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病患者“诺守光明”援助项目北京华尔医院招募中!
2019/6/27 11:55:00小四子 北京114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北京114

公告
好消息!因糖尿病引起的眼底病患者,现在可获得北京华尔医院援助治疗!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又一项利民、利国的公益援助成立。广大眼底患者可以报名参加由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发起的“诺守光明”援助项目。凡符合项目条件的患者,如果因经济困难而无法继续接受治疗,现在即可报名参加此援助项目,符合条件患者自费使用药品3针/眼后,可按需援助药品2针/眼。援助药品诺适得(雷珠单抗)由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无偿提供。
这样的“甜蜜”损害视力: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大家生活好了,可是糖尿病的发病率却在逐年增加。据统计,目前中国糖尿病的患病人数在1亿以上,这当中约30%预计已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约1000万人。其中视力受到严重威胁的预计在300万左右。即使在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每年因糖尿病引起的失明大概在12000-24000人,可见糖尿病对我国居民健康的影响有多大。

公益援助在行动:
no.1
报名条件
经项目医生评估确认符合雷珠单抗注射液在中国获批的适应症且无禁忌症的大陆患者,必须符合以下相关适应症的所有医学条件:
1
湿性黄斑变性(wAMD)患者
年龄≥50岁,且矫正视力0.05-0.5(仅适用于医保患者)
经眼底OCT或FA 检查确诊为wAMD
经治后再次进行OCT或FA相关检查,符合指南1,被项目医生评估仍需要再用药治疗
指南1: 2013版《中国老年性黄斑变性临床诊断治疗路径》。
2
视网膜静脉阻塞(RVO)造成的黄斑水肿致视力损伤患者
年龄大于18岁
经眼底OCT检查确诊为RVO造成的黄斑水肿致视力损伤
经治后再次进行OCT及视力检查(标准对数视力表),根据临床实践,被项目医生评估仍需要再用药治疗。
3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引起的视力损伤患者
年龄大于18岁
经眼底OCT检查确诊为DME引起的视力损伤
经治后再次进行OCT及视力检查(标准对数视力表),根据临床实践,被项目医生评估仍需要再用药治疗。
其他条件
本项目援助对象为持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军官证的大陆患者;
符合本项目条件的低收入、低保患者;
低收入患者:本人根据自身工作状态,由单位或当地居委、村委、街道办或农村乡级以上政府出具符合以下要求的经济评估证明。
—无工作单位的人员,必须由当地当地居委、村委、街道办或农村乡级以上政府签字盖章。
—有工作单位的人员,必须由单位签字并盖章。
—详细要求可参见经济评估表备注说明。
低保患者:需提供签发一年以上的有效低保证复印件(发证单位盖章)、最近12个月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记录复印件(发放单位盖章),及本援助项目低保证明原件。
患者在确诊或开始使用雷珠单抗注射液时,即可填写《项目注册信息表》,以EMS方式邮寄至“ 上海010-602信箱"进行项目注册,建议最迟不超过第二针用药。网上或手机微信端电子注册同样有效。
no.2
活动日期及名额限制
活动日期:2019年6月27日
活动名额:限100人(符合审核条件患者)
no.3
指定机构
北京华尔医院

no.4
活动流程
预约挂号
↓
专家评估符合条件
↓
完成审核
↓
填写申请表
报名入口
识别添加“诺守光明”二维码报名:

长按识别二维码添加好友
注:报名后,相关工作人员会在24小时内联系您确认报名,相关细则可详细咨询了解。
协和陈有信:与黄斑变性争夺光明

老年黄斑变性在西方被认为是主要致盲原因的眼病,每年全球约有50万人因它致盲,但在中国的公众认知却非常有限。“作为医生,最大的遗憾是看着患者因没有及时就医而永久失去光明。很多老年患者是知识分子,有读书看报的习惯,视力的损失使他们远离钟爱的生活习惯”,陈有信教授痛心于很多患者因为没有足够重视,或不知道已经有了很好的治疗办法而延误了治疗的机会。
黄斑本身不是病,黄斑生病了叫黄斑病变。黄斑位于视网膜的中心,是决定视功能的重要部位,识别形状、大小、颜色、纵深、距离等大多数光学信号。若其出现异常,就会引起视力低下。黄斑出现任何病变,如水肿、出血,都会影响成像。
黄斑变性多发生于5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其危险性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女性患病的危险性高于男性;吸烟者较非吸烟者的危险增加数倍;有老年黄斑变性家族史的人群有更高的患病危险性。
同仁朱晓青:糠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害

在糖尿病患病后5~10年可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早看到的并发症,而随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视力及视功能会受到严重的危害。早期可视力正常,但当黄斑区水肿,出血渗出等可造成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可以使视功能严重损害,视力丧失,继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缺血性视乳头病变;及视网膜静脉阻塞等也可以使视力丧失。这些并发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视功能损害。总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对视力视功能有严重的危害是目前主要的致盲原因之一。
同仁卢宁:怎样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首先最重要的是患者控制好血糖,其次确诊糖尿病后到眼科最全面检查(眼前节及眼底检查),以后每年重复检查一次,若检查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I--II 期),在控制血糖好的情况下,服用改善视网膜微循环的药物治疗,同时每3--6个月检查一次;此时视力可不受影响,视网膜病变可逆转变好。
若视网膜病变进一步发展(III--IV期),此期已有玻璃体或眼底出血,视力下降,患者到医院除检查眼底,还要做荧光眼底血管造影(F.F.A)、相干光断层扫描(OCT)及视野(V.F)检查,根据检查结果确定下一步治疗可以口服改善视网膜微循环和保护视神药,或激光光凝治疗,或眼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治疗,使视网膜病变维持不恶化,保持一定视力。
若血糖控制不好,全身状况差,视网膜病变进一步恶化(V--IV期)可发生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脱离,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视力严重下降甚至丧失,视功能受到严重损害,此期除上述治疗外,需做玻璃体切除手术和抗青光眼治疗,尽量保留视力视功能,维持眼球形态,甚至失明,预后极差。所以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防治不能忽略,它是全身和局部的综合治疗,控制好血糖,定期检查,预防并发症。
协和谭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症状体征

视网膜毛细血管的病变表现微动脉瘤、出血斑点、硬性渗出、棉绒斑、静脉串珠状、视网膜内微讯管异常(IRMA),以及黄斑水肿等。广泛缺血会引起视网膜或视盘的新生血管、视网膜前出血、体积血及牵拉性视网膜脱离,会造成严重的视力障碍。
1984年,我国眼底病学提出了GRP分类法,对其防治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新近,国际上通过对大量病例的长期观察,提出了国际临床分类法。在GRP分类法中,最重要的组别是指有视力丧失危险的眼,而前3期是相对的低危险,后2期为高危险度。第4期有高度的危险发展为增生性DRP。对糖尿病黄斑水肿(DME)的程度分为2类:无或无明显的DME。如果存在DME,可再分为轻、中和重度3级。对视网膜增厚须行三维检查,在散瞳下,作裂隙灯活力显微镜检查或眼底立体照相。

长按识别二维码预约更多眼科专家

报名入口
识别添加“诺守光明”二维码报名:

长按识别二维码添加好友
注:报名后,相关工作人员会在24小时内联系您确认报名,相关细则可详细咨询了解。
【广告】活动解释权归品牌方所有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报名页面!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北京114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