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时,眶额叶能做什么?
2020/4/27 5:07:17 生物流BioStream

     从正当午,到太阳发黄下坠,咕噜和五个同伴一直在围堵一头走散的野鹿。

     咕噜气一沉,精准地将锋利的石矛掷进野鹿的肚子。殷红的液体冒着热气,从石矛撕开的裂口流出。血腥味引来了一只满身斑纹的豹子。

     豹子瘪塌着肚子,缓缓走向喘着气的野鹿。豹子一口咬住野鹿的脖子,它的晚餐开始了。

     咕噜停下了脚步。

     夕阳的阴影下,一个是猎物,一个是捕食者。一边是丰厚的奖励,一边是致命的威胁。

    

     在不知多少亿个夕阳之后,咕噜的后代,将这一幕搬进了实验室。

     面对威胁时的情绪调节实验

     猴子天生怕蛇,就算他们生平第一次见,也会畏缩不前。这是写在灵长类动物基因里的远古记忆。科学家需要测量猴子面对威胁时的情绪反应以及适应能力。为此,科学家将可口的食物放在了橡胶蛇旁边。

    

    实验装置示意图

     猴子会被假蛇吓得毫毛竖立,一动也不敢动(freezing);也会全身紧张,退后远离假蛇,头偏向一旁不敢直视,身体突然抽搐等等。这是猴子面对威胁时的防御性行为。

     一段时间后,如果猴子发现假蛇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威胁,他会试探着去接近、触碰旁边的食物,最终一把抓起、塞进嘴里。这是防御行为消散的过程。

    

     这一过程反应了猴子对威胁的适应能力,可以用猴子抓取食物的时间延迟来衡量。时间延迟长,说明猴子对危险反应过于激动,对威胁的适应能力差。这会导致野生动物不敢出门觅食;相反,时间延迟越短,猴子越胆大,危险适应能力越强。这也很糟糕,会导致猴子把自己白白送到捕食者嘴里。

     所以,适中的威胁反应能力和适应能力,对于动物的生存来说极其重要。这一能力依赖于很多脑区,比如杏仁核、海马、水管周灰质、眶额叶等。美国国立健康研究所的Murray教授发现,面对危险时,眶额叶可抑制猕猴的防御性行为。这一研究结果发表在2019年的《神经科学杂志》上。

    

     眶额叶下调危险防御性反应

     科学家将神经毒素鹅膏蕈氨酸(Ibotenic acid)注射进猴子的外侧眶额叶或内侧眶额叶,其内的神经元会被杀死,相应脑区也就被损毁。

    

    猕猴眶额叶

     无论是外侧眶额叶损毁的猴子,还是内侧眶额叶损毁的猴子,面对假蛇或假蜘蛛等危险时,他们的应激反应都会过度。具体表现为,猴子做出了更多的防御威胁的行为,更少的接近食物的行为。

    

    面对威胁,内外侧眶额叶(灰色)受损都会让猴子行为过激。负值表示更多的防御更少的接近

     相应的,猴子最终抓取食物的延迟也变长。尤其是在面对蛇时,几乎所有眶额叶受损的猴子在实验的30秒内都不敢抓取食物。

    

    面对威胁,内侧(mOFC)和外侧(lOFC)眶额叶受损都会延长抓取食物时间

     这种现象不仅出现在第一天,随后的几天也如此。也就是说,眶额叶损伤的猴子,即使反复看见没有任何威胁的假蛇,也无法很好地克服恐惧的情绪障碍。

     内侧和外侧眶额叶功能不同

     还有一组对照试验,对照实验中食物旁边没有威胁性的假蛇,而是一些中性的物体,不会引起猴子的任何情绪。科学家发现,跟正常猴子相比,内侧眶额叶受损的猴子,即使处于没有任何威胁的环境里,抓取食物的延迟也会变长。同时,猴子也会有些防御行为。

    

    内侧眶额叶损毁的猴子,抓取食物所需延迟更长

     而外侧眶额叶损伤的猴子,在没有威胁刺激时,表现跟对照组一样。

     综上,内侧和外侧眶额叶受损会让猴子面临威胁时反应过激,并且无法很好地适应威胁。而内侧眶额叶受损的猴子,即使没有威胁,在曾经出现过威胁的实验装置内也会有威胁应激反应。

     反过来说,外侧眶额叶作用是下调危险应激反应,不至于使动物过度地关注重复出现的无害危险。而内侧眶额叶则在更加一般的情景下调节恐惧情绪,这些情景包括面临威胁时或远离威胁后。

     总结

     情绪并不在眶额叶或其他的前额叶部位产生,其根源在更底层的脑结构,如杏仁核等。而包括眶额叶在内前额叶,一直以来,被认为可以抑制底层的冲动和情绪。

     当人们对危机的反应过激,无法调整心情时,焦虑症就会找上门来。因此,眶额叶的功能异常,很可能跟焦虑症有关。

     (生物流系头条号签约作者)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生物流BioStream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