄锐,以适应春天活动较多的需要。

     另外,春季多风,早春冷空气时有光顾,气温比较低,常常出现中午阳光和煦,早晚却寒气袭人的情况。这个时节的天气以冬冷尚存、多风多湿、乍暖还寒为特点。因此,应多了解气候变化,日平均气温在15℃以下就需要注意“春捂”。“春捂”的原则是注意下厚上薄,重点在于背、腹、足底。春季呼吸道疾病多发,比如感冒、肺炎、气管炎、哮喘等,做好防风御寒保暖,可减少此类疾病的发生。

     春季情志养肝心态乐观 陶冶性情 肝主情志,因此养肝护肝要从心情和情绪着手,关键就是要保持好心态,不宜过于激动、兴奋、躁动、发怒,也不宜情绪低落、常生闷气。要保持乐观积极,心情不佳时可多与家人、朋友倾诉,做到恬淡畅达,使自己的精神情志与大自然相适应,力求身心和谐,精力充沛。唱歌、踏青、练书法等都是舒缓紧张情绪的好方法。

     春季运动养肝春季宜动 促阳生发

     《黄帝内经》认为春季与人体肝脏相应,肝藏血、主筋膜,与人体运动有密切关系。通过运动锻炼,可使体内的阳气慢慢抒发出来,以发挥畅达经络、疏通气血、和调脏腑、增进健康的养生目的。春季运动有助人体阳气的生发,可改善机体新陈代谢,调和气血,增强血液循环和心肺功能,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提高思维能力,精神饱满,并使肌肉力量增强,筋骨更加灵活。

     “春属少阳,适度运动”,春天处在阳气已经生发却还没有旺盛的时候,《黄帝内经》称为“少阳”,因此春季宜于运动,却不宜选择太过剧烈的运动,具体可根据个人身体状况选择一些节奏和缓的运动项目,如散步、慢跑、放风筝、太极拳、易筋经、八段锦、五禽戏等,或不太剧烈的球类运动等,将身心融入大自然之中,修身养性,强健身体。

    

     春季养肝护肝正当时

     以上养肝护肝的方法

     赶紧转发收藏

     享受美好春天

     一起健康养生!

    

    


     专家简介

    

    


     雷 陵

     主任医师,十堰市中医医院肝病科主任,湖北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中医重点专科肝病专科学科带头人,湖北省“知名中医”,湖北省知名中医工作室主任医师。从事中医肝病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30余年,擅长肝胆病的诊治,在治疗各种急慢性肝炎、乙型肝炎、脂肪肝、肝硬化、肝癌及肝源性胆道疾病、脾胃病、传染病、肿瘤病等方面具有很强的能力。

     坐诊时间:周一至周五全天,周六上午

     咨询服务电话:0719—8769397

     往期推荐(戳下方标题)

     ★春天时节,中医为你把把脉,打一场“危肌”攻关战吧~

     ★早春这样吃大蒜,祛除病菌防感冒!别错过~

     ★合理饮食起居,让你摆脱春困之苦

     -END-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十堰中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