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悦的主观体验和外观表达
2021/2/1 7:39:06 生物流BioStream

     愉悦

     愉悦五味杂陈,包罗万象。

     既包括食物的美味、花海的悦目、音乐的悦耳、爱情的沐浴等感官享受,也包括更加高级的愉悦形式,例如科学发现的惊喜、解决问题后的成就感、艺术品带来的美感等。

    

     在英文词汇里,愉悦对应的单词,除了pleasure,还有一个经常出现在文献里、微高级点的词汇:hedonic。Hedonic来自于古希腊语,起源于古希腊语中的“Sweet”。甜,直接了当地呈现了Hedonic的感觉。

     愉悦是一种内在的主观体验,内在的体验只有自己知道。而对于其他人,我们可以从动作、表情、声音里推测出他是否愉悦。

     因此愉悦分两层,一层为内,是主观体验。一层为外,是愉悦穿越皮囊后的外在表现。

     愉悦的外在表达

     愉悦有鲜明且固定的口面部表达形式,当然愉悦的表达不仅仅是面部表情,也会有行为、声音、生理变化等。

     我们来看一下甜味刺激的面部表达。

     甜味刺激可以引发脸部肌肉放松和心满意足地舔嘴唇,类似的口面部表达也存在于啮齿类和非人灵长类。同样,苦味也有特定的外观表达。

     令人称奇的是,甜味引发的口面部表达,在婴儿出生后的第一天就已经存在了。这说明,愉悦的外观表达是天生的,有着天生的神经电路来控制,是写在基因里的,是进化而来的。

     甜味或苦味的口面部肌肉由脑干内的神经元控制,同时也受更高级脑区的调控。

    

    

     愉悦的外在表达肯定有其生存繁衍上的意义,才会被进化选中并保留下来。要不然,神经系统不会花费成千上万的神经元去做这件事情。实际上,愉悦的外在表达是诸多情绪表达中的一种,和愤怒、失落、恐惧、恶心、羞耻、骄傲、同情、羡慕等平起平坐。

     每一种情绪都有独特且固定的表达方式,也就是说每一种情绪都有一套进化而来的神经环路来控制。但这不是绝对的。例如,悲伤,我们会哭泣。开心,我们会微笑。但喜极而泣也很常见,悲伤到极点我们有时也会用笑来表达。

     情绪表达在群居动物个体之间的交往中起着重要作用,这一观点无需再多说,我们每天都在经历着。

     既然愉悦情绪的外观表达是进化而来的,天生就有的,那愉悦的内在体验是否也是进化选择而来的?

     愉悦的内在体验

     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大多数人之所以拼命赚钱,目的就是为了体验愉悦:锦衣玉食、琼楼玉宇......。目的绝对不是对单独个体来说似乎无用的外观表达。

     愉悦的内在体验是我们生存繁衍的最主要动力。

     进化上,先有情绪的内在体验,还是先有情绪的外在表达?

     这是一个类似于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似乎没有标准答案。

     但从一个特殊的视角来看,情绪外在表达的出现要先于内在体验。

     感觉(如口渴、饥饿)和情绪(如恐惧、愉悦)的目的是为了增加生命体生存的概率。口渴饥饿的感觉是让个体意识到身体的内稳态处于异常状态,愉悦、恐惧是让个体意识到外部或内部环境对个体的利弊,以便让个体采取相应的行动。

     但内稳态或外界环境的诱因,很多时候可以在无意识状态下引发身体的改变。

     例如,当我们压迫到尖锐物体时,手掌会反射地收缩、脸上肌肉塑造出痛苦的表情。当我们碰见毒蛇时,心跳和呼吸频率骤然升高,或僵直不动、或弹跳开来。这些情绪反应都是下意识完成的。也就是说,在很多能引发负情绪的情况下,不需要内在体验,身体也能完成它该完成的动作。

     对于能引发正情绪的情况,例如高糖分食物。单细胞细菌依赖于膜上简单的感受器,就可机械地驱动鞭毛向高糖分方向游去。

     这种生物反射应该是最早出现的情绪表达方式,因为它们足够简单,又能胜任趋利避害的行为反应。

     而情绪的内在体验似乎是更高级的行为调整方式。内稳态和外界刺激有好有坏(valenced),但条件反射是机械的、简单的,无法区分好坏,也就无法让动物做出进一步的行为,也无法让动物生成灵活和复杂的适应性行为。

     而情绪的内在体验却可以胜任这一点。内在体验有好有坏,据此可以区分内稳态和外界刺激的利弊,并进一步驱动更复杂的追求或躲避行为。

     例如,愉悦作为正向情绪的一种,可以明确告知我们当前的状态对身体很有利,从而驱使我们做更长久的计划,付出更多的精力,去追求所爱的人,去寻找高糖分的食物。

     (生物流系头条号签约作者)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生物流BioStream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