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化石中寻觅人类进化的足迹 ——记“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张弥曼
2019/4/2 21:20:11郑培明 中国科学院北京分院

张弥曼,女,汉族,1936 年4 月生,浙江嵊州人,中共党员。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荣获2018年度“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
点击收听 ?
你在化石中寻觅人类进化的足迹
——记“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张弥曼
作者:郑培明
朗诵:吴淑安、徐军、李季华、彭丽玲
六十年春华秋实,
从远古的浩瀚海洋到广袤大地,
总萦绕着你探索的思绪;
六十年斗转星移,
铭刻着千古之谜的化石群,
不断见证着你坚韧意志的磨砺;
六十年青春老去,
在水生脊椎动物向陆地演化的研究中,
你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六十年呕心沥血,
你大胆质疑,追求真理,
将四足动物起源的探索重新开启。
你——张弥曼,
“世界杰出女科学家”,
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成就奖”得主,
曾获得“辛普森终身成就奖”荣誉。
我们为女科学家张弥曼骄傲,
更喜欢聆听你人生非凡的传奇。
你出生于书香门第,
却有女汉子的脾气。
当祖国建设急需矿产资源,
你在荒无人烟的野外寻找化石,
挑着70斤重担一走就是20公里。
在农家小屋、简陋祠堂,
一边蒸煮爬满虱子的衣服,
一边就着霉豆腐把干粮吃起。
终于,你根据对鱼类化石的研究,
提出最丰富的石油储量在白垩纪晚期,
为大庆油田的勘探开采谋篇布局。
43岁,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
你到瑞典攻读博士,
斯德哥尔摩国家自然博物馆的灯光,
再一次照亮你精心磨砺化石的手臂,
也照亮你攀登上学术生涯的峰巅山脊。
为了证实自己的判断,
你将化石以50微米厚度一层层磨去,
仅仅2.8厘米长的杨氏鱼化石,
你竟画了540幅图纸,
精确程度胜过了精细的CT扫描仪。
你终于证实了,总鳍鱼类没有内鼻孔,
向权威的挑战赢得了决定性胜利。
统治古生物学界长达半个世纪,
认为总鳍鱼类是四足动物祖先的错误观点,
在你证实的真理面前,从教科书里被删去。
冬去春来,20年过去,
千禧年的钟声又把喜讯传递。
你和学生朱敏在云南发现了肯氏鱼化石,
为四足动物的演化填补了重要拼图。
你是怎样凭借一己之力做出重大发现?
你是怎样否定权威错误开拓新的天地?
你靠的是求实的作风,
靠的是非凡的勇气和坚韧的毅力。
而今天,耄耋之年的张弥曼,
已成为年轻人学习的楷模。
你的大胆质疑精神在学术研讨中弥漫,
你的艰苦奋斗精神在科考跋涉中弥漫,
你的求真务实精神在科学实验中弥漫,
你为祖国、为科学勇担重任的女强人精神,
正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弥漫……
▎作者
郑培明 女,61岁,本科毕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科学院科普作家协会主席。曾任中国科学报《科学与文化》周刊主编,主任编辑。主要著作有:诗集《热海》,史诗《科学精神颂》(合著),诗集《中国精神》(合著),人物传记《郭曰方的诗意人生》,报告文学《站在珠峰之巅》等。
▎朗诵
吴淑安、徐军、李季华、彭丽玲,分别来自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微生物研究所、行管局、院部机关,年龄分别为73岁、68岁、64岁、62岁。

朗诵者从左至右:吴淑安,李季华,徐军,彭丽玲
2018“最美科技工作者”张弥曼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国科学院北京分院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