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拥有两种神奇的记忆形式——工作记忆和再认记忆
2020/6/19 0:02:10 生物流BioStream
人类的记忆就像是火车站里的X射线安检机器。
一件件行李, 鱼贯而入,又鱼贯而出。在某一时刻,屏幕上只能容下区区一两件行李。但即便如此,这一两件行李也只在电脑屏幕上一晃而过,停留不下几秒钟。
然而,当重要的信息出现时,安检员会按下暂停键,定格住当前画面。如此,行李便可较长时间停留在屏幕上。

人类的记忆也是如此。
每天,来自视觉、听觉、嗅觉等信息数以亿计,庞大纷杂。但这些内容只在大脑的显示器上短暂停留。而当大脑发现重要的信息时,也会按下暂停键,主动地将这些信息较长时间地保存在大脑里,以便随后调用。
这其实就是工作记忆,一种主动保存信息的记忆。虽然相对于一闪而过的感觉信息,它维持的时间较长,但跟长期记忆比,时间也很短,因此是一种短期记忆,大约维持几秒到几十秒的样子。

而那些转瞬即逝的信息,大脑就白白扔掉了吗?如果事后发觉其中有些重要的人和事呢?
别担心,大脑还有另外一种专门的记忆来应对这种情况:再认记忆。
再认记忆赋予人们再次辨认出以前遇见过的事物的能力。对于没能入得了工作记忆法眼的事物,再认记忆会一把揽过来,告诉我们以前有没有遇见过。具体来说,是一种熟悉感。熟悉感不需要像工作记忆那样,消耗大量脑资源去主动记忆。大脑只需被动地接收外界的信息,再次遇见时,就会自动地产生熟悉的感觉,但仅仅是一种感觉,并没有任何细节可言。这不同于工作记忆,可以精确地告知细节。

熟悉感是再认记忆的中的一个简单的成分,也是再认记忆的第一步。熟悉感是我们今天讨论的对象。
这两种记忆相互补充,相辅相成。工作记忆容量小、时间短,但记忆内容准确。而熟悉感容量大、时间长(可长达数天),但记忆内容缺失,只能告诉我们见没见过。
两种记忆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却让研究它们的科学家犯了难。
在用研究记忆的大脑机制时,科学家要用猴子、老鼠来做实验。但动物不会告诉你它用了哪种记忆策略做了任务。

猴子正在做认知任务
科学家研究短期记忆经常采用的任务是延迟匹配任务。在该任务中,猴子在电脑屏幕上先看到第一个图片,然后图片消失。之后是一段几秒钟至几分钟的延迟,在延迟期间,屏幕上一片空白。随后会出现四张图片,猴子需要从中选出第一张图片。选择正确,会有食物或水的奖励。

延迟匹配任务
在该任务中,猴子可以采取两种策略。一种是主动的工作记忆策略,第一张图片消失后,猴子积极主动地将图片信息保持在脑海里,随后四张图片出现时,再与之比较。
另一种策略是熟悉感。猴子不去消耗脑资源去记忆,相反,它只是被动地看。当测试的四张图片出现时,猴子只需凭大脑里自动涌起的感觉,来选择熟悉的图片。
猴子到底是运用哪一种策略呢?
为了弄清楚这一问题,科学家设计一个双任务的实验,第一个任务是之前的延迟匹配任务,第二个任务穿插于延迟匹配任务的延迟期间。

如果猴子依靠工作记忆来完成延迟匹配任务,由于工作记忆需要消耗大量脑资源,那么在延迟匹配任务的延迟期间,插入的另一个消耗脑资源的任务,势必会跟工作记忆竞争脑资源,最终会让猴子的判断正确率下降。并且,第二个任务越难,延迟匹配任务的正确率下降地也就越厉害。
相反,如果猴子是运用被动地熟悉感去完成延迟匹配任务,那么,无论第二个任务的难易如何,都不会影响猴子的表现。因为熟悉感是一个自动化的过程,几乎不需要占用脑资源。
科学家设计了三个难易不同的认知任务。
触碰在屏幕某个位置出现的蓝色方块。
触碰在屏幕某个位置出现的彩色图片。
屏幕上出现一张图片,猴子需要将之归为人、鱼、鸟、花其中的一类,并触碰类别对应的几何图片。人对应红色三角、鱼对应蓝色十字,鸟对应黄色五角星,花对应于绿色方块。
这三个任务所需的认知资源依次增加。
结果,科学家发现,当延迟匹配任务,也就是第一个任务所用的图片库很大时,猴子的表现不受第二个任务的影响,即猴子运用熟悉感策略来完成任务。而当图片库很小时,猴子的表现会受第二个任务的影响,并且第二个任务越难,受到的影响越大,即猴子运用工作记忆来完成任务。

这也容易理解,当图片库很大时,每张图片都不重复,猴子完全可以依赖熟悉感。
而当图片库很小时,任一张图片猴子都看过千百遍,每一张都同样熟悉,猴子也就无法根据熟悉感来区分不同图片。猴子必须实打实地去记忆,才能获得奖励。
读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疑惑,如此显而易见地结论为什么还需要花费精力去证明?
科学的严谨之处就在于此,尤其是认知实验。实际上,正是科学家的严谨,才发现了一个容易被“显而易见”掩盖的真相:人类在任何时候,无论图片库的大与小,都倾向于采用工作记忆来完成任务,而拒绝使用熟悉感。而猴子则能偷懒就偷懒,能用熟悉感就用熟悉感,绝不用工作记忆。
不同物种的大脑结构,决定了解决问题时的惯用策略。
关于这一主题更多的实验,请看另一篇文章:同一任务,猴子运用不同于人类的“计谋”。
(生物流系头条号签约作者)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生物流BioStream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