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一种治疗胶质瘤的新思路
2020/1/15 9:32:30 生物流BioStream
2018年9月发表在《细胞》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2-HG抑制转氨酶能够破坏胶质瘤的谷氨酸合成和氧化还原稳态,从而杀死肿瘤细胞,提供了治疗脑瘤的新方法。

Glioma: 胶质瘤
突变的肿瘤更敏感,更容易治
IDH突变的胶质瘤对放疗更加敏感。什么意思呢?患者得了胶质瘤,想治好,医生检查了,给放疗一下,往往治不好。多数情况下放疗不能杀死所有的癌细胞。患者受了放疗的罪,癌细胞却没杀干净。癌细胞在体内韬光养晦,时机成熟了又卷土重来,患者的病也就复发了,生存期短。但是如果患者得了胶质瘤,取胶质瘤细胞一检测,发现肿瘤里面有一个基因发生突变了,这个基因正好是一个叫做异柠檬酸脱氢酶(isocitrate dehydrogenase, IDH)的基因,那么这个患者接受放疗的时候脑内的肿瘤细胞就能够被杀死,生存期比没有这个突变的肿瘤病人就长。也就是IDH突变的胶质瘤对放疗更加敏感。这句话让医生讲,那就是:IDH突变的患者预后更好。当然化疗也一样,IDH突变的胶质瘤对化疗更加敏感。一般对于胶质瘤的治疗都是手术、化疗、放疗多种手段同时治疗。

突变的肿瘤产生了大量有毒代谢产物,让自己更脆弱
那有人就问了,为什么它突变了肿瘤细胞就怕放疗了,病人生存期就长呢?这就需要了解这个异柠檬酸脱氢酶IDH的功能了,它到底是负责干什么的?异柠檬酸脱氢酶,顾名思义是个酶,而且能催化异柠檬酸脱氢。异柠檬酸是什么,是三羧酸循环里面的代谢物。异柠檬酸脱氢酶脱氢酶能够催化异柠檬酸产生α-酮戊二酸(α-KG),而突变的异柠檬酸脱氢酶IDH有了一个新功能,可以催化α-KG生成2-羟基戊二酸(2-HG)。

突变的IDH使α-酮戊二酸(α-KG)产生2-羟基戊二酸(2-HG)
撇开里面复杂的代谢过程和酶突变的具体细节不谈,我们只需要知道,这个基因突变了,细胞就会产生很多2-HG,高水平的2-HG可以产生很多生物学效应,比如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变多、基因组DNA和组蛋白的甲基化变多,从而改变了细胞的整体状态。

具有高水平2-HG的肿瘤相对来讲比较脆弱,更容易被药物杀死,即异柠檬酸脱氢酶的突变产生更多的2-HG,使肿瘤细胞对化疗或放疗更加敏感。

想把肿瘤细胞杀光?它会通过两条途径自救
2-HG是怎样使肿瘤细胞变脆弱了呢?这篇文章发现,异柠檬酸脱氢酶IDH突变产生的2-HG能够抑制BCAT转氨酶,从而抑制谷氨酸的合成。细胞内谷氨酸的合成有两条途径,一条是2OG通过转氨酶BCAT的催化合成谷氨酸,另外一条是谷氨酰胺通过谷氨酰胺酶(Glutaminase, GLS)合成谷氨酸。由于BCAT这条路被2-HG抑制了,肿瘤细胞主要依靠另一条通路来合成谷氨酸,以满足自己不断分裂不断耗能的需要。众所周知,肿瘤细胞不断增殖,代谢非常旺盛,因此会产生很多有毒物,比如活性氧自由基,能够改变细胞内的氧化还原稳态。肿瘤细胞有自己的策略,它们通过合成的谷氨酸生成谷胱甘肽(Glutathione, GSH),清除细胞内的活性氧自由基,就不至于因为过强的代谢把自己毒死。当科学家把肿瘤细胞通过GLS合成谷氨酸的途径抑制掉以后,肿瘤细胞不能通过谷胱甘肽自救,就更容易被杀死。

联合用药效果好,两条路都堵死
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在没有异柠檬酸脱氢酶IDH突变的肿瘤中,加入GLS途径的化疗药物抑制谷氨酸的合成,肿瘤细胞还能通过BCAT这条途径合成谷氨酸,进而生成谷胱甘肽,清除自由基,使肿瘤细胞存活下来。而在异柠檬酸脱氢酶IDH突变的肿瘤中,本身细胞内已经存在过高的2-HG,能够抑制BCAT这条途径,那么再加入GLS途径的抑制剂时,肿瘤细胞由于两条谷氨酸合成途径都受损,无法清除有毒的自由基,最终就会被杀死。这在肿瘤研究领域称为“合成致死”,就是用两种药联合用药比单独一种药更容易杀死肿瘤细胞。

总结
以前科学家只了解到代谢产物2-HG升高可以降低肿瘤细胞内的谷胱甘肽水平,改变其氧化还原状态。而这篇文章的作者发现,2-HG是通过抑制BCAT酶的活性,抑制了谷氨酸的合成,从抑制了谷胱甘肽的水平,改变了细胞内的氧化还原稳态,最终使这一类IDH突变的肿瘤细胞对化疗或放疗变得更加敏感。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生物流BioStream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