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3个肝癌患者就有1个会出现黄疸!有6个方案解决它
2022/9/3 18:30:00 拯救肝癌

    

     点击下方关注,了解更多抗癌知识?

     “发黄的皮肤,金黄的巩膜。”这恐怕就是备受黄疸“折磨”的中晚期肝癌患者呼之欲出的心声。这些症状都是黄疸的最主要临床表现,有的肝癌患者可能还会出现尿液、泪液和汗液的变黄。

     而出现了黄疸的肝癌患者们千万不能掉以轻心,一定要及时检查、进行科学治疗!

     01

     黄疸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说清黄疸出现的缘由之前,不得不先提到一个血液指标——胆红素,胆红素是使人变黄的罪魁祸首。胆红素是胆色素的一种,是胆汁中的主要色素,呈橙黄色,是体内铁卟啉化合物的主要代谢产物。可以分为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

     黄疸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体内的胆红素水平过高,而胆红素主要来自于每天衰老死亡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这些衰老死亡的红细胞会被运到肝脏,其中的血红蛋白也会被肝脏和脾脏转化为胆红素,进而随胆囊分泌的胆汁排出体外。

    

     图片来源:摄图网

     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导致胆红素排出不畅,进而导致胆红素淤积,就很容易出现黄疸,而中晚期肝癌患者由于肝功能下降等其他原因,容易出现黄疸症状,发病率约为29.6%-37.5%[1]

     这个过程就像网上购物一样,网购商品相当于血红蛋白,客服相当于肝脏,而物流公司相当于胆囊。客服处理订单,然后由物流公司送到买家手中。一旦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买家收不到货物,进而导致货物堆积。

     在临床上,诊断黄疸的重要指标就是胆红素水平的高低,包括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和总胆红素。当其中任一一项超过正常值范围时,结合其他临床表现,就可以诊断为黄疸。

    

     黄疸实验室检查表

     值得注意的是:胡萝卜素摄入过多会出现假性黄疸,此时仅手掌、足掌发黄,血清胆红素水平正常

     02

     黄疸分为哪些类型?

     黄疸可按照代谢过程分为三类:肝细胞性黄疸、梗阻性(阻塞性)黄疸和溶血性黄疸,其中和肝癌患者关系较为密切的是肝细胞性黄疸和梗阻性黄疸

     (1)肝细胞性黄疸:由于肝细胞发生病变,使得肝脏对于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等代谢功能发生障碍,导致大量的胆红素滞留在血液中,于是就会出现皮肤、巩膜和尿液的黄染。

     这种由于肝脏本身的病变导致的黄疸称之为肝细胞性黄疸,常见于各种肝实质性疾病,如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肝硬化和肝脏肿瘤等[2]

     主要的临床表现为皮肤粘膜的黄染,可伴有皮肤瘙痒。此外,由于肝脏本身的病变,还可能会出现发热、乏力、恶心、呕吐、腹胀、肝区疼痛等症状。

    

     图片来源:摄图网

     (2)梗阻性(阻塞性)黄疸:在肝脏完成代谢胆红素以后,这些胆红素需要经胆汁排出体外。如果胆管受到阻塞,胆道排出不畅,就会导致胆红素在体内蓄积,进而引起黄疸。此时,这种黄疸称为梗阻性黄疸,又称胆汁淤积性黄疸。约有1% -12% 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会表现出明确的梗阻性黄疸[6]

     肝癌患者出现梗阻性黄疸的原因有:

     ①直接压迫型:当肿瘤位于肝门部或者合并肝内胆管癌时,瘤体会压迫胆管,导致胆管内压力不断升高,胆管逐渐扩张,进而导致胆汁反流,引起血液中胆红素升高,导致黄疸的出现。

     ②直接浸润型:由于肝癌细胞恶化程度高,侵袭性强,当癌细胞侵袭到胆管时,会在胆管上形成新的瘤体,进而压迫胆管,使得胆汁排出不畅,进而引起黄疸的出现。

     ③转移、脱落型:当肝癌细胞脱落入血,由于癌细胞的黏附作用,就会形成癌栓。当癌栓随着血液循环流入胆囊中,就容易阻塞胆管,进而引起胆汁淤积,出现黄疸。

     03

     肝癌患者出现黄疸应该如何治疗?

     如果出现了黄疸,肝癌患者应该怎么办呢?觅健科普君为大家整理了以下几种治疗参考方式:

     1.对因治疗

     对于由于原发性肝脏肿瘤导致的黄疸,包括肝细胞性黄疸和阻塞性黄疸(以梗阻性黄疸更为常见),最重要的是进行原发性肿瘤的治疗

     对于肝功能较好的患者,可以进行肝切除术或者肝移植术;而对于肝功能较差或者出现转移的患者,可以先进行内科综合治疗(如,介入、消融、靶向和保肝治疗等),使得肝脏功能得到一定的恢复以后,再进行手术切除治疗;而对于中晚期肝癌患者,可以进行靶向、免疫或者靶向+免疫等联合治疗。

     当原发性肿瘤被控制以后,黄疸也就会自然而然消失。

     2.手术引流

     对于梗阻性黄疸,还可以进行手术引流治疗。包括内镜逆行置管引流(TBIL)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等,通过置入人工胆管来达到胆汁的顺利排出,降低血清中胆红素的含量,进而缓解黄疸的症状。

     回顾性分析资料显示,手术引流成功率可达95%以上,60%以上的患者出现了好转[3]

    

     图片来源:摄图网

     3.人工肝

     人工肝常用于严重黄疸患者,指的是在体外建立一个肝脏循环,用来代偿或者部分代偿肝脏的解毒和合成功能,能快速缓解黄疸症状,为肝脏的恢复治疗提供宝贵的时间。

     4.肝细胞移植

     肝细胞移植是指将体外分离、培养的肝细胞种植于患者体内来替代或部分替代患者的肝功能不全,适用于急慢性肝功能衰竭和遗传性肝脏疾病。

     5.中医治疗

     中医在治疗黄疸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很多古代的方剂在现在治疗黄疸也有相当大的作用。例如,有国内外研究表明,茵陈蒿汤、大柴胡汤等可以在术后明显降低血清中总胆红素水平、增加胆汁的分泌、加快黄疸的消退[4]。此外,中药还有调节免疫的作用,国内研究表明,利胆活血方可以在术后提高患者血清中T淋巴总数水平,对提高CD4+水平有一定作用[5]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中医讲究辩证论治,因此,觅友们如果想要应用中药,一定要去正规医院询问医生,不可自行用药,更不可相信那些“江湖名医、神医”。

     6.联合治疗

     肝癌患者也可以在进行上述治疗的同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保肝治疗,如在进行原发性肝癌的治疗的同时,可以服用水飞蓟素、天晴甘美等保肝药,来促进肝脏功能的恢复;在进行手术引流治疗梗阻性黄疸以后,积极给予利胆、降酶、护肝等治疗,进一步促进肝功能的恢复和黄疸的消退。

     总结

     黄疸在中晚期肝癌中较为常见。如果出现黄疸,患者要记得及时检查,明确病因后尽快予以对症治疗,恢复肝功能,进一步评估后续抗肿瘤治疗方案,避免延误病情!祝觅友们都抗癌顺利!

     喜欢的觅友可以点个“赞”“在看”!

     肝癌

     相关好文

     《警惕4种促进癌细胞转移的食物,别让抗癌努力白费了!》

     《8问8答,带你快速了解免疫治疗的“身世之谜”》

     《能抗癌还能延缓靶向药耐药?常见的维生素C还能带来多少惊喜》

     点击下方关注,了解更多抗癌知识

     参考来源

     [1]https://wenku.baidu.com/view/0509b1b6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95.html?fr=search

     [2] 杨敏,卢明芹.肝细胞性黄疸的诊断与治疗[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8,21(2):160-162.

     [3] 沈浩,丁浩,杜芳腾.176例梗阻性黄疸病因及诊治分析[J].实用临床医学,2016,17(11):1-4.

     [4] 陈秋源, 钟小生,谭志峰.梗阻性黄疸的中西医治疗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2):221-224.

     [5] 姚昶,朱永康,江涛.“利胆活血方”调节梗阻性黄疸术后细胞免疫功能的临床研究[J].江苏中医药,2009,41(1) :28-29.

     [6]谢思,杨明,黄缘,魏来.晚期原发性肝癌综合治疗后黄疸的诊治及鉴别1例报告[J]临床肝胆病杂志,2021,37(2):400-402.

     内容制作

     封面图片:摄图网

     责任编辑:觅健科普君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拯救肝癌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