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窃窃私语?还是高声呐喊?——突触囊泡库
2020/5/15 0:26:28 生物流BioStream

     人是靠脑子活着的,这话一点都不假。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活动,包括吃饭、睡觉、运动、思考、说话,都离不开神经递质传递。神经递质的传递依靠大脑内的神经元来实现。人类活动的本质,即大脑中神经元之间的交流活动。

    

     突触

     神经元之间的交流,使用的一种结构叫做突触。什么是突触?突触就是神经元之间发生对话的地方。一个神经元说,另一个神经元听。对话的信息是神经递质(下图中的黄色点),包裹在囊泡(下图中的红色小球)中。说话的神经元叫做突触前神经元,倾听的神经元叫做突触后神经元。突触前神经元将信息释放到两个神经元之间,突触后神经元通过自己的受体接收到信号。由于释放的神经递质是化学物质,比如多巴胺、五羟色胺、肽类等,这种突触也叫做化学突触。

    

     突触

     在化学突触中,神经元的交流已经达到了一种高度特化的状态。有些神经元在小声地“窃窃私语”,有些神经元却在费力地“高声呐喊”。突触“喊”得越响,传递的信息就越强烈,需要释放的囊泡也就越多。

    

     "窃窃私语"只需要几百个突触囊泡就够了,而“高声呐喊”则需要上百万个突触囊泡的参与。如果是一个典型的突触结构,在静息状态时,少部分的囊泡会附着在突触前膜的“活动区”,剩下大部分的囊泡会驻留在相邻的地方,离“活动区”比较远。

    

     少量囊泡聚集在活动区,大部分囊泡距离活动区较远

     除了少量囊泡附着在突触前膜的“活动区”以外,大部分囊泡在电镜下看起来几乎没有差别。但是,所谓“眼见不一定为实”,几十年来的科学研究发现,尽管看起来相同,但这些囊泡却有着不同的特征。

     囊泡的非均一性

     在1995年,位于美国纽约的Greengard实验室发现,在七鳃鳗的神经元中,大部分的囊泡表达一个蛋白Synapsin,而小部分囊泡不表达这个蛋白。如果把Synapsin看成抗原,我们知道,加入Synapsin的抗体,就会发生抗原-抗体沉淀反应从而将表达Synapsin的囊泡去除掉。于是,他们将Synapsin的抗体注射到突触前,从而去掉大部分的囊泡,而另外一小部分囊泡不受影响。

    

     注射Synapsin抗体能够去掉大部分、剩余一小部分囊泡

     研究发现,去掉大部分囊泡后,高频电刺激(18赫兹)记录到的突触后反应显著减小,这就说明,当细胞接受高频率的刺激时,会用到表达Synapsin蛋白的这群囊泡。

     换句话说,受到高频刺激的细胞想要“高声呐喊”,然而,由于没有充足的囊泡,细胞“喊”的声音不够响亮,后面的细胞也就听不见多少声音。

    

     注射Synapsin的抗体去掉大部分囊泡,影响高频刺激的反应

     与高频刺激不同的是,去掉大部分囊泡后,低频电刺激(0.2赫兹)记录到的突触后反应不变。这说明,当细胞接受低频刺激时,剩余的小部分囊泡就足够了,不需要用到表达Synapsin蛋白的这群囊泡。

     也就是说,接受低频刺激的细胞只需要“窃窃私语”一番,剩余的少量聚集在活动区的囊泡就已足够,后面的细胞能够听到完整的信息,无需动用大批量的囊泡。

    

     注射Synapsin的抗体去掉大部分囊泡,不影响低频刺激的反应

     结合生理功能和分子机制,科学家将这些看起来相同的囊泡分成了多种类别,称为“库”。

     类似不同的“仓库”储存着不同的囊泡,科学家们给所谓的“仓库”起了多种不同的名字,让人感觉本就没有研究清楚的所谓囊泡“库”的概念,显得更加扑朔迷离。

     三个囊泡仓库

     为了简单起见,我们介绍三类囊泡“库”,分别是可释放库、回收库和储备库。

    

     三类囊泡库

     “可释放库”,一刺激立刻就能释放,释放时间小于1秒。这个囊泡库驻留在“活动区”,虽然只占总囊泡量的~1%,但是能够迅速应对低频刺激。像战争中的冲锋队,迅速冲杀向前。

     “回收库”,释放时间是几秒的样子,占总囊泡量的~10-15%。“回收库”可以通过胞吞的方式回收囊泡,从而进行囊泡库的补充。此外,“回收库”也可以补充囊泡到“可释放库”。有人曾用青蛙的神经肌肉接头做实验,发现如果将“回收库”的囊泡完全消耗掉,突触就会动用“储备库”来释放囊泡。同样,在果蝇的神经肌肉接头中,有人通过基因突变的方式,抑制“回收库”的功能,使其不能释放。在这种情况下,突触也会动用“储备库”来释放囊泡。

     “储备库”,反应慢,释放时间几十秒甚至几分钟,能够应对长时间持续刺激,占总囊泡的~80-90%。一般的生理刺激基本不会触发“储备库”。“储备库”像是聚集在广场的群众,高声呐喊,声势浩大,但一般情况下不太会出现。目前对如何触发“储备库”的研究仍需进一步的探索。

     囊泡分子标签

     传统观点是将囊泡的功能归因于它们在突触活动区周围的分布情况。换句话讲,囊泡本身没有太大差别,只不过看它们是否有机会进入“活动区”,来决定能否释放递质。

    

     但是,随着研究的进行,新的模型认为,囊泡分类更重要的是依据其分子特征上的差别。因此,在突触前膜的“活动区”,带有不同分子标签的囊泡各显神通,影响不同的释放方式。囊泡的释放方式也就并非简单的一种,而是包括自发释放和刺激释放,刺激释放又包括刺激后的同步释放和非同步释放。对释放方式的机制研究在该领域内仍然进行的如火如荼。

    

     不同的释放方式下,囊泡上表达的蛋白(如v-SNARE复合体)不同。例如,表达经典的Syb2的囊泡介导刺激后的同步释放,而表达VAMP4的囊泡介导刺激后的非同步释放,表达Vti1a或VAMP7的囊泡介导自发释放。由于囊泡自身所带的标签(蛋白分子)不同,它们发挥功能时能够结合的合作伙伴也必然有所不同。因此,用分子特征来分类,更能代表不同囊泡的功能特征。

     总结

     突触囊泡是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的主要载体,能够调控神经元之间的交流方式。或喃喃细语,或大喊大叫,细胞通过动用不同类群的囊泡库,达到语言交流的目的。

     刺激到来时,“可释放库”能够即刻释放囊泡,“回收库”反应较慢,“储备库”基本不太会对正常的生理刺激产生反应。用囊泡上面表达的分子特征,能够更好的分类囊泡,研究其在参与自发或非自发突触活动中的功能。

     囊泡释放后,细胞还需要将失去的囊泡回收回来,不同囊泡库的回收机制也是该领域研究的热点。

     (生物流系头条号签约作者)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生物流BioStream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