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 | 北京分院系统多单位荣获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
2019/1/11 20:11:47 中国科学院北京分院
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新华社记者 刘彬 摄
中共中央、国务院8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习近平、李克强、王沪宁、韩正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会议活动。习近平等为获奖代表颁奖。李克强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韩正主持大会。
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78个项目和7名科技专家。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人;国家自然科学奖38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37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7项,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63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73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23项、二等奖148项;授予5名外籍专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中国科学院北京分院系统单位共获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18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9项,国家技术发明奖2项,国家技术进步奖7项。(不含专用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奖
北京分院系统单位(个人)作为主要完成单位(人)共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9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8项。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何珂、马旭村、吕力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完成的“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实验发现”项目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的有: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孙斌勇完成的“典型群表示论”项目;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陈光亚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完成的“向量最优化问题的理论研究“项目;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冯万祥为主要完成人参与完成的“固体材料中贝里相位效应的第一性原理研究”项目;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陈春英、刘颖、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谷战军、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吴晓春、赵宇亮完成的“纳米材料蛋白冠的化学生物学特性及其机制”项目;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唐智勇、夏云生主导完成的“自组装纳米结构的构建及功能化”项目;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刘景富、蔡亚岐、刘倩、赵宗山、江桂斌完成的“纳米材料的选择性吸附环境污染物机理及水相分离功能调控”项目;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张树义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完成的“中国蝙蝠携带重要病毒研究”项目;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李永舫、侯剑辉、何有军、霍利军、赵光金完成的“带共轭侧链的聚合物给体和茚双加成富勒烯受体光伏材料”项目
国家技术发明奖
北京分院系统单位(个人)作为主要完成单位(人)共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分别为: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祝宁华、刘建国、刘宇、陈伟主导完成的“集成化宽频带光发射器件与模块”项目;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魏志义、王兆华、韩海年、刘成、滕浩、田金荣完成的“飞秒脉冲激光的高对比度放大及精密控制”项目。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北京分院系统单位作为主要完成单位共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7项,分别为: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作为第三完成单位参与完成的“高分辨率遥感林业应用技术与服务平台”项目;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作为第一完成单位主导完成的“笔式人机交互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作为第一完成单位主导完成的“全过程优化的焦化废水高效处理与资源化技术及应用”项目;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作为第三完成单位参与完成的“综合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与重大自然灾害应对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项目;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作为第四完成单位参与完成的“台风监测预报系统关键技术”项目;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为第四完成单位参与完成的“畜禽粪便污染监测核算方法和减排增效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独立完成的“高光谱遥感信息机理与多学科应用”项目。

向以上获奖单位表示祝贺!
【扩展阅读】
近5年中国科学院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统计
信息来源:科技部、中科院网站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国科学院北京分院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