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先行动故事汇”——讲述不一样的故事
2019/4/2 21:20:11北京分院 中国科学院北京分院

    

    

     4月1日,中国科学院北京分院举行“率先行动故事汇”微视频展示交流会。中科院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北京分院院长何岩出席会议并讲话,北京分院分党组书记、京区事业单位党委书记马扬主持会议。

     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电工研究所研究员顾国彪,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许祖彦和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戴建武分别以《新时代创新驱动为建成科技强国而奋斗》《心无旁骛、攻坚克难、引领国际》《搭起脊髓损伤再生的希望之桥》为主题,分享了科学人生感悟和推进“率先行动”的故事。

     中科院院士欧阳钟灿、张肇西,北京分院分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倪宏,北京分院分党组成员、京区事业单位党委副书记李静,京区部分单位党委书记,直属机关党委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京区青年科研人员和党务干部代表300余人参加会议。

    

    

     【视频】三代科学家说“初心”

     “率先行动故事汇”微视频展示活动坚持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创新、践行率先”为主题,旨在弘扬爱国奋斗精神,集中反映了中科院北京分院科技工作者推进“率先行动”计划的生动实践,展示新时代中科院科技工作者的新气象、新作为、新贡献。该活动自2018年5月启动,历时8个多月。根据作品的价值引领、创新影响、示范意义及创意、剪辑制作效果,评选出了“家国情怀奖”“率先团队奖”“创新先锋奖”“最具人气奖”“优秀组织奖”等系列奖项。会上,马扬宣读了《中共中国科学院北京分院分党组关于表彰“率先行动故事汇”微视频征集展示活动获奖作品和优秀组织单位的通知》,何岩、马扬,倪宏,李静分别为获奖者颁奖。

    

    

     何岩讲话

     何岩在讲话中对获奖作品单位表示祝贺,对作品中的科学家和科研团队致以崇高敬意。他指出,新时代的科技工作者要继承老一辈科学家的奋斗精神,发扬中科院“科学、民主、爱国、奉献”的优良传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胸怀科技报国之志,立足岗位作贡献,自觉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洪流,在新时代的奋斗中谱写新的时代篇章。

    

     马扬主持会议

     2019年,中科院北京分院将深入推进党建工作和科技创新的有机融合、互相促进,进一步推动和引导基层党组织深入开展“双融双聚”主题实践活动,继续打造“率先行动故事汇”品牌活动,在做好优秀微视频作品宣传推广的同时,以新的形式和载体,进一步挖掘和传播“率先行动”进程中发生在身边的科学家故事,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树立爱国奋斗精神,扎实推进科技创新,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贡献力量。

    

    

    

     评选结果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颁 奖 现 场

     向上滑动查看

    

    何岩为“家国情怀奖”获奖单位颁奖

    

     倪宏为“创新先锋奖”获奖单位颁奖

    

    倪宏为“率先团队奖”获奖单位颁奖

    

    倪宏为“率先团队奖”获奖单位颁奖

    

    李静为“提名奖”获奖单位颁奖

    

    李静为“提名奖”获奖单位颁奖

    

    李静为“最具人气奖”获奖单位颁奖

    

    马扬为“优秀组织奖”获奖单位颁奖

    

     报告精彩片段分享

     向上滑动查看

    

     我期望大家争当战略科学家

     ——许祖彦

     我期望大家争当战略科学家,而不要去做科研富二代。战略科学家怎么当法呢?自己要在自己的科研领域找到发展方向。我年前在一个研讨会上和大家说,大家不要只去跟随发展趋势,因为发展趋势是统计出来的,跟着趋势走,一般是跟跑,最多是并跑。发展方向是研究出来的,当然跟发展趋势有关,发展方向不一定现在就存在,如果你把发展方向找到了,然后发展目标指出来,而且把实现发展目标的路线图都找出来,再把具体实施方案弄出来的话,你就会去领跑。我希望我们研究员能理清关系,更多的战略科学家来找到我们中科院自己的方向,因为我们中科院是国家队,我们要领跑科技,中国科技要引领世界科技。只有这样,我们才不辜负习总书记指出的在百年民族复兴的时候成为科技强国的目标。

    

     要做成外国人没有或做不成的事

     ——顾国彪

     古代老子云,志不坚者智不达!要做成一或二件外国人没有或做不成功的事,证明中国人是有创新能力的,树中国人的自信心,不要老是跟着别人后面走。要有理想,志向;还要有坚定的信念,有志者事竟成,当然还要有健康的身体。目标要有阶段性,过高不切实际!一步一步往前走,一个一个台阶向上,计划实现不了及时修正;遇到困难,把困难与失败当作经验与导师,不怨天由人。成功的喜悦,别得意忘形,成功是大家的,不属于个人,你是其中的一员,你才能继续往前走。要培养情操、想像力、集体精神,正确定位自己,培养和谐与协调能力。

     赠朝气蓬勃的同仁们:

     责任心使命感,虚心学不祟洋;

     懂国情会适应,避己短扬我长;

     会交友得多助,认真做志坚强。

    

     科学研究

     要面向社会和大众的需求

     ——戴建武

     我们团队目前在进行的再生医学临床研究,有脊髓损伤、子宫内膜严重粘连、卵巢早衰、声带以及心肌的修复等等。我有一个规划,建立一所人的4S店,人所有的组织和器官,都可以在这里养护、修理,甚至是制造。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再生医学可以使人体所有的组织都能再生,由于疾病或者损伤导致失明的患者可以复明,截瘫的病人可以站起来,我们许多人可以活到120岁。

     总结我的团队这近二十年的工作,我有以下的一些心得想跟青年科学家分享:

     一是要坚决贯彻中科院A类先导专项的“目标清、可考核、用得上、有影响”的要求,科学研究要面向社会和大众的需求,从实际中发现科学问题,并且在应用中一步一步去解决问题。

     二是要创新。要有自己原创的核心技术来帮助解决科学问题,并在应用和转化的过程中不断完善。

     三要坚持自己的研究方向,不能遇到困难就放弃,更不能一味的追逐热点。

    

     识别二维码

    

     查看“率先行动故事汇”更多内容

     【扩展阅读】

     新华网:中科院科学家讲述“率先行动”故事

     http://www.xinhuanet.com/tech/2019-04/01/c_1124311983.htm

     人民网:勇攀科技之巅 中科院讲述“率先行动”科学故事

     http://scitech.people.com.cn/n1/2019/0401/c1007-31007631.html

     中新网:院士:中青年人才要培养战略科学家勿成“科研富二代”

     http://www.chinanews.com/m/gn/2019/04-01/8797096.shtml

     科技日报:中科院以微视频传播创新故事

     http://www.stdaily.com/cxzg80/guonei/2019-04/02/content_758891.shtml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国科学院北京分院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